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统编版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的视角,介绍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同时,本课也呼应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题,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拓展学习视野,加深历史认识。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基于学习经历和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有一定基础,这是本课教学有益的素材和资源。但同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往往会带有表象化、碎片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对于其内涵、特点及价值等尚欠内化认识。如何把学生既有积累和经验,提升为较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能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其特点和价值,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是本课设计与目标达成的重心。
问题提出
诚如上述,学生的认知是问题之一,而教材的内容和教师对教学的处理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或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对相关语句进行解释归纳;或是脱离教材,无限扩充课文内容,成为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堆积。如何避免这些倾向,使学生在基本认知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置于历史课程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与解释,将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学生从崇尚民族文化升华为自觉的爱国精神,也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应有之义。
教学实施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课文第一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发展历程,也透现着不同文化的交流。
1.学生阅读课文插图《社稷坛》及图注,了解中国古代统治者祭祀社稷的行为与目的。结合生活与学习经验,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礼仪和行为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
设计意图:通过《社稷坛》内容和仪式提示,启发学生对应生活和学习的体验,列举如升旗仪式、敬老活动等,意识到这些上至政治领域,下至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透现着中华文化的观念与传统。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即时进入教学情境。
2.教师设问:中华文化能够不断发展且绵延不绝,除了上述所举的行为表现世代相传外,还有没有更为系统的传承方式?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思想传承的角度思考。文化是思想的土壤,思想是文化的升华。除了习俗、礼仪等具象化表现外,系统的思想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3.教师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理学、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关键性词语,指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梳理中国古代至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架构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脉络梳理,了解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和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了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在吸收其他思想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发展;了解近代以来新思想的传入,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了解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呈现出多元一体和吸收包容的特征。
4.教师阐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经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内涵呢?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课文第二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对于一些凝练成概念性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有一定知晓,教学的重心是理解这些概念的凝练过程和将概念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观念,体现习得与内化的过程,涵养家国情怀,培育爱国精神。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略),取材于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知道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区别,理解这里所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传承凝聚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
2.教师设问: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为例,指出思想家们对哪些问题进行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思想家们虽然主张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理想。这种对社会、自然、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为后世不断传承。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其思想精华透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据此可以建立起从宏观上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框架,并提供示范导向的学习方法。
3.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以本目“学习聚焦”所涉六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为依据,分别设立六个学习小组,阅读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并作班级交流:(1)以历代思想家的主张,解释所对应的思想理念;(2)说说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典型例子能够体现该思想理念;(3)模仿上一教学环节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分析方法,谈谈对该思想理念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并解释比较熟悉的内容,归纳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举例说明,重在感受某项思想理念在历史或现实中的价值与意义。从模仿到迁移的学习方法,旨在加深对古代思想家深邃思考的体会。通过学习交流活动体现学生习得的过程,有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素养要求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贯彻。
4.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梳理和解释,我们发现,这些思想理念凝聚了思想家们对社会、人、自然等诸多领域的深刻思考,提出了上至敬畏自然、治国理政、尚贤报国的理念与精神,下至诚信修睦、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处事准则。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这些思想理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同时指出,我们平时所提倡的“德”“孝”“廉”“信”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其思想精神也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和新内涵。
设计意图:点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延伸学习内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厚底蕴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第三目围绕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和连续性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品格,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本课三个目的内容呈现出内在的递进式逻辑关系,前两个目内容蕴涵着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本目教学的侧重,是从文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特点和价值”,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和人们生活的作用角度认识“当代意义”。
1.发挥本课内容逻辑性关联的优势,简要回顾第一目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从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和多元一体文化形成,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而成理学,近代以来新思想传入,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等内容,认识中华文化起源的本土性、发展的连续性、内容的包容性。同样,从历代思想家所思考的问题和主张中,认识其领域的多样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神力量里,认识其强大的凝聚性。这些特质的形成,既是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晶,也是域内不同民族交流、交融的结晶,同样也是不同文明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无论是思想的发展演变,还是内涵的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设计意图:对于课文凝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大特点,学生容易理解,而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化交流的视角认识这些特点,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本课所学内容进行阐述。
2.教师再次利用本课导入部分学生所举的例子,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凝聚成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为人处世等方面共同认可的精神力量,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精神宝库。
设计意图: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将学生生活经验与本课学习内容相结合,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特质价值。
3.引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本课结束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有三方面的启示与反思。
1.教学组织方面,重点关注了两点。一是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两类课程的关系。在构建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框架脉络背景下,在学生形成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视角,深入认识历史。二是关注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涵、特点、价值等形成整体认识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方面,将学生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融入历史框架脉络,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学习过程内化为自觉而理性的思想观念,既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过程,也有在学习中升华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过程,同时也避免了习惯性的概念化记忆。
3.教学改进方面,如果以“大概念”的理论组织本课框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摄,建立起教学框架,可以使教学内容的联系与统整、前后逻辑关系的关联度等方面更为紧凑,可作将来修订时尝试。
专家点评
吴国章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特点。
1.基于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内涵”“特点”“价值”等关键词做文章,深挖其背后的外延和内涵,努力建构其基本的历史逻辑。同时,本课设计也反映出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的渗透落实。2.聚焦立德树人目标。本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大概念的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领学生深化理解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而由崇尚民族文化升华为自觉的爱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3.贯通知识。选择性必修课程以专题史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必修教材中已经学过了多元一体、儒学、理学、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内容,吴老师以此为基础,不断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形成中国思想发展线索,进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4.关注学生认知水平。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在教师示范基础上,学生分组阅读材料和讨论,提炼思想家的主张,解释所对应的思想理念。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搭设思维脚手架的做法,真正落实了“教是手段,学是目的”的教学主张。
从精益求精的角度看本课设计,以下两点值得思考:一是如何聚焦本单元标题中的“源远流长”做文章,在本课中暗含中华传统文化之“源远”(古)与“流长”(今)之间的关系,应为下一课教学做必要的铺垫。二是如何将本课三目的内容做有机统整,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内涵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教学之中。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