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师生既要将课文学完,还要进行中考复习和模拟考试,时间紧迫,所以毕业班的教师往往纠缠在是把教材课文上好还是匆忙为应付考试而复习上,结果最后又很难两方都顾全。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既不放松对九年级下学期教材的学习,又能以最好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课文学习与复习同时进行,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深刻的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它要求学习者深度理解知识内涵,主动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系统和意义系统,并有效迁移运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追求在获得知识意义、建立学科思想、发展学科能力、丰富学科经验的基础上养成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教学以知识观和学习观的重建为根本基础。[1]
教材的课文编排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九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本身也是与中考密切关联的。比如,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活动·探究的任务、名著导读等,既是课程综合配置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业考试的要求。九年级教师应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为纲要,有计划、系统性地进行九年级教材的同步课文深度教学。下面笔者以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和深度教学相融合,来提高九年级课堂教学与复习的效度。
一、融通积累与梳理的课文深度教学
中考前的常规教学与七、八年级的教学相比,更要注意将知识教学转向思维教学,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而“问题解决是最自然的、复杂的、有意义学习的思维活动”,是高阶思维教学的显著表征。[2]在问题引领的深度教学中,教师可以融通中考知识点,一边备教,一边备考。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认真细心地关注教材中每一个板块的构成,因为中考的知识点都来自于教材。比如,可以有意利用课后“积累拓展”来构建某次课堂教学,使学生重视教材“积累拓展”部分,再顺势布置学生梳理三年教材中的“积累拓展”习题并做分类整理,经讨论和教师完善总结后,形成几种不同类型的复习资料。
其次,课堂环节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强其对高频考点古诗词的记忆。比如,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先梳理当前课堂所学,再梳理三年教材中的古诗文,最后再按照不同情感、不同主题、不同朝代等角度进行梳理分类。学生经过这样的主动建构,进行个性化的有意义的知识系统的梳理,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和文言文阅读复习效率。
再次,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与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选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正常进度的课堂学习能用教材课文来模拟中考阅读试题,就一方面学习了课文,一方面训练了学生中考阅读试题的答题思路,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课文的文质兼美也可拿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有准备的写作积累与训练。比如,借《艾青诗选》梳理革命诗歌中的意象和思想情感的文化特点,形成清晰而有意义的诗歌学习系统;进行家乡、祖国等主题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调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意象于自己的写作中,并补充其他相关意象;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再让学生对初中三年教材中涉及的意象、典型景物、经典结构、优美句型等进行集中积累。可以采用朗读、竞演等形式,一方面强化学生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再度对课文进行深度理解,把握教材篇目中蕴涵的文化精髓,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再如,九下第五单元《屈原》的独白部分,在深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语言背后思想情感的同时,体会反复、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的力量,充实词汇和修辞的构建。
日常深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这样同步进行中考知识点的梳理和积累,那么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复习教学,二者可以同步渐进。课文深度教学回归到教材,同时在中考知识点积累和梳理融通中让汉语语言之美、文章之美、文化之美得以彰显,进而使学生提高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提高中考的备考能力。
二、融通阅读课文与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题的深度教学
追求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是深度教学的核心理念,而教与学的发展是要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来评价的。语文思维的培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是中考语文试卷命题者关注的焦点。教师的教学如何能融通命题者和答题者,需要教师在深度教学中多加思考。
其一,最有效的阅读训练方法是学生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解答课后习题,之后教师结合课文情境进行讲解。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训练量,教师可以深度融合历年中考试题和教材课后思考探究题,进行“一个方法,四个原则”的答题技巧总结,即勾画圈点法和回到文本原则、答题具体全面原则、认真审题原则、答题符合内在逻辑原则,要求学生在完成对课文的深度学习后练习运用“一个方法,四个原则”解答文后习题,既提高了授课效率,也训练了学生阅读试题的答题能力。
就某一知识考点的训练来说,也可移入课文教学内。比如《驱遣我们的想象》中有“先就作者的方面说”和“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这两句就是理解文章的切入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诗话、文论、书画艺术论的经典片段,尝试运用其中的观点欣赏、评析作品”,可见对书画艺术论文作品的理解应视为中考的考查点。因此在此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融通中考阅读理解试题中的必考点“句子的理解”和“书画艺术论”作品,对此文进行基于理解的深度教学,先从思想情感切入,再从文艺理论“共鸣”“共情”原则赏析句子,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白解答“书画艺术论”作品句子理解题时,应全方位考虑。
其二,在训练中提升做题的方法。九年级下学期每个学校都会组织模拟考试,一般不少于三次,教师应认真细致地分析每次模拟考试的试题,仔细梳理重难点。安徽中考语文试题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和理性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额外关注对学生理解力的培养,包括字词、修辞、句子、篇章、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对命题者用意的探究,甚至可以让学生就一篇课文仿照模考试卷模拟出题并组织答案,从而消除对语文中考的畏难和抵触情绪,从出题者的身份去理解命题,以便更好地答题。
其三,教师要熟悉新课标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在中考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在教学中引入真实问题,用真实情境问题带动教学。比如,教学《孔乙己》时可以展现孔乙己的朋友圈;教学《变色龙》时先给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画符号指示图(可以画成起伏式),然后在文学长廊中找到同样能画出这样起伏式指示图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等等。这种基于情境的深度学习,对九年级学生而言,是切合他们的思维实际的,同时,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中考检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既是随进度的课文学习,也是中考的对应复习。
三、融通阅读与表达的课文深度教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读与写本来就密不可分,在中考复习的关键时期,更要充分利用时间,使读和写深度融合,提高学生读写的效率。
一是要在日常深度教学中随时总结写作技巧。比如,在学习小说单元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形象、情节的曲折性叙述和语言的润色,虽然学生的考场写作不太会涉及小说,但教师可以将小说写作成功的因素嫁接到记叙文写作训练上,使学生从小说的学习中汲取养料,学会饱满地叙述、用细节成就人物,等等。同样,现代诗歌中的写作技巧也可以进行相应总结,比如夸张、真实叙述与象征叙述并列、对比等等,使学生学会恰当抒情。
二是要在学科教学中适当进行跨学科尝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跨学科的任务群学习。如果说七、八年级的学生因为学科积淀不够,跨学科学习还存在一定劣势的话,那么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初中三年各个科目的持续学习,实践跨学科学习更具有了可能性,而九下的教材编排也为这样的实践提供了抓手。比如,学习绘画评论文《山水画的意境》时,教师就可以从已经学过的美术教材中挑选合适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运用从文中学到的关于“意境”和“意匠”的观点,去分析美术作品并形成文字;《无言之美》的旁批中说“音乐也讲究‘无言’之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从音乐教材中选择曲目,进行欣赏性写作训练。当然,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并不是为了美术或者音乐的学习,最终还是为了考查学生语文学科理解文本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跨学科的内容也应该很快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见到,因此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境和思维训练,是一种必要的考前准备。
三是科学正视教材本身配套的写作训练。教材中的写作训练是序列化呈现的,比如九下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有创意地表达”,正是学生写作文的基本流程。如能达到教材要求,在学业水平考试的作文中,就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果能够使用标准的“修改润色”符号,而不是在卷面上胡乱涂改,作文的直观分数至少会高1-2分。如果还能够在正确审题、布局、修改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地表达”,那几乎可以断定是一篇优秀的学业考试作文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写作部分应加以正视,不能为了赶进度而草草上完,白白浪费了这样好的系统训练模板。不仅写作要求中有相关的写作训练点,在教材的其他各板块中,也存在相应的中考写作知识点,同样不容忽视。比如,九年级下册《海燕》课后“积累拓展”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自己的心志,它会说些什么”,这是写作中的联想与想象;《蒲柳人家》“阅读提示”中提到三点对人物的塑造,包括从表情、语言、动作和心理对人物进行多角度描写,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来表现,对人物的行为进行艺术性夸张;等等。这些存在于教材各个板块的写作训练点,都是宝贵的写作资源,切不可因为九年级的刷题而略过它们的存在。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旨在通过评价来反向刺激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只要紧紧围绕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深度教学,并将之与中考复习融通为一体,就定然能够有的放失地提高复习效率。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