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发展与改革进入了转型期,也进入了瓶颈期,要直面难啃的骨头,要坚守全面育人的主阵地。课堂不发生显著变化,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考试的要求就无法得到贯彻。因此,教学改革的先行探索要努力推动课堂教学转型,从“事实教学课堂”转向“迁移教学课堂”,这是新课型的重要使命。
新课型旨在对课的性质提出新的认识,对课的类别作出新的划分。新课型将学习内容分为六项——事实、概念、规则、原理、策略和动力,将学习水平分为三种——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教师上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了解”事实,会记忆和背诵,而是要更进一步,让学生会“理解”和能“应用”。“理解”是指领会教材中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应用”则是指能执行教材中所给出的规则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认识问题靠理解概念;解决简单问题靠应用规则,解决复杂问题靠适配策略。下面对新课型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
新课型教学的导向和含义
新课型教学将学习水平和学习内容以动宾结构的短语形式予以表述。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了解事实
了解事实是指知道或者能区分事物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了解”是指一种学习水平。了解的内容是学习对象,指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和物体,如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尝到的等等。它们即便没有进入人的感觉渠道,仍旧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统一用“事实”加以命名。请特别注意,在教育目标分类中,大部分专业工作者曾建议采用的是“记忆事实”。为什么不用“记忆”这个动词呢?这是因为“记忆”可以分为两个水平——“了解”(识别)和“回忆”(再现)。“了解”是指事物呈现在面前,不需要心理检索或者回忆,直接就知道了;“回忆”是指事物没有呈现在面前,只要一个指令或者提示,就能够回想起来。在互联网时代或者人工智能时代,“记忆事实”这一功能大部分可以由机器代劳。人的大脑不再是一个储存装置,而是一个加工装置。所以,原来的“记忆事实”应改为“了解事实”。
(二)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是指学习达到了相对深入的程度,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理解”是动词,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程度。请注意,“了解”“知道”“熟悉”甚至日常意义上使用的动词“认识”都不是理解,“记住”“回忆”“想起来”“再现”等等也不是理解。按照修订版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理解”水平所使用的动词主要有七个:“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另外,像“区分”“组织”“归属”等也可以看成“理解”水平。有研究认为,理解教学最重要的动词是“举例”。教师和学生要能够使用正例和反例来厘清事物。
“概念”是名词,是对学习内容的总括,是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教的各种知识,可以说几乎都离不开“概念”。那么,概念是什么?概念来自事实。相关的事实有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被抽象、概括和提炼出来之后,就转变为概念。例如,“无线话筒”是一个概念。不同的无线话筒的共同特征是“无线的”“便携的”“扩音的”。这些共同特征是概念的本质特征,可以用“正例”来表征。生产厂家、价格、颜色等等是“无线话筒”的非共同特征。这些非共同特征也就是概念的非本质特征,可以用“反例”来表征。
教概念,学概念,不是靠将概念的定义背诵或者写出来,而是靠说出或者写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能够用正例和反例来对照。课上,教师可以先举几个正例,在学生表示懂了后,请学生说出一个正例,并且说的正例不能是教师说过的内容,否则就只是记忆而已。
相比于教概念,教事实经常做的是“加法”,学一个事实,多一点本领。但是学的内容多了,就容易忘记,因为学生不能抽象、概括和提炼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无法触类旁通。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落实的真实起点不是了解事实,而是理解概念。只有概念理解了,才能进阶到应用规则,在学习道路上继续前行。
(三)应用规则
应用规则是指学习者能够将相关的概念组成规则,用来解决问题。例如,“时间”“速度”“距离”三个相关的概念组合之后,就可以用具体数据来计算时间、速度和距离了。很显然,应用规则直接依赖于理解概念。规则出错,往往不是因为粗心,而是由于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有误区,有漏洞。特别要指出的是,“规则”同“概念”不一样,有很多别称,如“程序”“公式”“要求”“规范”“规定”“脚本”“套路”“方案”“路线”“措施”等等。应用规则的具体动词还有“执行”“实施”“贯彻”“听”“写”“读”“说”“唱”“跳”“走”“跑”“做”……
(四)通晓原理
通晓原理是指学习者能够将相关的规则组成原理来加深认识。有研究认为,“原理”可看成“大概念”,起到高屋建瓴、引领认识的作用。要特别指出的是,“原理”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有各种“规则”的支撑,“规则”下面还有“概念”,“概念”下面则由“事实”奠基。如此,呈现一种层层相依、彼此连接的关系。可以说,通晓原理离不开应用规则和理解概念。例如,拟标题、合理署名、写摘要等都属于论文写作的规则,如果不会应用这些规则,那么要想达到通晓原理的程度——言之有物、论述有理、舒心悦目等,就是一句空话。
(五)适配策略
适配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解决问题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和规则,进行选择、重组和创造。“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高级办法,属于“元认知”或者“元学习”领域,分为三个类型:一是任务型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把握完成任务的情境和条件;二是方法型策略,是指学习者知道用什么方法和途径去完成任务才是最佳的;三是自我型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调节自己的心态,包括效能感确认、优劣势分析和控制点定位等等。这三个类型中,最需要不断打磨的可能是任务型策略,这是因为完成任务的情境和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加以分析和厘清。
修订版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提出的与“元认知”相配的动词分别是“分析”“评价”“创造”。其中,“创造”可作为适配策略最高级的层次。所谓“创造”,就是别出心裁,不同凡响。它可以分为主动创造和被动创造。主动创造指明明有路可走,却愿意另辟蹊径。被动创造指无路可走,只能绝地反击。不管是主动创造还是被动创造,都不是信手拈来、立等可取的。有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这时候的适配策略所涉及的动词就是“选择”,指在几种解决方案或者几条规则中挑选最符合情境和条件的那个。当无法作出选择,难以合理取舍时,适配策略的具体动词就是“重组”,指对已有的解决方案或者规则进行加工,获得单个解决方案或者单个规则所达不到的效果。同“重组”相仿的动词还有“改造”“整合”“综合”“调整”“变通”“升级”“优化”等等。为了应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应该将“重组”策略作为优势策略在课堂上进行训练。
整体来看,要将“分析”“评价”作为二级动词(或者称为“过程动词”),不和“结果动词”——“选择”“重组”“创造”处于同一个层级。例如,导航工具提供的三条路线涉及规则,选择走哪一条路则涉及策略。规则能够确保不走错路,顺利到达目的地,而策略能够保证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尽可能是最优的和最令人满意的。针对三条路线,需要进行一系列分析、比较乃至评价、判断,但是这些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选择、重组和创造合适的路线。
(六)激活动力
“动力”不是仅仅指狭义的做事情的愿望,还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提到了“自我系统”(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等),强调了动力的重要性。可以说,动力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引擎。树人(成才)的前提是立德。立德就是做培育动力、强化引擎的事情。
二
新课型教学的“5+1”课型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明确六种学习结果——了解事实、理解概念、应用规则、通晓原理、适配策略和激活动力,涉及三个领域:前面四个属于认知领域,适配策略属于元认知领域或者自我领域,激活动力属于情意和价值观领域。六种学习结果可以转换成“5+1”课型——“事实课”“概念课”“规则课”“原理课”“策略课”和“动力课”。
事实学习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同时,事实学习还是少慢差费的典型。事实课关注的是低阶能力,其他五种课型关注的都是高阶能力。因此,除非必要,一般不提倡单独上事实课,而是倡导将事实课和概念课结合起来,列举事实是为了形成和理解概念。然而,现在确实存在很多事实课。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就事实教事实,上课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教事实;另一种情况是将概念和规则降格,教成了事实。教事实的基本特征是“记忆”(背诵、默写等),这也正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从事实课向概念课转型,这是核心素养落地能不能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之举。
原理(也可称为“大概念”)是比较高位的认知内容,很难在一节课甚至一个单元予以教授,往往要拆分成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规则,逐步达成目标。因此,所谓“大概念”教学,一定是在理解概念和应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动力课可以单独成课,也可以渗透在其他五种课型中。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最后教学还是要落在概念、规则和策略上。例如,“劳动光荣”这一内容自然可以归属于动力课。但是,它本身同时也是概念课和规则课的教学内容。
对一名教师来说,要想课堂教学有高质量,要想带好一个班,应该结合学科学会教概念、教规则和教策略。概念课、规则课和策略课,这三种课型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保障。
三
新课型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教授研发的“首要教学原理”,教概念课、规则课和策略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同配合,调动两者的积极性。不是简单地说直接教学(讲授法)和探究教学(发现法)哪一个更好,而是强调两种取向结合,先扶后放,有扶有放。教师不是一包到底,也不是甩手不管,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任务的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估的要求,扶放有度地开展教学。
(一)上好三种课——概念课、规则课和策略课
概念是学习迁移的起点,因此上好概念课是落实新课型、提高教学效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不能非常机械地把这节课划分为概念课,把下节课划分为规则课,把第三节课划分为策略课。实际上,有可能两节课都在教几个重要的概念,然后过渡到规则教学。也有很多时候,在一节课中既教了概念和规则,又同时兼顾了策略。例如,知道“兴高采烈”表示一个人愉快的心情和体验,这是理解概念。知道教材用上“兴高采烈”这个成语形成几句话来描述作者愉快的游览体验,这是应用规则。如果教师请学生用几句话说说(或者写下来)有什么事情让自己“兴高采烈”,这是用规则来解决问题,但是还没有达到教策略的程度。如果教师开展拓展教学,超越这一节课或者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旧知和课外学习,请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成语可以表示自己愉快的心情,而学生在课堂上说出“喜形于色”“载歌载舞”“眉飞色舞”等词,然后在实际应用(习作练习)中进行选择、重组或者创造,这就是策略教学了。
(二)在备课的时候要找准概念、规则和策略
一篇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组概念和规则。那么,怎么确定哪一个(几个)概念和规则作为重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标、教材、学生、目标、任务和情境等实际情况,作出妥善处理。这是教师在备课时要使劲的地方,因为现在的教材中有些地方没有对概念下定义或者作出解释,例如神话单元中可能没有对什么是神话作出解释。所以,按照新课型教学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开动脑筋,扎实工作。
(三)一定要降低重心、打好基础
为了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得到真正培育,教师要上好概念课、规则课和策略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概念课是基础。上好概念课,就意味着同不必要的过多的记忆、背诵、默写、抄写等划清了界限。理解一个概念,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熟悉概念”,即知道某一概念是什么(如叫得出名称);第二层级是“理解概念”,即在知道某一概念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基础上,能够辨析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说出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第三层级是“确立概念”,即能够将某一个概念置于相关的概念系统中(该系统含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平行概念),来回切换和自由进出,这就到达了透彻理解概念的程度,为概念转换成规则做好了准备。
(四)要寻找动词,在课堂教学时落实这些动词
如前所述,教学概念课、规则课和策略课都有对应的动词。有了这些动词,就可以明确教学行为,学习内容(概念、规则和策略)才能落地,否则它们只是停留在纸上和口头上。所以,观察一节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是不是落地了,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应了什么动词,学生在展示学习收获时对应了什么动词。落实恰当的动词才是学习结果的可靠保障。
(五)将作业设计融入完整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在新课型教学中,要做到以需定教,以学论教。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考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和用什么。要将作业看成学业巩固和迁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要努力杜绝机械记忆、背诵这类作业,增加理解性作业。在作业数量上,努力做到统筹兼顾不同层次、不同表现方式的作业,每门学科一天布置的作业尽量不超过三项。势必要将作业看成作品和用品,逐渐减少闭卷考试,增加表现性学习考核、真实和模拟情境任务、项目化作业、数字化档案袋等。相信新课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减少无效劳动,降低无谓错误,远离无聊活动,从而为实现减负增效、赋能提质添砖加瓦。
(六)将上好策略课作为实现学习迁移的高效途径
基于学习科学对专家和新手的对照研究,新课型探索依据新手、熟手和高手的进阶特征来作出划分。新手依靠事实解决问题;熟手依靠执行规则解决问题;高手(专家)则依靠策略解决问题,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组或创造规则。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从娃娃抓起,就是要从小开始学策略、教策略、用策略。
转自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