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是学生学习中推进思维进程的脚手架,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触发器,它们彼此关联而又有序。设置问题链能够有效克服提问的细碎、离散、低认知及随意等不足,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整体性思维。本文以三大学科的问题链设计为例,结合实际的案例为教师提供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2022版语文新课标强调“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旨在把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碎片化、随意性、多重复的弊病。指向结构化思维的群文阅读问题链设计,是基于群文阅读的核心议题,设计出主干问题、辅助问题、子问题,是“学习任务群”在课堂落地的实践。
在群文教学中,有些群文阅读的核心议题并不具有语文性,真正的语文性往往需要通过几级议题才能落实。围绕核心议题需要配备3~4个主干问题,结构化议题才能初具雏形,师生才可以根据层级化的议题,围绕多文本有条不紊地展开研读。
群文阅读问题链是为完成核心议题的探究(重点),将议题转化为层次分明的一连串教学问题。它应当具有“三性”:阶梯性、策略性和开放性。
阶梯性是指在主干问题的序列安排上,主要考虑成分技能的多少以及难易程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排序;辅助问题则是对主干问题的进一步细化。
策略性是指激活已有经验,展示知识技能;应用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议题探究中,学生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本材料,以“有料之物”言之有据。
开放性是指问题设置和讨论应该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批判。
群文阅读的核心是结构化,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议题的建构过程。议题就是将群文文本进行结构化组合的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的达成是需要一组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逐层推进来达成的。
根据文本组元特点、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群文阅读课型的差异,可以形成以下问题链设计结构。
01
辐辏聚合式
顾名思义,这一类型的问题链设计就像一个车轮,中心问题就是车轴,主干问题就是车辐,共同构成一个辐辏式的问题链结构。
这种结构的文本往往是同质组元,不同的主干问题指向核心问题的不同方面,体现思维的逐渐聚焦过程,最终形成对核心问题的突破。
如群文课例“不一样的狐狸”以核心议题为引领设计了三个主干问题,三个并列的主干问题在信息提取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向核心问题的达成,整个设计体现了思维聚合的过程。
02
往复对照式
这一问题链设计主要用于通过多篇文本理解一篇主要文本,进行比较、求证,形成最终的意义理解。
往复对照就是核心问题在不同的文本和环节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比对、议论、统整中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问题链”教学看似重复,实则自有理趣。
六年级上册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对鲁迅的认识”为主题,构建群文议题“不同人眼中的鲁迅”。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借助一组表现不同形象的鲁迅的文本,以“文中的鲁迅什么样”为核心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文本中提取不一样的鲁迅形象,再将信息进行统整,从而对鲁迅先生形成一个丰满的、立体的认识。
03
差异比较式
这种结构的文本往往是异质组元,文本之间的差异化明显。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均可以成为文本差异的比较点。在教学时,往往从这些差异点入手,进行不同层面的比较,比较的过程就是议题的学习与建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比较时,核心问题要贯穿始终,主干问题和辅助问题也要以核心问题为线索串联,使得教学环节如串珠般成为整体。
例如,群文课例“数字与诗境”选择《山村咏怀》《望庐山瀑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四首古诗。以核心问题“数字入诗有什么不同作用?”串联整个课堂,学生在比较、分析中进行集体建构,探究数字入诗的不同作用。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