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是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中学会数学。
1、从情景中体验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那么学生尽管表面上学得热闹,却少了数学化的思考,思维仍然徘徊不前。因此,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商的近似值》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就选择了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利用了生活经验来体验,进而上升为数学经验。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首先创设了情景:2008年在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有大批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观摩奥运会,游览中国的大好河山,苏州也是各国友人必来之地,作为学生,你们愿意当一回奥运小志愿者吗?学生们热烈响应。
教师利用情景复习旧知:今天傍晚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客人,他们分别入住苏州四家五星级宾馆(出示每家宾馆标准间的牌价),但客人们只带了本国的货币(出示“今日汇率”加以说明),你能帮他们计算一下各应付他们本国的货币多少元吗?在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除不尽怎么办?为什么保留两位小数?这里用到了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学生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四舍五入”法?学生表示钱币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用元角分,以元为单位时,往往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引入:是呀,问题虽然没有明确保留两位小数,但我们要根据生活实际,用合理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师出示问题:美国客人Mr. Smith来到了“环秀山庄”,他被苏州的刺绣所深深折服,他看中了售价45美元的刺绣画准备带些回去送给朋友,但他只带了300美元,最多可以买多少幅刺绣画?学生列式计算:300÷45=6(幅)……30(元)。教师提问:除不尽时,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后,一直认为不能。教师揭示:这道题用到了“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师再次出示问题:德国客人一行126人来到环城湖畔,准备坐船水上游苏州,但每条船只能坐15人,至少应该乘多少条船?学生列式计算:126÷15=8(条)……6(人)。教师提问:除不尽时,你准备用“四舍五入”法还是“去尾法”取近似值?学生讨论后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合适,必须要多一条船才能让所有的客人游览,教师指出:这道题用到了“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合理运用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1、英国客人共买了13.6千克粽子糖,每盒装4千克,最少能装几盒?
2、日本客人买了50米丝绸,每套和服用丝绸2.2米,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和服?
……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用合理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方法的合理性,从而更容易使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
2、在操作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让学生经常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数学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因此,在小学阶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做”中体验数学,不仅仅能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经验,也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炼理性的数学经验。
《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余数比除数小这一难点,老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媒体呈现三组圆形
,每组有17个圆形。教师顺势提问:把17个圆片,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操作,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能正确操作。于是,就是及时组织进行交流:把17个圆片,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余几个?学生纷纷表示可以分成5份,还余2个。
教师马上又提出,如果把17个圆片,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余几个?学生很快的提出,可以分成4份,还余1个。教师提出新的任务: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让学生稍作商量后,学生也能正确的运用算式表达:17÷4=4……1。
教师出示在媒体上出示算式:17÷4=3……5,问:有的同学得到这样的算式,他的分法更合理呢?学生看着算式,似乎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说:你们按这种分法操作一下,再说说有什么想法?学生在操作后,很快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这种分法中,余数5中还有4个,所以还可以多分一份。教师及时点拨:余数大于除数时还可以再分。……
教师又让学生把17个圆片,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操作后,很快得出结论:可以分成3份,还多2个,算式是:17÷5=3……2,教师问:有谁得到这样的结论17÷5=2……7,学生纷纷摇头,说错的,教师问:为什么不可能是这样的结论?学生举手说,7里面还有一个5,所以,还可以继续分。
教师布置新的学习任务:这里有张纸,上面分别画了18个、19个、20个、21个圆片,请你将这些圆片按每4个圆片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呢?并用算式表示。学生再次圈一圈、分一分。并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得到:18÷4=4……2,19÷4=4……3,20÷4=5,21÷4=5……1。教师在交流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组算式,余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这里的余数有1、2、3、0,都比除数小。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去充分感知操作后面的知识,再适时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去发现在操作过程中积累起的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的数学经验,进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
3、在交流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激发我要学数学我能学好数学的心理需求。
在《认识平行》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平行的表示方法时,就是通过交流,并配以示范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表示方法。老师是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材料,要求每个同学利用的工具,试着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和或用其他方法表示出一组平行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主操作。
教师组织交流:大家都表示出了平行线,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吗?
一个学生说:我是利用小棒摆的。并示范了他的摆法。教师肯定了他的摆法,又请同学判断下面一组中,哪组的直线都是互相平行的?
一个学生说:我用纸折出了平行线,用对折再对折的方法,折出的折痕是一组平行线。
另一个学生说:我是画出平行线的。
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画的?有学生说我是利用作业纸上的线条来画的;有学生说我是利用点子图画的;有学生说我在方格纸上画的;也有学生说我在白纸上画的。教师逐一出示预设的各种画法。
教师再次提问:那在白纸上怎么画?有学生说可以沿直尺的边画;有学生说可以用铅笔盒的边来描的;教师追问道:如果要在白纸上任意位置,随意距离画出平行线,又该怎么画?
由此引出学习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
在教学“认识平行”中平行线的表示方法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有必要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平行线的不同表示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到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局限性,从而引出普遍适用的方法,即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通过交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到更多的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4、从创新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知识,难以真正发展学生的智能。而方法、策略往往需要学生在探索、发现知识的体验过程中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并在注意过程中去体验和形成方法、策略,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和建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模型的过程,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出示图1-1,这有一个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面积,有什么好办法?学生纷纷举手说: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铺,然后数一数由几个铺成,就是几平方厘米。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这些小正方形动手去铺一铺。学生自主操作,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每排铺4个,铺了2排,一共铺了8(4×2)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见图1-2。
教师再出示图2-1,请学生继续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铺这个长方形,并告诉老师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后发现,8个小正方形不能将长方形密铺,也有同学就想出了图2-2的铺法。老师故意问:这个长方形没有铺满,也能知道它的面积吗?学生介绍说:小正方形不够铺了,如果够铺的话,第二排和第三排都可以像第一排那样铺6个,一共就是18(6×3)个,所以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教师继续出示长10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如果再去铺一铺,学生发现8个小正方形连铺一排都不够,引发学生思考:现在该怎么办?学生在讨论后说:可以在脑子里想象铺的样子嘛!长10厘米,一排就可以铺10个,宽9厘米,就可以铺9排,一共可以铺90(10×9)个,所以面积是90平方厘米。
……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乘宽来得到。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模型,教师安排了三次用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长方形的活动,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在经历了“可以密铺——无法密铺——根本无法铺”的过程后,不仅“创造”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而且通过“创造”的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抽象、推理、建模等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
转自朱红伟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