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摭谈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六大误区及解决指津

2024/10/15 13:51:25  阅读:23 发布者: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提出以核心素养统整“三维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对于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提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然而,作为培育核心素养重要课程内容之一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理论建构的仓促和学理论证的薄弱,许多教师理解上望文生义,实施中乱象迭出,导致初中语文课堂出现了后文所述六大误区,使课堂教学流于浅表化、机械化和形式化。

对于这六大误区,笔者不揣浅陋,尝试逐一给出解决指津,仅供同仁参考。

一、六大误区

(一)任务群指向不明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素养导向的有特定目的和预期结果的意向性活动。实际教学中,学习任务等同于问题,任务细碎、指向不明或虚化,就会导致学习活动泛化,学生“一问就答”“一答就对”。课堂教学虽然顺畅热闹,但是缺乏学习过程和思维含量,导致学生学习浅表化。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绘插画”,并设计了三个活动:梳理五篇散文的共同特点;在每篇文章中各选一段,从意象选择、画面构图、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进行项目说明,教师指名朗读优美段落;学生当场画简笔画,并介绍插画,请同学评议后对照量表完善修改。整堂课热闹非凡,教师忙于组织活动,学生又是绘制插画又是语言赏析,还要评议其他同学的作品,更是忙得不知所以,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不知为何而忙,也不知学到了什么。如此便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二)任务群情境失真

众所周知,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有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教学效果,从而设计一些看似有“高级感”的情境,实际上这些情境只是语文课的噱头。例如,有教师教学《昆明的雨》时设计了如下情境:

学校文学社举办“我最喜欢的作家”评选活动,请你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制作一张电子海报,并向文学社投稿参加评选。

活动一:配图。为海报选择配图,也可以自行创作,并说明选择或创作该图的理由。

活动二:配色。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海报配色,从颜色角度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活动三:配文。写一句直击心灵、揭示内涵的话,作为海报宣传语。

这样的情境设置看上去似乎还不错,然而事实上这所学校根本没有文学社,也没有评选项目,学生一直处于“画饼充饥”的状态。这类情境用一次也就罢了,如果语文课一直都这样上,长久下去必定没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形式化的课也会让学生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任务实施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小组讨论时间却很短,如同“走马灯”一样走过场。例如,笔者看过一个“我的偶像——保尔”的主题演讲设计课,学生个个背得滚瓜烂熟,展示也是行云流水,但最后发现整堂课太过于聚焦演讲的技巧,学生只是为了演讲在展示才艺,并没有好好思考过保尔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课堂上学生不过是将事先准备的东西完美呈现,配合教师完美演绎。这种形式化的课实在是缘木求鱼。

(三)任务群结构不清

有些学习任务群设计,任务与任务之间缺少逻辑关联,导致任务“群”结构松散、低效重复、大而无当,学生不仅学得很累,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例如,在选读名著《唐诗三百首》的教学设计中,有教师设计了“我来选诗”“我来品诗”“我来读诗”“我来荐诗”四个任务,其中“品诗”和“荐诗”在内容上叠床架屋,学生疲于应付这些机械重复的任务,不加思考,随便列举几句诗应付了事,根本用不着读整部书。结构不清的任务往往是“万金油”,似乎到哪里都适用,但实际上教学效果都不好。比如,《艾青诗选》名著阅读也可以用上述四个任务如法炮制。这就忽略了文本的特质,以致产生了同质化现象。

(四)任务群缺少方法

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有策略或方法。有些教师虽然设计了学习任务,但还是喋喋不休地“讲”,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会教死的知识,不会教学生如何迁移运用。有教师让学生每读一部名著都要绘制思维导图,如斯诺行程图、沈从文湘西旅行图等。这样的任务一旦缺少针对性的策略引导,就很容易沦为机械训练,让学生对名著阅读敬而生畏,甚至败坏兴致。也有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搞一些游戏化和娱乐化的学习任务,同样让学生收获寥寥。例如下面的《水浒传》名著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

1.在不改变原团队成员的基础上,请你替杨志拟定一份详细的护送计划书。要求充分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完成护送任务。

2.班级即将组织“真人CS游戏”的活动。若允许邀请梁山好汉加入你的游戏团队,在充分考虑各好汉特点的基础上,你会选择哪位与你一起组成“战斗”团队?请从武力、智力、体力、勇猛、合作等角度分析所选好汉的能力,给出你的选择理由。

这些任务虽然形式上深受学生欢迎,但因为缺少策略和方法,往往导致语文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不读纸质的原著,只要观看影视剧就能完成任务。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

(五)任务群缺少成果

学习任务群要有“实践性”。有些教师习惯把现成的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只是在充当听众或记录员,不用动脑筋,有些甚至是让家长或他人代劳,长此以往,学生便成为思维的“懒汉”。例如,在《昆虫记》名著阅读探究中,有教师让学生记录近百种昆虫的绰号和习性,还要为螳螂等昆虫的专题片配一段解说词。结果,学生苦于课前到处摘抄,课中听教师的标准答案,至于配一段解说词也只是优秀学生随便读一读现成的答案,没有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整节课费时费力,倒不如重点抓住一两只昆虫,让学生比较阅读百度百科和《昆虫记》中关于螳螂的两段介绍文字,揣摩平实性说明和文艺性说明两种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然后再进行创意写作,形成一段独具自己风格的解说词,并录制成视频发布在班级网络空间。每个学生制作不同的昆虫专题片,非常富有挑战性和语文味,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解说词编写和视频录制的任务中,学习体验自然会比较深刻。

(六)任务群缺少评价

学习任务群要有评价保障。有些教师在实施任务群教学时,学生无论怎么做都评价说“好”,使得学生不清楚任务已经完成到或应该完成到怎样的程度,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迷茫的状态。例如,下表中第一、二个学习任务就缺少评价意识,存在评价目标期限不明确、评价无法执行或执行难度大、学生被动评价且效率低等问题。第三个学习任务就明显好于前两个。

二、解决指津

(一)以核心知识引领学习任务

要解决任务群指向不明的误区,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出核心知识,以核心知识为引领,进行知识归类,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因此,起始课要告知学生学习任务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学得明明白白;学习任务群要始终围绕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把若干个学习任务串联起来,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例如,八上第四单元的教学可以围绕“散文类型”这一核心知识,设置“为学校文学社编辑一本《流年》的散文集”的任务,具体分为“散文征集与分类”“编写目录与导语”“推荐电子读物朗读篇目”三个任务,按照编散文集的逻辑,由纸质版走向电子版。学生面对大量的应征作品,必须学会散文的分类,向课本学习写人记事类、托物言志类、哲理思想类、写景抒情类等相关知识,建构散文类型这一核心知识。

(二)情境设置应坚持“儿童立场”

要走出任务群情境失真的误区,关键在于情境设置要坚持“儿童立场”,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并设计符合生活逻辑的时空情境和合作对象。王宁教授认为,“情境”即真实情境,指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遇到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思考,有助于他们获得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1

例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任务一“网络词语小研讨”,教师让学生每组认领一个网络热词,分成“摆烂”“躺枪”“破防”“凡尔赛”“EMO”“奥利给”“栓Q”七个小组,各组用所选网络热词写成一篇短文,利用平板电脑现场搜索其在短文中的关键语境义,再用意思相近的古诗词替代这些热词,用典雅的语言重组成新的文章,让学生在“做事”中比较网络热词表达和典雅规范表达,体验网络热词的优缺点,从而实现使学生“学完后将知道什么或会做什么”。

(三)在“结构化”中整合任务

解决任务群结构不清的问题,关键是要对任务进行分层次、找梯度,找准关联点,设计有一定长度的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聚焦一个主题的语文学习任务。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完整性、真实性与生活性。语文学习任务内涵主要体现为“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四大方面。[2]学习任务群不是各种学习项目在数量关系上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听、说、读、写诸种语文活动在序列关系上的简单排列,而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生态化的关系整合。[3]教师在设计任务群时必须找到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在“结构化”中实现意义的整合。常见任务群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

一是链式结构。即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驱动认知,展开教学。这些问题链遵循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相互依存,循序渐进。例如,九年级三个小说单元的整合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小说组合归类并说明分类理由”“列举课外阅读中读过的不同类型的小说”“探究这些小说的共同特点”三个任务,这样的整合就符合学生对小说渐进式的认知规律。

二是辐辏结构。即围绕一个议题或中心问题,向各个方向展开多角度思考,以迁移驱动思维,形成聚合力量,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探究。例如,《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就可围绕“鲁迅的生平经历和精神追求”这一中心议题,设计“那些年,鲁迅去过的地方”“那些年,鲁迅读过的书”“那些年,鲁迅遇到的人”三个学习任务,打开学生多角度的聚合探究。

三是发散结构。即类似于发散性思维的问题结构,以分层驱动延展,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对话。例如,“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就可从《围城》中的方鸿渐入手分析其讽刺意义,继而让学生联系自己读过的小说中带有讽刺意味的人物。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呈发散状,会列举出林之洋(《镜花缘》)、周进(《儒林外史》)、别里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等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物,进而比较不同作家讽刺手法的独特之处。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任务群缺少方法的问题,教师要“现身说法”,将自己实践过的有效的学习策略或方法示范给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阅读来说,需要围绕教材规定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可迁移的知识。比如,在“新闻真实性”探究活动中,教师就“重庆万州大巴坠桥事件”给学生提供三则不同渠道(“新华网”“新浪网”“个人微博”)的新闻,让学生分辨新闻的立场和真伪,教给学生三把“钥匙”——官方媒介来源一般较为可靠、收集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甄别比较、梳理具备完整六要素的新闻,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探究作者的新闻立场,分辨新闻的真伪。这样的策略或方法是可迁移的,是活的知识,可以助力学生形成时代所需的媒介素养。

(五)让学习成果“物化”,制造仪式感

对于任务群缺少成果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学习成果“物化”,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演讲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在“优秀的演讲家如何吸引观众”这一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成果可以是组织一场正式的演讲比赛,并设计庄重的仪式,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要想让学习成果“接地气”,使学生运用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同伴互助合作产生成果,可以将学习成果以小组录制演讲视频的形式公开发布在社交平台,还可以在演讲比赛之后举行模拟听证会或答记者问,使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进行严密论证,使学习成果经得起质疑,体现高阶思维,增强学习的挑战性。

(六)发挥量表“导航仪”的作用

解决任务群缺少评价的问题,关键在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量表。首先,要以终为始,事先想好评价方案。评价与目标必须一致,要明确任务完成的标准,让学生明白要“做成什么样子”。其次,要梳理评价要素。评价的人员、时间、标准和评语等要体现核心知识的迁移运用,让学生明白“用什么做”。再次,要责任到人。评价量表可以师生共同制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限定时间,指导学生跨越障碍,在自己制定量表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同时对“做什么”和“怎么做”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量表指导学习过程,让学习有“导航仪”,是推动知识建构的有效路径。量表的使用并非“一用就完”“一用就灵”,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例如,下面的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中“邀友宣言”评价量表,就是从表一到表二进行了调整,使笼统的评价转为更有针对性、易操作的评价。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理念先行的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区,或许不止以上六个,解决办法也或许更多。教师只有不断优化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杜弊清源,走出误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进。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