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给数学教师的三个教学建议

2024/10/15 11:46:21  阅读:48 发布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为我们指明了教学工作的方向。教学工作绝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应该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人,培养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健康,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的“真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承担的责任。就数学学科来说,除了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分析问题、发现差异,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树立“我能行”的主动求知的信心,具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对于初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端正、自觉检验、错了订正、不依赖他人、按时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等习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他的知识和能力大多是自己学习、自己磨炼出来的。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育人”在某种意义上比“教书”更为重要。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还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资源。我们的资源来自课本、社会和学生三个方面,运用这些教学资源的程度和方式、时机和可能性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杠杆。

一、怎样把握课本知识

课本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学的主要资源。课本的编排方式和知识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例题加解答,没有任何分析过程。(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课本)

2.全部是习题,没有范例。(原苏联曾有过这种形式的课本)

3.前有准备题、例题、解题过程、列式解答,后有“试一试”作为模仿性题目。(现行教材大多是这种形式)

4.一个单元开始用某一个主题引入,例如,呈现一个篮球场,要解决长方形周长、面积,就要用到测量长度,在计算时会出现两位数乘法等,从而成为一个系列。(现行的个别教材采用这种形式)

无论何种形式,教师在使用这个主要资源时,必须知道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数学知识,学会什么技能,它是在什么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后有什么作用。现行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大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凡是在小学里学习而到中学不再教学的,都必须达到理解、掌握和简单应用的程度。如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运算的五大定律,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简单的几何性质,以及求面积或体积的方法、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凡是以后到中学还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概率、视图等,在小学里只是初步认识,有一定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做些准备。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每一部分知识都有最基本的数学思想,理解了这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就能抓住知识的本质。例如,整数及其运算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是十进制和位值原则,因为无论是计数还是四则运算,进位制和位值制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分数概念的基本数学思想是等分一个单位,既表示等分所得到的量,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分数与整数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整数(自然数)里没有相等的两个数,因为自然数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累加起来的,而分数则有许多相等的数,如1/24/850/100=……这是由于一个单位可以无限细分,所以出现许多相等的分数。有些教材在讲分数时,先讲“相等的分数”,从相等的分数中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叫“基本性质”呢?因为分数还有两个性质,其一是:分母不变,分子扩大若干倍,则分数也扩大若干倍。如2/5的分子扩大2倍、分母不变就是4/5,比2/5扩大了2倍。其二是:分子不变、分母扩大2倍就成为2/10,是2/51/2。这两个性质在小学里一般不讲。在分数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整数稍复杂一些,包括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分子都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三种情况。至于分数的运算,在加减法里,要化成同分母分数,也就是化成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分数乘法,从整数乘以几就扩大几倍,发展到乘以几分之几的真分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倍”的概念扩大了。如甲是乙的3/4,实际上就是甲是乙的3/4倍。由于“倍”的含义是翻番、增大的意思,所以小于1的倍数就称为几分之几,而不称为“倍”。分数除法,过去的人们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单位相同,只要分子相除就得到结果了,如3/4÷2/39/12÷8/129÷89/8。现在采用的方法虽然与以前不同,但实际的意义是一致的,这可以用分数的两个性质加以分析。

至于小数的概念,意义上跟分数相同,所以有些教材上用“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来定义小数。有些教材避开分数,用实例引出小数,描述性地说明什么是小数。这种描述性的语言,我们不能问“什么叫做小数”,因为学生不好回答。小数的运算又跟整数大致相同,其基本的教学思想也是十进制和位值原则。

百分数、比和比例是生活中普遍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百分数在教材上常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来定义,也有教材上直接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不论哪一种定义,百分数只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所以百分数不带单位名称。

关于比和比例。比是两个数相除,所以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23写成2/3,也读作23。比是一个式子,除法的性质在比里也有;比例是两个比的式子,成立的条件是这两个比的比值必须相等,它是一个等式。我们把比和比例跟除法、分数沟通以后,就容易解比例了。

至于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是初步的函数思想,它的应用很广泛,如,汽车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它走过的路程s(千米)就是时间t(小时)的函数,其中速度是不变量,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这样的例子小学生在生活中也常会接触到。

现行教材上已引进概率的初步知识。概率是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随机现象,从中获得这些随机现象所服从的规律。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1之间的一个数。很明显,小学生必须具备分数的概念之后,可能性的大小才能用概率表示。

关于空间与图形,小学里的内容属于直观几何,也含有一些实验几何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部分。直线、线段、射线、角、平行线、垂线也都是平面几何图形。距离的概念有同一个平面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直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教材上往往分散在各个知识点中。如“画线段要先确定两个点再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都是在讲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在教学垂线时,出现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有些教材将这些图形染上不同的颜色进行出示,而还有些教材在有颜色图形的下面又画出不涂色的轮廓图,那么到底怎么把握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有色的长方形,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容易忽略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特别是四个角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有人主张初学时仍然用轮廓图为好。圆是运用轨迹来定义的,无疑表示的是轮廓,而不是内部的平面。

有些教材上说正方形(体)是特殊的长方形(体)。为什么说是特殊的呢?因为长方形(体)的特征能够包含正方形(体)的特征,反之则不行。如正方形四边相等,对于长方形来说则不能满足,所以,只能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轴对称图形在小学里多次出现,一般的认知过程应该从形象图上先感知对称,再感知对称轴,然后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图形,如蝴蝶图形等;另一种是对称轴两边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而小学生常常说两边完全一样或一模一样,教学时要把这种生活语言引导到数学语言上来。特别是圆的对称轴,初学时应该与圆的直径加以区分:直径是用线段定义的,对称轴是用直线定义的,应该说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当学生知道了以后,在语言上也可以简化成圆的直径是它的对称轴。

教材上对圆、圆柱、圆锥都是直观感知,不下定义的,可以做一些实验演示,如旋转长方形可以呈现出圆柱形状等。有人自己把圆柱描述为“上下两个底面是等圆,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的描述不确切,例如腰鼓也是上下两等圆,距离处处相等,但它不是圆柱体。

方位和视图是不同的概念。方位是指东西南北方向,视图是物体的投影,这两个内容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初学视图时,不宜用生活用品如茶壶作为例子,因为在小学生看来,不论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茶壶还是茶壶,体现不出物体的投影。用方木块堆积成简单形体,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则能获得一个平面印象。按照数学里三视图的规定,物体的视图分为主视图(正面)、俯视图(水平面,从上往下看)和左视图(侧图)。作图的位置规定为:

保持一定的关系,便于看图的人想实物。

总之,教师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必须达到精通,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验证知识,这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

二、怎样发掘和利用学生本身的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意向、他们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正确的、模糊的甚至是曲解的或错误的概念或方法,都是我们从学生身上所捕捉到的教学资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循循善诱。我国古代学者说:“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教学要从人的个性出发。“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也就是说当学生思想阻滞不进时,要启发引导,使之通达;愚蒙不明时要指点,使之聪明起来。英文“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发挥”的意思,原本就不是“上所施,下所效”的灌输式教学。

要发掘学生本身的学习资源,教学中必须有几个转变。

1.从公式化的课堂结构转向多样化、创造性的结构。

所谓公式化的课堂结构,以往的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解答,归纳方法,巩固练习等几个层次。现在强调感受、体验、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又形成了一套新的结构、模式:创设情境(购物、旅游最多),提出问题,猜想,验证,模仿性作业等几个层次。这种公式化的课堂结构,久而久之,易使学生厌烦,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我们要解放思想,创造各种不同的结构,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可以用故事、猜测、比赛、游戏等开头,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还可以先练习几个已知题目,逐步变化条件,引出新课题。不论哪种结构,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引起思考”的情境。

一个理想的结构,从引发学生的思想来看,开始是属于开放型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化归为某一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这时的思维形式是属于收敛型的。然后在举一反三的练习中又从收敛型思维再放开成为较开放型。从开始的开放到后面的放开,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见解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就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教师预想不到的。例如,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发现,三角形的高常常用虚线表示,他们就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三角形的高应该用虚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可以告诉学生不一定用虚线,如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它的高与底,就不用虚线。

2.从形式活跃转向“活”中有“实”,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形式活跃是好的,但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从许多真实事例、有趣的话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上升到数学方法,这才是目的。我国有句成语叫“画龙点睛”,但仅有课堂里的热热闹闹,“龙”画得不差,但缺少“点晴”,这条“龙”就难以腾飞!例如,加减法的关系,即5+3=83+5=88-5=38-3=5这类问题,把这种关系说成是兄弟姐妹关系,到了课的末尾,教师问学生今天学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兄弟姐妹”,令人啼笑皆非。又如,有余数除法,情境是分豆子,有的教师板书课题“分豆子除法”,课内让学生动手分豆子,发现有剩余,认识余数,留在学生脑子里的只是分豆子会有余数,却未能点出在除法运算中,当不能整除时就会有余数,而且余数要比除数小等数学知识。  

活中有实,悟出数学思想,这往往是学生的弱点,所以会出现许多不确切或机械的理解。抓住这些问题,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例如,在认识分数时,用大量的图形或实物描述1/21/3等分数,到了比较分数大小时,学生会做出1/21/3的结论,他的理由是1/2个苹果总是比1/3个西瓜要小,这就是在认识分数时未能点出这个1/2是对什么而言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未能抽象出分数的本质含义。又如,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学生操作很多,用几根小棒摆三角形,最后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这显然是不确切的,因为三条线段不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对于“围成”这个词儿,学生是说不出来的,需要教师的指点。

3.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师生对话、讨论为主,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进行创造性教学。

大多数教师主观上认识到以教师为主的观念必须转变,但在教学中往往习惯性地流露出来,难以转变。为此,应改变师生互动中教师的习惯:

●让学生多一些独立操作、独立尝试,少一些暗示,少一些师生个别对话,少一些学生集体回答。

●多一些“童趣”,少一些成人化内容。

●多一些建议,少一些统一规定。

●多提问题,少给结论。

●多问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少说“同意的请举手”。

●多一些学生互评、自评,少一些教师的“裁决”。

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误区,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组织讨论或实践。

三、恰当运用儿童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事例最感亲切,但不要局限于水果、糖果、肯德基、学具、玩具和游戏。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卫生、环保、体育竞赛、社会公德等都可以用来为数学教学服务,都是教学的资源。

联系实际要恰当,应按年龄特点选取内容。许多小学生家中有电脑,他们有些人已学会上网搜索,应允许他们介绍网上所见到的跟数学学习有关的知识。如果发现课本有不足之处,可以丰富它的内容。例如,课本有估计长度的内容,可是各题之间没有情节的联系,有的教师就运用学校里开展作文比赛发奖品(作业本、像皮、尺子)的事例把课本上几个题目的内容串连起来,成为系列性的、有故事情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甚佳。  

要注意在选用实际问题时,不要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数学是简洁明了的。例如,“分数除法”这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行程问题。如,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2/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即60×2/3= 40(千米)。也就是“速度×时间=路程”。反过来,汽车小时行了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是求速度的问题。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知“路程÷时间=速度”,列式为40÷2/3。这个分数除法题怎么计算?可以用乘法逆过来想:因为60×2/3=60÷3×2 = 40,逆过来就是:40÷2/3 = 40÷2×3=60,变式为:40÷2/3= 40÷2×3 =40/2×3 = 40×3/2=60。这样,学生最容易接受,也确信计算过程是正确的,防止越联系越繁琐,学生越难理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转自全景式数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