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2024/9/4 16:13:12 阅读:18 发布者:
统编教材广泛投入使用后,笔者听了一些古诗教学公开课,发现“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教学过程简单化为“讲—练—考”,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不是个别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指出:这种课堂教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教师不清楚教学方法背后的知识分类,教学方法单一,陷入讲授法和“记中学”的误区,似乎离开讲授法就不会教了。吴刚平教授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下面,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为例,谈谈古诗中这三种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事实性知识“记中学”
顾名思义,事实性知识是由事实构成的知识,是没有为什么、不需要讨论、只需要记住的知识。就古诗教学而言,事实性知识是指教材中选定的古诗课文。统编教材选编的古诗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是传诵已久的经典。学生通过阅读或听教师讲授就能获得事实性知识,是“学得”的过程,其适宜的教学策略是“记中学”,教师通常采取让学生反复诵读、抄写、背诵、默写、填空、连线等多种记忆手段,增强记忆效果。
事实性知识易学易记也容易遗忘。那么怎样增强记忆,让事实性知识不容易遗忘呢?笔者建议低年级侧重形象记忆,中、高年级侧重意义记忆,这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人的记忆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出生不久的婴儿能识别亲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之后随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抽象思维和意义记忆也不断发展,人越来越多地将语言和意义作为思维的材料和记忆的内容。在教学一(上)《江南》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组织学生演一演:几个学生举着莲叶靠在一起,象征“莲叶何田田”;另外几个学生戴着小鱼头饰游戏在莲叶间。一开始扮小鱼的几个学生围着莲叶外围“转圈”,我及时出示方位指示图并相机点拨,扮演小鱼的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在游,而诗中写鱼戏的顺序是“东—西—南—北”,是左右游、上下游、穿插游。学生经此点拨,再演“鱼戏莲叶间”,更能体会鱼儿在水中游戏时无拘无束、自由欢快的情状,体会到诗中鱼戏莲叶“东西南北”的表达之妙,也加深了记忆。教学四(上)《题西林壁》时,我在学生抽象思维和意义记忆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四句诗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其中第三句“转”是关键,巧妙地将“起承”两句的写景“转合”到说理上来。随后再引导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池上》《画鸡》《夜宿山寺》《三衢道中》等诗,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古诗的第三句都有一个“不”字,“起承转合”原来是大多数古诗的一种结构方式。学生学习这一首,了解了这一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对古诗的记忆。
学生只有记忆大量的古诗,实现“量”的积累,才能习得文言语感,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进而取其精华,丰富自己的语言和精神。
二、方法性知识“做中学”
从字面上理解,由方法构成的知识系统叫方法性知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学科方法和学习方法。就古诗教学而言,方法性知识通常隐含在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中,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诗句,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谈谈自己的体会”等。方法性知识适宜的教学策略是“做中学”,需要学生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是“习得”的过程。方法性知识不容易习得,可一旦习得,就“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方法性知识可以讲,但讲授出来的是关于方法的事实性知识。以朗读为例,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的古诗朗读方法,诸如仄短平长、停顿规律等都是事实性知识,学生的朗读实践才是方法性知识。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古诗课文后都设计了“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练习题。课后练习题是课标和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朗读”既是古诗的教学目标,也是学习方法之一,是需要在反复操练中才能掌握的方法性知识。教学中,笔者建议低年级要增加朗读训练的趣味性,以培育学生对古诗的亲近感为重点。以二(上)《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学中可以采取师生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即教师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学生接读后三个字,在合作朗读中体会七言绝句“四三”式停顿的节奏感;也可以根据诗的情感基调指导学生配乐朗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让学生边欣赏边朗读,初步感受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中、高年级要提高朗读训练的效率,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力为重点。有人认为传统的古诗教学经验就是反复读背,理由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方法造就了许多文化大家。这其实是种误解,事实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边读边思考。三(上)《不懂就要问》讲的就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不怕挨先生的打,反对咿咿呀呀、有口无心地唱念,不懂就问,敢于独立思考。让学生重复地读,却不关注学生读的层次和进步,无疑是低效的。因此,在中、高年级朗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所读古诗描绘的情景,使朗读自然地带上情感;要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朗读,从读通到读懂,从读懂到生情,把每次朗读都当作一次能力提升的机会。以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为例,在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古诗韵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苏轼在诗中借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的坎坷,表达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此时,学生再读这首诗,就能读出另一番情味,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总之,像朗读这样的方法性知识需要反复操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有耐心,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实践操练。须知能力的习得如园中之草,一时不见其长,但一定日有所增。
三、价值性知识“悟中学”
所谓价值性知识,是指由价值观念构成的知识系统,包括学科价值和学习价值两个方面。学科价值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视角,学习价值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动力。价值性知识仅仅告诉学生是不行的,学生知道不一定能做到,认识不代表认同,其适宜的教学策略是“悟中学”,是“悟得”的过程,即在“记中学”和“做中学”的基础上,学生经由想象、体验、反思、比较、取舍、借鉴、建构等体悟过程,将价值性知识沉淀而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这时才可以说学生获得了某种价值性知识。
古诗的价值性知识多隐含在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中,而古人表达情感讲究含蓄蕴藉,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式间接地表达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景物去体悟诗情。以五(上)《山居秋暝》教学为例,这首诗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单从字面看,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恬淡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圈画诗中景物,有山、明月、松、清泉、竹、莲、浣女、渔舟等,再仔细品味,这个山村风光不一般———山上有松、竹、莲,这些植物都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明月”在古诗中往往寄托一种思乡之愁,“泉”在山水清,出山水浊,“浣女”劳动的样子最美丽,“渔舟”荡于碧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把诗中这些景物结合在一起揣摩,学生就不难体悟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思归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习得了“抓住景物体悟诗情”的方法性知识。课堂上可以适时拓展一首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让学生迁移学习运用,学生就不难从这首诗中的“松、药、山、云”等景物中体悟到作者对隐者高洁品格的仰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将价值性知识通过讲授简单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做个记录、死记硬背了事,而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去体悟。学生体悟到了诗歌中所表达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就获得了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也就不容易忘记体悟到的情感;再由这一首诗学会这一类诗的解读方法,学生就获得了学科持续深入学习的动力,这些体悟到的情感和获得的动力都是价值性知识。学生经历多次这样的体悟和探究,价值观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学习能力就会发展起来,语文素养也就会随之提高。
相比之下,“记中学”在相同时间内授受的知识更多,学生考试成绩往往也更好,而“做中学”和“悟中学”在教学中操作难度大、耗时长,且在书面考试中不一定能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多数教师选择放弃。殊不知,“记中学”获得的是事实性知识,解决的是“学会”的问题;“做中学”获得的是方法性知识,解决的是“会学”的问题;“悟中学”获得的是价值性知识,解决的是“乐学”的问题。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显然“会学”和“乐学”更有价值。诚如一位教师同人所言: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采用“记中学”虽然有效,但背离了价值。因此,当前古诗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从“学会”走向更具后劲的“会学”和“乐学”;促进教师更新知识观念,了解知识分类视野下的古诗教学策略,以更多的耐心和更大的勇气探索“习得”和“悟得”的教学模型。
转自小学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