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再次卷入学习过程,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对作业功能定位不够准确,作业布置中的机械重复、思维含量不足、缺少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再次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为凸显作业育人功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学力生长”型作业设计,希望更好地落实“双减”要求。
“学力生长”型作业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生素养提升,以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基本内容,突破时间、空间界限,促进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力生长”型作业追求形式多样化,注重作业情境的设计与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学力生长”型作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学力生长”型作业改变传统的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采用判定对错为基本评价方式的纸笔练习形式,设计多种感官参与的多样态作业,让作业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过程,而是学生全身心参与、不断生成新理解的活动过程。学生在体验作业乐趣的同时,不断激发主动完成作业的情感和认真完成作业的意志,真正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设计“学力生长”型作业,有利于打破学科知识的边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凸显学生学习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力生长”型作业关注学生的差异,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设计适应“每一个”、走向“每一个”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获得有益的感悟,进而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学力生长”型作业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作业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进阶。
设计多样态的“学力生长”型作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均衡营养”,既是对传统意义上作业形式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落实“双减”精神、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举措。
1. 设计阅读类作业。
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汲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智慧、感悟数学文化和数学魅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联结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途径之一。传统的纸笔作业虽然或多或少也具有这样的功能,但通常更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反复操练,学生作业兴趣不浓,效益低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通过设计阅读类作业,指导学生多维度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在文字与思维的互译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首先,选择符合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低年级主要阅读数学绘本,中年级主要阅读数学童话或科普读物,高年级主要阅读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同时,阅读的材料注重与数学课堂学习相互配合。例如,结合一年级学习“10 的分与合”,推荐学生阅读绘本《鼓鼓和蛋蛋的梦想》,使他们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绘本故事中进一步掌握10的分与合,发展数感。结合三年级学习“千克和克”,推荐学生阅读《玩转重量单位》《动物量体重》等数学童话,使他们在阅读中丰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培养量感。结合五年级学习“圆的周长”,推荐学生阅读《祖冲之的故事》,使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了解数学历史、感受数学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设定符合学生认知现实与能力提升的阅读目标。低年级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为主,侧重于引导他们读一读、讲一讲、做一做;中年级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升数学学力为主,侧重于引导他们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高年级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增进数学学习情感为主,侧重于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形成更多、更深的思考,并尝试进行实践应用。
阅读类作业不仅是作业的一种形式,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展深度学习的理想路径。在设计阅读类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从随心所欲走向系统建构,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帮助学生在在完成阅读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力、思维力、理解力和表达力。
2. 设计实践类作业。
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类作业有利于沟通生活世界和数学世界的联系,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业不只是乏味的“题海”,而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是解决真实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完成实践类作业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不断提升观察与操作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推理与概括能力,有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后,笔者设计了“蒜叶的生长”实践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盛水和放土的盆里,并将种在土中的两盆蒜瓣分别放在房间里和阳光下。从第2 天开始,种在水中的蒜瓣开始生长根须,学生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从第6 天开始,放在房间里和阳光下的两盆蒜瓣长出叶片,学生每两天测量一次叶片的长度,并结合记录的数据,把根须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的长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完成这样的长作业,学生需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不仅有助于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依据相关数据及统计图进行比较、分析,进行简单预测,也能更加深刻地体验数据之于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规律、获得结论的价值,从而发展数据意识。
3. 设计学科融合类作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指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就是关注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通学科之间的“隔断墙”,促进学科知识、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设计并实施学科融合类作业,有助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后,笔者设计了跨学科作业“学校旗杆的高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工具、细心测量、仔细推算,得出旗杆高度的同时,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操作、得出结果、讨论交流。进而通过延伸思考,发现:“同样高度的物体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测出的影长是会变化的。”“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关系。”
在实践探究后,笔者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相关学科教师,进一步研究“为什么同样高度的物体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测出的影长是会变化的”“为什么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会成正比关系”。在研究的基础上,将过程和体会撰写成数学小论文。这样的作业设计,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学生在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提升了学习能力。
4. 设计反思类作业。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不断优化、重组的过程。反思是实现优化,包括改进思维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注意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反思类作业,引导学生“回头看”,帮助他们在反思中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是设计思维可视的反思性作业。
在单元教学后,要求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思维变得直观可视。学生的思维具有差异性、独特性,他们设计的思维导图尽管千姿百态,但都对相关的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建立起逻辑关联,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可视的知识体系。
二是设计整理错题的反思性作业。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错题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纠错、改错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这样,学生的错误就会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每周要求学生整理一周的错题,让他们在整理过程中探寻解答相关题目的正确思路与方法,进一步反思当时出错的原因,想想今后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还可能出现类似的错误、怎样才能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同时,还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容易出错的题目记录到班级“公共错题本”上,利用课前5 分钟对错题进行展示、分析,提醒其他同学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除了以上四种“学力生长”型作业之外,还可以设计亲子互动型作业,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必备品格;设计情境化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发挥情境育人的功能,等等。总之,不管设计什么类型的作业,都应该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转自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