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新的数学课程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数学。这一些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材料。要落实新课标,就必须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引,努力实现教学材料、呈现形式的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不断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强调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充分运用学生的经验、潜力进行建构主义意义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得到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
依托教材,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有时与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在目前的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素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距离,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善于重组学习材料,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沟通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时,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蕴藏着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原形,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的形象,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针对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选取了他们最近学习的古诗(古诗一般不是五律就是七律),从《山行》这首古诗入手,通过提问学生“你能从这首诗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使学生有话可说,提出:“一句诗句有7个字,这首古诗一共有几个字?”引出新课。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智力有两个水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教学只有走在第一发展水平的前面,又在第二发展水平之内,对学生成长才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学习材料和学生经验之间的比较,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联,找准教学的切入口,确定教学预案的框架。
二
立足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因此,作为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又不失数学味。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电脑适时地放映“小动物们乘车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轮子的车上行进时的状态”,这样的妙趣横生,课堂内一派欢声笑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究学习圆的兴趣和热情。
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给学生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师生间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分类”时,可以设计在课堂上整理自己的书包,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价值;学习“购物”单元“买衣服”一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
2、教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新的教学越来越来越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把10盒火柴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又比如,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后,建议学生去超市购物实际体味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以后,要求学生实际计算一下自己家水池子的体积、容积及用水量,提高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建议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算出所需的布料,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3、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问题
活动化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探究、发现的主体。因此,在学生进行探究时,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自去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融入一体。如“异分母加减法计算法则”一节可这样进行教学:计算 2(1)+3(1),在创设情境进入新课后,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解题方法。同学们兴致盎然,有的说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有的说,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还有的说可用画图的方法来计算等等。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好?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化成小数计算时有的分数除不尽,用四舍五入法取结果不准确;有的说用画图的方法求结果不方便。就这样,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教学在同学们的主动探索中水到渠成。这时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能对计算进行验算吗?学生们有的用加法验算,有的用减法验算,而用减法验算的学生可能再次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加之经历了异分母加法的探索过程,稍加思索就会找出结果和方法,异分母减法的教学也就自然顺利完成了,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由于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加大了学生探索活动的力度。
4、在师生互动中巧妙解决问题
活动化教学也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长减少1厘米,宽增加1厘米,所得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吗?教师的提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争着回答,有的学生说一样大,有的学生说不一样大。两种意见争执不下,但谁也不能说明理由。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询问的眼光看着老师。我适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通过举例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果。接着,教师又进一步提问:长方形的长减少1厘米,宽增加1厘米,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就要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举例验证。这下,学生忙得更欢了,经小组长分工,有的举例,有的计算,有的记录,有的思考。不久,学生们通过合作终于发现: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与宽的长度相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与宽的长度相差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的长度差为零时,即长与宽相等时,也即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并由教师指导的,学生之间活动内容也各有不同,但是由于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师生的思维,情感都处于兴奋状态,使课堂空间因互动而焕发生命。
5、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新
活动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有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量角的方法,小组探索,亲身体验,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找到了多种量的方法,其中,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常规的量角方法,但是有一位学生却巧妙地将量角思路与过去的断尺量线段思路接通,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先将量角器盖在角的上面,然后只要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就能量出角的度数,至于零刻度线是否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不必考虑。如:有一个角,如果从左边的零刻度线算起,始边对着的刻度是75度,终边对着的刻度是120度,那么这个角的度数就是120度-75度=45度,这实质上是将要量的角看成是量角器上的两个角(120度的角与75度的角)的差。正是活动触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也许这种量角的方法并不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但却实现了对常规量角方法的突破,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
注重知识拓展,培养数学意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小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都是已经通过数学处理的。只有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如在学习利息知识后,布置学生课外去就近的银行了解当前的存款利率,算一算爸爸存款5000元,存期二年,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学生在通过调查、计算后对利息的计算就掌握得更加牢固了;又如,学了“比和比例”后,布置学生课外完成测量计算国旗旗杆的高度。这样,不但能巩固学生的知识,而且使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转自朱红伟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