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在淡化界限,更加重视不同文本的融合
一般而言,现代文阅读的文本包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重在说理,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等文体要素,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实用类文本重在致用,强调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这两类文本的共同点是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审美并非其主要功能。鉴于这两类文本的共性,在传统高考中,命题都把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推断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命题关注的信息主要涉及文本所述的客观事实、文本事实间的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立场、观点态度等。
新高考中,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统称为“信息类文本”,命题打破了传统高考信息类文本的命题壁垒,考查点延伸到了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而这本来是文学类文本所应该考查的重点。
【例1】(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5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借助名家观点和事实论据进行批驳)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进行批驳)④以新手论辩和犯错误的小学生自我辩护进行类比,以此进行批驳。
【例2】(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4题)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答案】①这些加引号的词语所标示的是调查者一些不当的行为。②形象点出了调查者颐指气使、与被调查者相对立的行为表现,从反面强调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充分合作的前提是调查者要尊重被调查者。③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使读者易于接受。
这两题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考查是带有文学作品鉴赏色彩的,这种命题方式淡化了信息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界限,拓宽了信息类文本的命题范围,考查立体,考点丰富,注重不同文本各种能力的融合,体现了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
二
新在任务典型,更加重视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试题目“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而所谓的“典型任务”体现在新高考命题中,就是从整体出发,在全面考虑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选取能够集中体现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的关键点,以小中见大的方式考查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性理解。这类题目切入口小,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考生只有全面、准确理解了文本的相关特点,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例1】(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所选的文学类文本是著名作家陈村的作品《给儿子》。这篇作品的叙事是独特的:作品似乎是“错位”的。开篇给读者一种“若干年后”的感受,但之后随着叙事的推进,大量充满细节的“闪回”式文字,不断将“你会”“你得”的推测转换成“我曾经”的回忆,作品所写的,好像并不是儿子未来的不可知的旅行,而是父亲自己以前的生活,父亲以替儿子畅想未来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怀旧之旅。陈村为什么要这样写?原来,他是借父亲的絮絮叨叨,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也希望儿子成长,“成长”是作品的主题。甲组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对应的就是文章的这一写作特点。
同时,《给儿子》这篇作品抒情浓郁,其浓厚的抒情味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来营造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河流”:儿子下了火车,背着包爬上江堤,就看见了最为“亲切的河”——长江;此后,河流就须臾不曾离开过儿子的板桥之行。河流如此重要,意义何在?首先,河流构成了作品的背景、环境和风景。其次,河流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板桥的水渠、溪流流入了漕河,再汇入长江,奔向大海,而儿子顺着河流上溯,“返回”到板桥,这是一次空间的回迁,同时也是从“未来”返回父亲回忆中的“往昔”,是一次时间的回流。河流承载着人们的深深思索。乙组关键词“河流”所对应的就是这一写作特点。
这道题目要求写一则文学短评的思路,题目看似“无穷大”,实则切入口“无限小”,而这很小的切入口切中的却是文本的核心,考生顺着切入口,整体阅读、把握文本的主要特点,作答自然不难;如果对作品的阅读浮光掠影,不能整体把握文本,就可能言不及义、离题万里。
三
新在重视语境,更加重视真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此,新高考更加重视考查考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真实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新高考侧重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即一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意义,而非其字典义。
【例1】(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11题的C项)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要判断选项对“具臣”的解释是否正确,就必须通过相关语境的分析。首先,从选项来看,“具臣”与“有功”相对,即“具臣”与“有功之臣”意义相反;再次,联系文言文阅读材料一“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襄首,何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等具体语境可知,选项对“具臣”的解释是正确的。
“具臣”出现于文言文阅读材料二“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而解题所依据的语境却是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考生如果不能联系具体语境,就可能乱猜一气。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1题的C项要求对“片言”的解释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考生也必须联系语境“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在这个语境中,“片善与小术”相对,即“片”与“小”相对,由此可知选项把“片善”解释为“微小长处”是正确的。
再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新高考更是注重考查考生在鲜活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例2】(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21题)对文学作品而言,标点符号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原文: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答案】第①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短句,对三个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使三个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表现了祥子前行的艰难。第②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强调闭住口和打嗝间隔时间长,打嗝不顺畅。②让“不透气”的感觉更强烈。
以前考查标点符号,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但这道题考查的却是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引导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体悟、品味文学作品细微之处的表现力,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第一处画线部分,如果删除逗号,变成“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中心意思就变成了“他向前钻”,“低着头咬着牙”变成了“向前钻”的修饰成分。而加上逗号,三个句子就成为独立的语句,对三个动作都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加了逗号,字面上显得不流畅,而这种字面上的不流畅和祥子艰难行走的不流畅之间具有相似性,突出了前行的艰难。
第二处画线部分,如果删除两个逗号,变成“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或删除一个逗号,变成“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或“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如此一来,“半天”就不再独立。而原文两个逗号的存在,强调了“半天”,对闭住口和打嗝之间的时间之长进行了强调,说明嗝打得非常不顺畅,这让“透不出气”的感觉更加强烈。
这类题目随文设题,灵活性强,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是语文”的大语文观,让考生的机械刷题、套路训练统统归于做无用功,能够真正考查出考生真实的语文能力。2023年新高考卷中类似的题目还有Ⅰ卷第20题对叠词“处处、微微、早早”表意作用的考查、第22题对不同语境中“像……似的”不同语义的考查,Ⅱ卷第19题对动态助词“着”的考查、第20题对疑问代词“谁”在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考查,等等。
四
新在思维升级,更加重视思辨能力的考查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重视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应有之义。从2023年新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虽然作文材料大幅度“瘦身”,但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却大幅度升级,尤其重视对思辨能力的考查。
【例1】(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23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读写结合,对思维的综合性要求很高。考生首先要联系语言文字运用Ⅱ的相关内容。语言文字运用Ⅱ介绍了通过戴耳机达到“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目的,但使用耳机的时间过长、音量过大,会损害听力,产生健康隐患。其次,要辨证地看待“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问题。语言文字运用Ⅱ中,戴耳机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但也会带来健康隐患;作文材料中,青年“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让自己“放松,沉淀,成长”。是否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如果正向立意,可以讲述“自己的空间”的作用 ,如可以不被打扰,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可以反向立意,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如沉溺于自己的空间会割裂和他人、社会的联系,成为“孤岛”上的流浪者。这就涉及辨证思维的问题,如果在写作中能够辨证地看待“自己的空间”,充分叙述或论述自己空间的优点和局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如何打造“自己的空间”,那无疑是上佳之作。
再如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好的故事”,要写好这道作文,首先要进行发散思维,思考“什么故事是好的故事”“故事有什么力量”“故事如何发挥力量”等问题,这个范围是非常宽泛的,考生可以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联想和思考;然后要进行集中思维,从众多“好的故事”“多样的作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刻的、新颖的来写,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虽然新高考是全新的挑战,但新高考之新并非无迹可寻,面对新高考语文试题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考生如果能够准确把握新高考语文的命题特点,爱读书,多读书,善读书,就一定能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