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旨问题链设计

2024/9/25 16:13:23  阅读:2 发布者: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正在经历转型,“以学促教”是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向。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能改善教研中“以教为中心”的局面,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组建了由区域科研员、教研员和一线学科教师等参与的研究团队,初步尝试“从学的视角”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认识。QX中学的历史课例研究为其中的一个项目。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核心素养。教师顺应课改理念,积极开展关注问题设计的教学。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教学问题呈现出以下情况:省略“过程”的问题,此类问题只为呈现结果,且多指向教材上、史料上的结论;忽视“思维”的问题,此类问题是为了引出史实;“一问到底”式的问题,此类问题只为落实知识点。课堂的中心依然是关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听教师讲述”“回答问题”等,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欠佳。鉴于此,本次研究的主题为:围绕主旨(主题)设计问题链,在问题探究与解决过程中,引发学生多样学习行为,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根据QX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的进度,本次教学内容定为中国近代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教材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从鸦片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且本课内容与前面七个单元内容联系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课内容具有综合性。

二、研究方案的系统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由“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的方式,即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教学班执教相同内容,基于团队充分研讨连续进行几次教学改进。具体步骤为:课堂观察工具及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课后学生访谈—课后反思研讨—教学优化设计—教学改进设计及实践……螺旋上升式循环研究。

(一)教学设计及再设计

第一轮研究教学方案为执教教师依据学校教研组现有备课资源,基于学生学情分析、教材内容解读,根据本次研究主题自主设计,体现执教教师在团队共同学习后对“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的“自我理解与表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课堂教学为“原生态课堂”。

第二、三轮教学方案则体现了“执教教师为主,团队参与”的合作设计思想,执教教师与团队其他教师吸收上一轮课后团队研讨的建议共同修订教学方案。

(二)课堂观察工具结构与内容

研究团队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讨确定课堂观察工具——课堂观察记录量表。依据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总结)确定相应的“观察环节”;围绕研究主题,从“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两个角度确定“观测点”,并细化列举在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行为”可能性。如在新知学习环节,从“教师行为”的角度列举7类行为,从“学生行为”角度列举11类行为(表1)。观测点及其细化使观课者在课堂观察时直接以“✔”或填写“数值”(时长或频次)方式记录,减轻观察记录的难度和工作量,也为课后研讨提供了框架。

进入教学实践与观察环节,观察者采用课堂观察表、座位表和描述抽样生的方法作为观察工具。抽样生是根据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综合历史阶段考察和日常课堂学习表现)抽取,分为三个层级,标注为ABC

(三)课后学生访谈意图及提纲

课后学生访谈借鉴薛伟强等人的研究,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主要收获、课堂学习感受、学习困惑以及后续学习兴趣等。通过课后学生访谈试图从学生经历课堂学习后“自我言说”反观“教师的教”。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以学评教促教,抽样学生都在受访之列,学生访谈与观课者的记录对照,能从学生评价和观课者课堂观察两个纬度为执教教师的过程反思和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四)课堂教学的分析工具

除了“观课者”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外,还采用录像编码分析,根据观察表中学生学习行为分类编码。编码产生数据,并与“观课者”课堂观察表的相关数据整合,使得课堂教学分析过程、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三、教学实施、研讨与循环改进

在教学实施阶段,团队成员分为“献课者”和“观课者”。本次“献课者”为入职一年新教师,团队中的科研员、教研员和其他历史教师作为“观课者”两两组合分为三组,分时段对课堂整体观察,每名“观课者”还分别对两名抽样学生全程观察。课后,“献课者”和“观课者”围绕研究主题,结合课堂观察开展研讨,并对课堂改进达成共识。

(一)第一次教学实践与研讨

教师预设了八个环节:①介绍胡适对张謇的评价引出课题;②简述张謇人生经历,结合时局分析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思想转变原因;③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大生纱厂由盛转衰的原因;④结合资料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特点;⑤观看晚清到民初街头视频和衣食住行

,探究时代生活变化;⑥观察时人剪辫子老照片,感悟民国初年社会变化的艰难曲折;⑦对比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照片,总结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特点;⑧总结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的优点

一是历史故事的引入与运用。课堂中,典型历史人物张謇和叙事性事迹史料,让学生体悟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有志之士在民族存亡之际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历史故事弥补了“教材因版面限制,只突出主干知识,叙述的过程重知识结构(结论)轻细节描写,只有事件没有情节”等不足,在久远的历史、抽象的大概念与学生经验之间搭建了通道。历史故事让学生印象深刻,在课后访谈中,被问及“本节课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时,90%受访学生都提到“张謇考上状元后却放弃仕途去办大生纱厂救国”。

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问题教学”。将教育内容问题化,教学环节问题化,试图以问题引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理解探索历史事件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预设8个教学环节,14环节占课堂时间的71.1%,虽然教学重点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仅剩1018秒落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课堂总结”显然不当。进入第七个环节,下课铃声打响,最后两个环节通过占用下课时间匆匆略过,有些虎头蛇尾之感。执教教师在课后即时反思时表示:感觉每一课时容量都太大,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匆匆结束课堂或延时下课”基本成为常态。

二是教师提问较多,问题零碎且关联性不强。如教学实录(表2)。

本段教学实录时长431秒,教师提出7个问题,其中1个问题重复3次,1个问题重复2次。7个问题中仅Q1Q6是关联性问题,其他提问为“随机性”问题,或仅为回应学生的追问(如Q2),或当学生答非所问时试图引导学生回到教师预设的提问(如Q3)。回看课堂录像,汇总教师提问,40分钟课堂,教师提问共计87个(不包括同一问题反复以及如同“还有吗?”等转向不同学生的同一问题)。

三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参与行为单一。学生参与课堂的行为以“回答教师提问和听教师讲述”为主,鲜有“观察表”中所列举的主动提问、小组协作以及分享探究结果等方式。如上述实录中,师生互动为“一问一答”,且参与问答的学生范围较小,答案是既定历史事件或点状知识性内容和结论。从4位观课者对8名抽样学生课堂全程观察汇总来看,仅有两名学生(且为A类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表现为积极参与课堂个体回答问题和群体回答问题,圈画地图册、记录笔记等;但有3名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表现为不举手,群体回答较少参与,课堂中有把玩文具、打呵欠、发愣等游离课堂的消极行为。

3.课堂改进建议

课堂出现的三个问题有很强关联性,课堂时间不足除了教学环节设置过多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提问指向性不明确,提问前设置铺垫不足,未能提供背景知识支持,学生理解困难。在教学设计时,缺乏对课堂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细致预设,只是把知识点问题化,且对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反应缺乏预估,未能提供适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的支架,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明确问题和原因后,提出改进建议:精准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相关知识储备,提供结构化史料,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支架;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单元内容,提炼该课题的主旨,形成指向主旨的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群(任务)的方式,以关联性问题引发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构建对问题的理解;以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以观察表为参照设计课堂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特点。

(二)第二、三次教学改进与效果

三次教学集中在两天时间完成,导致基于前一轮教学问题的改进时间不充足,尽管如此,“献课教师”仍然在同侪的帮助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教学。

1.课堂提问改进

一是减少拐弯抹角的提问,改为“背景知识铺陈和指向性提问”,如出示近代中国主要民族工业示意图,提问:请读图,圈画出图中的民族工业,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在空间上有何特点?行业分布有何特点?

二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时代:如,若你参加1922年最敬仰人物评选活动,你最想选谁?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尝试作出自己的历史解释,激发学生参与新课题学习的兴趣。

2.课堂环节优化

整合教材内容,把教学中的八个环节整合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为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事例,分析大生纱厂的兴衰历程及原因,思考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感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及爱国实业家的精神品质。第二个板块为通过

、文献等材料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3.学生多样学习行为引发

提供学习单,设计三个关联性探究任务:一个人的选择、一厂的兴衰、一群人生活的变化。学习单的结构为“问题群+多种史料”,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综合提取信息,联系生活,构建对问题的多角度理解;预设“同伴交流+角色扮演”式分享。

两次教学改进后,第一次教学出现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课堂时间不足;设计的问题逻辑连贯性不够,环节过渡缺乏流畅性;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空间还不充分等。

四、教学成效的检视与研究主题的再思考

复盘三次教学录像,对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编码获取数据,并与“观课者”课堂观察表的量化、学生访谈等数据整合来检视教学成效。

(一)教学成效——基于三次课堂教学数据分析

1.听讲、个体回答问题和集体回答问题是三次课堂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三次课堂中学生听讲、个体回答问题和集体回答问题所占课堂时间的比超过了六成,但第三次教学活动相比前两次下降超过一成(图1)。结合“观课者”观察记录,第二、三次教学中师生间即时性、随意性一问一答明显减少,教师铺陈和补充背景知识后学生思考时间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2.思考、动手操作、交流与展示想法等学习方式随着课例研究的推进有所增加

三次课堂中学生思考、阅读史料,动手操作,展示想法等学习方式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21.9%30.1.8%43.4%。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从抽样学生的描述资料分析来看,三个层级的学生参与度都有所提高。

(二)对研究主题——指向“主旨的问题链设计”再思考

“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综合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提炼出本节课的主旨为“变化”。“变化”体现在宏大层面,如清末民初,外敌入侵,中国社会性质、经济和生活发生“变化”;“变化”也表现在中微观层面,如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人士理想的“变化”(从“入仕途”到“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工业的“变化”(从“艰难创办”到“短暂发展”再到“衰落”)。因此围绕“变化”主旨设计问题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如何看待和理解变化?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在外敌入侵后的“被动变化”和社会有志之士为了民族存亡而“主动求变”的曲折与艰辛。

本次课例研究初步尝试把教学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多维度加强不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注重过程性反思和教学行为的微改进,以此让每个参与者获得成长。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