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的样式。
第一个,思维样式。我觉得要设计学习任务群,一年级它的特点,初步的,最开始的,需要一个思维样式。思维样式怎么来形成?
• 统摄:语文学习任务群
• 方式:语文学习项目
•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
用什么东西来上语文课?采用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用什么教学方式?要用语文学习项目。语文项目制学习是目前各种学习方式里面要求最高的、最复杂的,对课标指向、对语文教学提了更高的要求而已。
课标里面现在没有大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是这些都是错,也是对的,但是现在强调项目制学习,采用项目、任务驱动,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语文学习任务群直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这就是设计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群思维的样式。你要先有这个东西,先有理念才能够进行设计。
最中间是核心素养,通过项目制学习方式进行,构建一个宽泛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围着这三个同心圆。
第二个,路径样式。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打破课时制,你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任务不一定那么具体。上一篇课文要任务驱动,要项目制学习,要三个基本的步骤:第一步,构建任务群;第二步,实施任务群;第三步,整理任务群。
第一步,构建学习任务群。明确任务主题。任务群是很复杂的,任务群由很多任务组成,所以你要首先明确任务主题,这个单元、这个任务群到底哪个是核心主题,这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其实也是一种主题教学,比以前主题教学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高。先确定任务主题,然后再来确定语文学习任务群,那六大学习任务群到底以哪个学习任务群为主?教学一定要以一个学习任务群为主,然后把其他学习任务群体有机渗透,一个任务群为主来推进语文教学。再要阅读相关的材料,材料阅读好以后,后面的任务才能展开。
第二步,实施学习任务群。创设项目学习情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收集学习的成果。
第三步,整理学习任务群。梳理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是提炼核心素养。因为学习任务群只是一个手段,结构的样式而已,你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是为核心素养服务的,学习任务群在实施的场合要和新的要求进行一个提炼。
第三个,操作样式。以一上第一篇识字课文《天地人》为例,这篇课文六个字,看看很简单,其实非常具有研究的博大精深,要从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来进行文本解读。这次新课标条件下我们应该形成了新的思维方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这篇课文具体涉及到下面具体的要求:
第一、首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一些基本元素进行了解,比如课文的序号、题目,1是序号,不是课文题目,《天地人》才是课文的题目。课文的主体有六个字,这是课文的核心内容,天、地、人、你、我、他。下面还有生字,用双绿线写成一行字的生字,让学生知道课文下面几个字是生字。还有课文的插图,课文插图都有非常典雅的水墨国画的方式呈现,这个水墨国画是著名的一个画家画出来的。这些都应该解读过,有些课文还有要写的字,还有些思考题,做的作业,思考的要求,所以这些元素学生要有所了解。
第二、始见汉字。学生是第一次看见汉字,要使学生知道汉字是怎么样的。这三个特点要在这节课里面有所渗透:一、中国字是方块图形,跟其他的一些国家、西方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二、中国字是以形表义,所以中国的形声字特别多,声旁表音,形旁表义,这是很重要的特点。而且中国字有美感,应了课标要求,审美创造,不同的字体美感是不一样的,使学生对汉字的美感有所感知。三、中国字是形音脱节。学生看到一个汉字读不出来的,必须借助汉语拼音或日常的语言积累。像英语字母是可以读出声音来的,但中国字读不出来,所以字怎么读也是一个教学的问题。
第三、初次识字。这篇课文是第一次要求识字,识字基本的五个要求:观形、读音、释义、组词和书写。对这五个基本要求老师要心中有数,而且要分层次,你不可能每个字都要组词、都要书写、都要用。第一次刚刚开始识字,要有所选择。
观形,引导学生说说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读音,前鼻音、后鼻音,注意怎么读好。而且这个识字是没有学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引导学生来读?让学生先读,学生读错了纠正;老师先读,让学生跟着老师跟读。因为现在是没有学过汉语拼音的,所有这篇课文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一个挑战。不是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的,它是先学汉字再学汉语拼音的,没有学汉语拼音,这个字的读音怎么来教?这个就是一个考验,要想一些办法。
释义,大概字义、词义的了解也要使学生有所感知。当然,其实这篇课文是非常深奥的,富有哲理,是哲学命题。使学生大概了解,整个宇宙就天地人组成的,人就你我他组成的,等等这个意思。
组词,天在前面的,天在后面的等等。
书写,《天地人》这篇课文没有写的要求,其他一些课文还要有书写的要求,哪些是要写的,要怎么进行指导。
第四、试探文化。一是“天圆地方”的认识。讲到天地人,这种东西有点渗透,语文就非常有乐趣。你也可以不讲“天圆地方”,也没有错,但是讲了“天圆地方”就有文化,使学生做思考的背景就更加宽泛,非常有趣。你不讲“天圆地方”趣味性就不够。二是“天地人合一”的观念。所以我说这篇课文非常有研究价值,教材编得是非常好的。三是“你我他和谐”的思想。
这些文化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所渗透,这就是为什么讲语文的情境创设要注意跟社会生活的联系,就这个意思。当然不是说把课上出多少文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但作为老师,你要有文化的自觉,要有一种意识,要文化观照,这样语文就特别有趣味。
转自王红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