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集体备课与网络备课(下)
2024/10/8 15:38:49 阅读:123 发布者:
四、备课、集体备课与网络备课的关联
(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1.目的一致。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目的都是为了教好学生。因此,备课方式应该开放、合作、发散和多样,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以便于学生在更好、更丰富、更精彩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2.集体备课不能替代个人备课。个人备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进行一次熟悉、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通过消化整理才能成为自己的。当拿别人的教案讲课时,即使在上课之前已经读得很熟,但总觉得受人思维之阻,需要不时地去翻阅教案,讲课的连贯性也要大打折扣,情感和价值观就很难表现自如,效果自然会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备课中,要认真研究教材,自己设计教案,仔细学习集体备课定夺教案,再树立自己风格的教案,那样课堂教学就是前后贯通,轻松自如,一气呵成。
教学是极富激情和鲜明个性的行为,绝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的差异,教师更是如此,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所以,个性是不能替代,也不能复制的。课堂教学要表现为个性的地方很多是不可替代或复制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和总结才能体现出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同样的东西相互交换就会变成双份的东西,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3.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准备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完善和提升。备课活动一般程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个案”。集体备课之前,教师要对集体备课的“课题”进行备课,这样在集体备课时才能根据“中心发言人”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发挥群策群力的协作精神,达成共识后,再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适合本班学情的个性化教学教案。
4.个性化教学是在集体备课理念普及基础上的提高。集体备课是帮助教师达成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共识,是一种教学思想、理念的普及。个性化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各自的课堂实践,深化对思想、理念的理解。因个人的理解水平不同就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
5.显性的集体备课是为隐性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的。集体备课中的“显性”教案类似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习题设计等可以让人明确感知和评判的内容。而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写在备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应该是蕴涵在教师思想和情感深处的“隐性”教案。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执教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便是“隐性”的个性化教案的作用。目前我们大多数备课是处于“显性”教案方面的探讨,对那些隐性方面备课的探讨很少涉猎,以至于我们的特色化教学风格不显著,名师的培养步伐不大。
(二)网络备课与传统集体备课
1.提高网络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1)转变思想。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背景下,网络硬件设施对于许多学校已不成问题,比硬件设施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是当务之急。树立合作观念、共建观念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开展至关重要。
(2)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首先要愿意去做,敢于尝试,只有去做了,才能不断改进,深入发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开展得好坏,关键是应用意识的强弱、状态的好坏。要让大家了解网上集体备课,自觉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积极投入到新形式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之中,为学校、学科、个人的发展发挥作用。
2.建立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常规模式。(1)一般情况下在网上备课。平常能在网上解决的事情尽量在网上解决,如共享、学习、探讨和交流等。这样既能减轻教师文山会海的负担,又能及时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可谓一举多得。
(2)特殊情况下在会议上备课。对于那些不适于在网上用文字表达的情感褒贬类,分歧较大的问题,如总结和表扬,批评和建议,学术争鸣中的尖锐问题等,就需要召开集体备课会议进行沟通交流,已达成共识或谅解。俗话说“人怕见面,树怕扒皮”,说的是“人见面活,树扒皮死。”也就是说,多难为情的事,见了面,都会化干戈为玉帛的。情感褒贬,分歧较大方面的事情是需要面对面地沟通、交流,需要促膝谈心的。
3.处理好网络与传统集体备课的关系。(1)明确各自地位,携手并肩。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可以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使集体备课的形式各式各样。它是传统集体备课形式的一种创新,是对传统集体备课的整合与补充。对于传统集体备课来讲,其参与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是全面的、及时的和深刻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则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在不相识的前提下,实现跨区域的同伴互助。
(2)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益。网络平台上的教研内容可以看作是传统教研实践内容的映射。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和传统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优势互补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应以传统集体备课为依托,积极探索新的思路、策略和方法,不应是传统集体备课的信息化,它应该植根在传统集体备课的土壤中。将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才能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转自武宏伟01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