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谱好提问“五部曲” 引发学生“好问题”——以“平均数”教学为例

2024/9/30 10:11:16  阅读:26 发布者:

回溯数学史,我们容易发现,教材呈现的顺序未必遵循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例如,数学知识体系中是先描述直线概念,然后才定义射线和线段,但教材通常引导学生先认识线段,再认识射线和直线。这样的教学顺序虽然与数学知识的发展逻辑不符,但却符合学生的认知现实——因为生活中看到的都是线段。事实上,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顺序,有时也未必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

比如,传统教学常常采用“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教学活动,但在生活中,我们更多需要直面困难。正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所说:“生活中没有初学者的班级,它总是要求马上就开始最难的。”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直面困难,设计挑战性任务,把原本“由易到难”地牵着学生学习,逆向设计成“由难回到易,再进攻难”的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其中,回到“易”的以退为进,可以看成对攻克“难”的征途中的一种“插叙”。再如,传统教学常常采用“由内而外”的设计顺序,把知识的补充、延伸、拓展、应用、实践放在新知教学之后进行。

但这样的匆忙而过有时并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难以有效地服务于知识教学。为此,教学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插叙”(即插即用)。借用记叙文写作的“插叙”手法,设计任务驱动学习,有时能有效拓展任务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融合知识内容,使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更强劲、更长久,而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由此,也可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结构化设计。

传统教学为了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常常会把教学关键点拎出来设计专门的例题先期进行教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学生事先在“初学者的班级”中深造,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在面对“最难的”问题时不再有磨难,能提高教学效率。其弊端是,这样教学容易破坏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学习碎片化,学生缺少冥思苦想后的刻骨铭心体验,教学效益大打折扣。基于此,我们把这种传统教学顺序“逆转”过来,让学生直面问题中的困难,教师在学生迈不过去时再出手相助,适时“插叙”需要的知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有0 的乘法”时,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 通过“小猫钓鱼”情境教学“0乘任何数都得0”,例2 通过“体育馆座位”情境教学用竖式计算102×4。不难发现,“0 乘任何数都得0”是学习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关键技术”。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教学情形是学生一开始学习例1 时,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缺乏认知需求;而到学习例2 时,拿着例1 这把钥匙就能轻松地打开新知识的大门。教学中,我们在“以终为始”的观念下采用“始终如一”的整体化设计。首先,直接出示例2,鼓励学生迁移已有的算法经验进行竖式计算,自然地遇到“0×4”问题。然后再“插叙”例1 学习。由此,教学就变得非常自然。在突破难点之后,学生接着完成例2 就能更加主动。

采用这样的“插叙”方式,不仅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两道例题整合成一道例题,学生不会再有“学了一题又一题”的厌烦感;这样的“插叙”方式,也顺应了问题的本来面貌,顺应了思维的本真状态,课堂学习变得更真实、更自然,不会给学生造成突兀感。特别是,这样的“插叙”方式,将“0 乘一个数是多少”和“如何用竖式计算102×4”这两个任务整合成了一个大任务——“如何用竖式计算102×4”,从而体现了“少即是多”,拓展了任务空间。

教材一般将“综合与实践”放在相关单元学习之后,更多地体现学以致用。“综合与实践”中的“综合”比单节课教学难度更高,“实践”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综合与实践”有料、有用、有劲,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中我们采用“翻转”技术,把编排在单元最后的“综合与实践”作为大背景,用大背景统领单元学习,“插叙”每节课的知识教学。

例如,角的度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体会“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变“学以致用”为“用以致学”,开展教学逆向设计。即不是先教学“角的度量”,而是把单元最后的“怎样滚得远”实践活动(如下图)前置。当学生基于问题刻画斜坡角的大小时,相机“插叙”“角的度量”的教学。然后再接着组织“怎样滚得远”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采用这样的“插叙”方式,让分处不同位置的两节课变成“连续剧”,学生在第一节课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之后,自然想一显身手,从而发自内心地期盼下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的到来。另外,角的度量与综合实践活动合一,把“如何度量角”和“怎样滚得远”两个任务合并成一个大任务,也拓展了任务空间。

数学具有整体性。但为了便于教学,教材编排一般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这样编排,把同一领域或同一板块的教学内容细分成几个单元,可能会使分离出来的一些知识点的先行教学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境地。而借用“插叙”方式则能实现相关单元知识的融合。

例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单元中“倒数的认识”这节课,与之前学习的知识关联度不高,学了之后又无用武之地,学生学得很无聊,教师教得也很无奈。倒数的认识最终服务于分数除法的学习。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逆向设计,即在“分数乘法”单元跳过“倒数的认识”,直接进入“分数除法”单元的教学,在学生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时再“插叙”“倒数的认识”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插叙”使“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个单元不再因为“倒数的认识”的插足而割裂,知识教学就能顺流而下,从分数乘法自然过渡到分数除法。这样的“插叙”方式,通过“如何计算分数除法”这个大任务自然地溶解“什么是倒数”“如何求倒数”“倒数有什么用”等小而散的问题,拓展了任务空间,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倒数的价值。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先考虑或只考虑教师的教学过程,再考虑甚至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教师先考虑预期的学习结果,再由此整合一些“散装”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化的嵌入式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自探、自为。

教材结合相关知识的教学,有时会编排“你知道吗”作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拓展认识、丰富理解,渗透数学文化。为了充分发挥“你知道吗”的育人价值,实际教学时,我们把这部分内容“插叙”到新知的建构过程中,而不只是作为教学的点缀让学生在课尾读一读。

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编排了“你知道吗”,介绍有关分数的数学史料(如下图)。

教师对这一素材的使用,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课结束时介绍,二是在新授后介绍,三是在教学分数写法后介绍。

实践表明,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时,都会对分数的“模样”心存困惑:“分数怎么写成这样?”我们由此出发,将冷冰冰的“什么是分数”这一任务改造成具有人情味的“分数为何长成这样”,通过大任务统整“什么是分数”“分数怎样写”“分数有什么用”等问题,拓展任务空间。教学时,我们“以终(分数现在的写法)为始”,结合分数的写法“插叙”数学史料,解决学生的困惑(这也是分数学习的难点)。这样“插叙”,让知识教学与数学史料融为一体。

对于“你知道吗”的使用,除了嵌入某一教学环节外,还可以将其作为教学主线,贯穿在一节课之中,甚至统整几节课的教学,实现教学的整体化设计。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时,我们把教材后面的“你知道吗”(如下图)分割使用,设计了如下的任务链。

1)出示材料: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 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 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感到奇怪——“这可能吗?”当确认真实后,学生感到惊奇——“怎么会是这样?”由此确定研究的任务目标。

2)组织学生观察年历,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插叙”其中的道理,即“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需要365 5 48 46 秒……因此,通常每4 年里有3 个平年、1 个闰年”。

3)安排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练习活动,其中有一个年份是“1700 年”。学生判断后对照年历,发现竟然是平年。接着,教师再继续出示1800 年、1900 年的年历,学生认为“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不是闰年”。

4)教师出示“2000 年”,要求学生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基于前面的经验认为是平年,可是对照年历发现却是闰年。学生心存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顺势插入“你知道吗”后半段中的解释。

上述任务设计与数学史料的两次“插叙”,让学生的学习一波三折。这样的教学进程暗合了台湾小说家许荣哲在《三分钟构思一部小说》一文中写的一个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这样有波折、有故事的学习怎能不吸引学生?

综上所述,在用任务驱动的学习中,选择合适时机,合理借用“插叙”方式,重构教学逻辑,有助于拓展任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

转自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