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作为一种深化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磨砺的活动,同时也是推动教师个体及教研团队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磨课通常按照“执教—发现问题—研讨解决—再次执教”的流程进行。这种“就课磨课”“就题解题”的磨课方式,无论在学科知识内容教授还是教师专业能力构建上,都呈现出零散和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此外,其经验的传播也难以持续。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适应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有序、系统、全面地开展磨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因此,教师可以从结构化整合的角度出发,推动单元整体教学,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磨课实践。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所在团队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磨课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堂练习”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三次结构化整合。由此,推动基于结构化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一、关注教学内容:凸显知识的内容结构化导向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从横向关联来看,是学生在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分数之后,对数序的进一步扩充。从纵向关联分析,是小数认识的起始内容。只有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才能深入研究相关运算等知识。在数学本质上,它属于十进制计数法的延伸,数的认识的一致性体现为相同计数单位累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关注数学本质,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设计与实施
在试教中,笔者基于“数的认识”课型的一般性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创设“研学”情境引入新课,教学小数的读法、写法;接着通过购票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一位小数的必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1分米=0.1米、1米3分米=1.3米的表示方法,逐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含义;最后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巩固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二)问题及思考
试教后,观课教师提出以下反馈意见。
第一,课堂教学“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教学以“点”带“面”,误认为所有学生都已掌握。调查发现,75%的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仅停留在程序化层面,如机械记忆“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缺乏深度学习。
第二,课堂教学“就知识教知识”,教师侧重于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落实,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三,课堂教学“按教案走流程”,教师教学呈碎片化,学生仅完成对本内容知识的掌握,缺乏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以及对“数的认识”领域的方法、经验的整体梳理和建构。
而对于如何调整,磨课团队也存在争议:上述三个问题究竟源于教师对教学设计的不理解和不熟悉,还是教学设计本身存在问题?笔者经过自我反思,发现整堂课的教学更像是教师在推着学生前进,这意味着教学设计并未真正立足儿童立场。因此,需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整合。
(三)修改及调整
因此,磨课团队经过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
首先,以知识本质为基础。为体现数的认识的一致性,让学生在计数单位累加的过程中感悟“十进制计数法”。具体而言,由于“数(shù)是数(shǔ)出来的”,在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数(shǔ)的过程,感悟累加,在0.9~1和1.9~2的“拐角数”中感悟十进制。
其次,以长程视野为延伸。从前面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分析可知,本内容在知识和活动经验层面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练习活动中,要充分沟通新课探究中的方法和经验。在设计教学时,以四次“数”贯穿全课。第一次“数”,让学生初步建立“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的概念;第二次“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1米3分米=()米”的过程中,感受计数单位累加的过程;第三次“数”,让学生在“借助人民币巩固理解”“借助图形巩固联系”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生活化的方式理解累加;第四次“数”,让学生通过在数轴上找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最后,以素养发展为导向。本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基于这样的素养目标,在内容处理上,要用推理意识贯穿全课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学习了“1分米=
米=0.1米”之后,学生可以据此逐步推理探究3分米、7分米、1米3分米的表示方法。在练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进率为10的类似转化,自主完成元角分中存在一位小数的情况,从而培养推理意识。同理,要以数轴为主线,将几何直观的培养贯穿全课,以构建数的整体知识体系,并借助图形与分数、小数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此外,还要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如“购票”“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历史”,不断渗透并培养应用意识。
二、重塑教学活动:立足起点的活动结构化取向
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对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改造和升级,是学生学习发生的关键。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针对学生自主探究“在1米中找到1分米,并表示出来”的学习活动,团队进行了如下磨课。
(一)设计与实施
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笔者基于人教版2022年的修订教材,初步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表示1米的线段上找到1分米,并自主探究1分米以米为单位的表示方式,进而引导学生探究3分米和1米3分米的表示方式,并汇报交流探究过程,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1】
师:1米3分米如果只用米来表示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
(1)找一找:下面这条线段表示1米,请你在图中找到1分米。
(2)想一想:1分米=
米;
3分米=
米;
1米3分米=()米。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在图上表示出1分米,然后试着填一填,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1分米=
米的探究过程)
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明白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既可以用
米来表示,也可以用0.1米来表示。因此,我们可以说1分米=
米=0.1米。
师:那么,3分米是多少米呢?大家是怎么想的?
(学生分享想法)
师:0.3米里面包含了几个0.1米呢?
生:3个。师:现在,大家明白了3分米就是0.3米。那么,1米3分米如果只用米来表示是多少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问题及思考
在深入探讨教学环节的具体问题后,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不明所以”。虽然学生在长度单位及进率、分数的意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但在探究活动中,多数学生未能有效将1分米用
米来表示。这导致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目标不明确,许多小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实施探究,探究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是活动“无效重复”。由于学生未能有效建构1分米=
米=0.1米这一知识模型,他们在后续3分米、1米3分米的探究中无法实现迁移应用,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无效探究。这说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学生“束手束脚”。学生虽然开展了探究活动,但对结论的总结和梳理仍需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未能经历更深入的思考,其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未能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部分教师认为,应将“1米3分米=( )米”从自主探究中移除,因为在学生尚未完全建立“1分米=( )米”的模型之前,让他们探究“1米3分米=( )米”是不现实的。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学生具备相关经验,且可以在讨论中通过生生互动来突破这一难点。而如果将“1米3分米=( )米”从自主探究中移除,教学内容便会显得较为琐碎,后面再教学“1米3分米=( )米”,教学内容就会出现重复。
(三)修改及调整
为处理上述问题,磨课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立足儿童视角,遵从真实的学习、探究,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发展活动能力与经验。基于此,磨课团队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了结构化调整。在知识基础层面,促进学生对长度单位、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形成知识结构。在经验层面,让学生在原始经验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转化、总结,在有效掌握新经验的情况下展开探索。
【教学片段2】
师:1米3分米如果只用米作单位来表示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
(1)找一找:下面这条线段表示1米,请你在图中找到1分米。
(2)想一想:1分米=()()米;
3分米=()()米;
1米3分米=()米。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在图上表示出1分米,然后试着填一填,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想法。(学生汇报1分米=
米的探究过程)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明白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既可以用
米来表示,也可以用0.1米来表示。因此,我们可以说1分米=
米=0.1米。请大家说给同桌听一听。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可以用0.1米来表示,你们能在自己的线段上找到其他的0.1米吗?那3分米又是多少米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0.7米呢?
生:0.3米里面有3个0.1米,0.7米里面有7个0.1米。
师:0.3和0.7分别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生:0.3可以用310表示,0.7可以用710表示。
师:这些小数用分数表示都有什么特点?
生:零点几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是的,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零点几来表示,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师:我们已经清楚了3分米就是0.3米,那1米3分米如果只用米作单位是多少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探究汇报)
师:你能基于这条1米的线段,表示出1.3米吗?
生:我先把1米平均分成10格,再往后画3格,就是1.3米。
生:我在这条1米线段后,再画一条同样长短的线段,把它平均分为10份,然后取前面的3份,与1米线段进行结合,就是1.3米。
三、优化课堂练习:体现层次的练习结构化指向
练习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不仅要设计多元、多层次的练习,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需重视练习的个性化,以便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设计与实施
笔者在设计练习时,主要借助三道习题来达成评价反馈的目标。第1题利用元角分之间的转化,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如图1)。第2题依托不同表征的图形,让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及计数单位累加(如图2)。第3题让学生通过在数轴上找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感悟十进制计数法(如图3)。
(二)问题及思考
通过试教,发现在练习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础练习“缺变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不足。对于第1题,如果仅让学生完成填空,而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建模,就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是变式练习“少深度”,对拓展知识的关联延伸不够。对于第2题,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容易想到“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惯性地用此类思维解决问题,其思维缺乏深度发展。
三是综合练习“不聚焦”,对综合能力提升不足。第3题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用数轴整体把握、感知小数意义及其与其他数的联系,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针对这些问题,磨课团队最初考虑重新设计练习题目,但经过几次修改和调整,发现重新设计题目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还可能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因此,团队最终决定基于现有的练习素材进行调整,以保证执教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熟悉度,同时提高团队作业设计能力。
(三)修改及调整
基于上述思考,磨课团队进行了以下结构化调整。
1.加强对比关联
对比是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区别和练习的重要手段。借助对比,学生能更好地抓住知识的本质。在第1题中增加对比梳理过程(如图4),通过对比1米线段中的1分米和1元中的1角,一方面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建立“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这一数学模型,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厘清一位小数的意义与物体平均分成10份有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逐级分层推进
在变式练习中,既要提升练习的层次性,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教师以问题“十分之几只能用于表示长度和元角分吗?”为引导,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结论进行推广,从而进入第2题的练习(如图2)。这样的调整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小数意义本质的理解,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3.拓展思考空间
为了确保学生在练习环节有充足的思考和表达空间,第3题重点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和表达思路(如图5)。本题只要求学生找出0.8和2.3两个小数,这两个数的侧重点不同,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如找0.8可以从0.1开始数数,也可以从0.5或1出发数数,从而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由此,通过减少题量,拓展学生的表达空间,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经历三个维度的研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得以不断完善,团队也经历了三次成长。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基于教材、基于教师“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在本次磨课活动中,团队从内容、活动、练习三个维度实施结构化整合,旨在回应“学生、教材、教师”的核心需求。结构化整合能够使思考更具系统性、执行更具条理性、成效更具有效性,从而有力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同时,在研磨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单元整体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实施、作业设计如何更富有多样性等,这些皆为后续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转自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