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打破学科边界,强化知识统整

2024/9/24 9:13:27  阅读:1 发布者:

跨学科学习观:打破学科边界,强化知识统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课程设计原则,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所谓“跨学科学习观”,即认为学科是从社会生活(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中逐步分化出来的,学科与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存在内在联系;学科与儿童的心理经验存在内在联系,二者属于同一个现实存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跨学科学习是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跨学科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多学科学习,是指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一个学科为主,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跨学科学习,就是超出学科边界,把一个学科的知识跨到另一个学科中,无论应用、认识或新的学科诞生。

超学科学习,即超越学科本身,把学科真正变成理解世界的工具。

我国在小学阶段倡导超学科,初中和高中倡导多学科与跨学科,同时关注超学科。

新课程如何走向“跨学科学习”?

第一, 要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选择恰当的课程统整策略。

第二, 所有学科或学习领域均应体现“综合育人”原则,让课程内容与当地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心理经验建立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程学习的意义。

第三, 各门学科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围绕“跨学科概念”科学设计与实施,真正走向深度学习,产生可迁移的“跨学科理解”,让学生体验“创中学”的乐趣。

对于各门学科10%课时“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一定要找到跨学科的概念,对10%进行科学设计,达到10%+90%>100%,才能真正的走向深度学习,衡量标准是是否产生了跨学科理解。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跨学科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不能跨越学科边界解决问题,是不可能培养核心素养的。

转自王红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