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教研:数字化背景下的区域教研转型
2024/9/25 16:16:28 阅读:79 发布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正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此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研工作在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的“新赛道”上,需要进一步发挥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作用。循证教研作为数字化背景下区域教研转型的一种新样态,因其能推动教研活动由“基于经验的宏观评价”向“基于经验与证据的精准改进”的转变,打通从高质量理念到高质量课堂教学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而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工作者所认可。
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区域循证教研实践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
一是构建项目驱动下的“研修共同体”。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是一种视课堂为教师专业学习场所,以大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行动。区域以项目研究为驱动,打破学科、学段、学校壁垒,打造由学科教师、教研员、大学专家与助学者组成的立体化协作式“研修共同体”,合作开展数据驱动下的循证教研,发挥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大中小贯通教研优势,推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多种资源的聚合与转化。通过交互式、创生性参与系列化、进阶性、深层次的深度研修,以多轮迭代式行动研究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为教师教学研究创设新通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活力。
二是开展数据循证下的课堂教学改进。在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63个维度的全面诊断分析基础上,区域开展基于数据的多维互证,聚焦课堂的教学结构、有效性提问、教师的理答方式、问题结构以及对话深度等数据维度,衡量课堂中学生合作的效度、生成的高度、探究的深度以及自主的程度,实施“个体反思——教研组点评——数据分析——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点评”的循证教研流程,帮助教师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思维方式,积极开展教研数据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数字化改革动能的实践探索。课前教师开展数据驱动下的教学设计优化,课中数据赋能教学提质增效,课后应用数据驱动教学反思深化。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强调的是教师对教学现象开展直观观察,收集数据对教学现象进行阐释,应用证据进行循证教研改进,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三是促进数字赋能的教师专业发展。循证教研的价值意义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经验”与“证据”相互融合为基础,帮助教师有效开展课堂观察与诊断,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证据,基于问题呈现、理论指引、反思对话、行动改进等要素机制,开展数据驱动的循证教研,从真实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课堂多角度特征,帮助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反思,赋能教师实现教学改进。另一方面,循证教研是多元主体对话共议的过程,多元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对数据的真实理解、对数据分析的深化和对数据作为证据的有效运用。平等的对话交流为教师提供反思的契机和同侪互助的机会,促进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数据循证视域下的区域教研转型与创新实践,是积极回应新时代提升教研品质的必然选择。循证教研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从单一、模糊、依赖个人的经验模式,走向系统、精准、客观的数据模式,助力传统经验教研走向数据驱动的循证教研。崇明区教育学院以实验联盟学校为试点,通过组建“研修共同体”,开展数据循证下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果;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循证教研实践探索,努力实现教研转型新突破,释放教研工作新动能。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