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研磨教学设计并建立宏观概念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磨教学设计是一个精细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对教育内容的彻底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宏观概念则是我们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的抽象思维框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呈现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三
基于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实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教学策略则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
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学资源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通过合理的资源选择,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级参与。
四年级数学上册有“摸球游戏”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总结出有的摸球结果是必然现象,有的摸球结果是随机现象。
教材呈现的内容是直接给出几个标明装球情况的盒子,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球,说说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这种呈现方式,可以说学生对结果一目了然,因此兴趣并不浓厚。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目标,我将内容进行了调整:先拿出3个盒子(3个盒子里装球的情况如下:盒1,2黄;盒2,2白;盒3,1白1黄),找3个学生来进行摸球比赛,看谁摸到的黄球多。几次之后,学生们产生了疑问,即盒子里黄球的数量是否相同,由此展开新课的学习。
调整之后的设计,不仅在一开课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探究中让学生感受到事件的必然性与随机性,直接指向目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呈现方式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会有很大的不同。
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整了教材内容,设计准备了教学工具,用比赛的方式组织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确保内容与目标一致,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应当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背后所承载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所选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相对应,从而保证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如果教科书中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
《草原》是一篇游记,融写景与记事于一体。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结构清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
2022年版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相应的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以看出,第二学段侧重于内容本身的把握和概括能力的训练,第三学段直接指向了“表达”——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
在体会语言表达上,四年级重在积累和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选择地品读体会,五年级要旗帜鲜明地在品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几个具体特点。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课后思考题第二题就提出了非常鲜明的学习要求:“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这一思考题并非仅仅要求学生通过品读具体的句子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是要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在用心品味的基础上内化具体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学习运用。依据学段目标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上述案例中,第三学段教学目标是在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根据两个学段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各有侧重。
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为了高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紧密匹配,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选择丰富的教学方法
必须明确的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多种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富有活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方法1: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唤起学生对新课的期待,导入方式需要有所变化。导入是课堂的开端,对于第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堂类型等多个因素,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某教师在执教《变色龙》时进行第一课时的导入。
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许多动物在遇到危险时都有奇异的逃生本领.如壁虎遇到危险时会主动地折断自己的尾巴逃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特殊的逃生本领?
生:乌贼遇险时会喷出黑色的汁,扰乱敌人的视线。
生:当有敌人侵害时,警觉的海参会迅速把五脏六腑喷射出来,让对方饱餐一顿,而自己则借助反冲力逃脱。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动物,看一看它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样逃生的,它的名字叫变色龙。(板书)
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喜爱且熟悉的小动物作为导入内容,激发学生对神奇动物的浓厚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导入活动,教师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还能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感受或情感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投入和积极参与。这样的导入能够为整个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开端。
方法2: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比较学习。
学生的比较学习能力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以激发学生进行比较学习的兴趣。比较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将不同概念、理论、观点或实践进行对比和对照,从而促进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时,教师将两个课时的教学分成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课时作为《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导读推荐课,旨在概括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随后,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在学生全部读完《鲁滨孙漂流记》之后,将第二课时定位为阅读汇报课。教师组织学生将课文与原著的内容进行深入对比,看看课文选取了原著中哪些语段内容,自己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关注了这些语段,作者在原著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从《鲁滨孙漂流记》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与《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提到的名言进行对比,说说自己喜欢这句话的理由。这种联系、对比的方式,将教材中的课文与课外书籍整合在一起,夯实了学生对课文以及原著的整体性感知。整合之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联结在一起,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与体悟。
案例中,教师整合教材内容,采用了教材和课外书籍融合对比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会课程内容,系统学习教学内容,而且在拓展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科综合素养。
方法3:注重学生体验,提升课堂趣味。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并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已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利用创造力和灵活性,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供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倾向于尝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10以内加法的练习课上,某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的数学游戏。课堂上,学生通过玩游戏练习了10以内加法计算,在游戏中感悟了取胜的策略,达成了多重教学目标。
游戏设计:(出示表格)
(1)甲在方格中画○,乙在方格中画×。两人轮流在加法表中画一画。
如:甲先算5+0=?,计算正确在相应的方格内画○;乙再算4+1=?,计算正确在相应的方格中画×。
(2)如果甲计算错了,而乙纠正对了,则乙在相应的方格内画×;反之,如果乙计算错了,而甲纠正对了,则甲在相应的方格内画○。
(3)当4个同一种符号连成一条线时(横、竖、斜线均可),执该符号者胜。
案例中,教师为了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设计了灵活多变的数学游戏活动,将练习内容融入其中。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减少计算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创设了有趣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不但可以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方法4:以挑战性教学,促学生思考探究。
教师设计一个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教学环境,通过给予学生挑战、问题和复杂任务,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出示计算题:①848÷4=?②914÷4=?③283÷4=?④408÷4=?
师:观察一下这些题,你有什么发现?
……
师:请大家算一算,看看商到底是多少?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学生计算后,集体校对每题的结果,并板书)
848÷4=212 ①
914÷4=228……2 ②
283÷4=70……3 ③
408÷4=102 ④
师:果然每一道题的商都不同。大家真厉害!如果我们将这些算式重新排列(课件出示算式),就会有新的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反之,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小,商就越小。
③283÷4=70……3
④408÷4=102
①848÷4=212
②914÷4=228……2
师:回忆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师:再看一看这些结果,可以怎么分类?为什么?
……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师:为什么第③题的商是两位数?
生3:因为283百位上的2不够4除,商的最高位在十位,所以商只能是两位数。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这时教师环顾教室四周,只有1个人举手)
生4:第①②③题一类,第④题一类,因为第④题被除数里有0。
(他的回答立即遭到其他学生的联合反对——教师要求按计算结果分类,不是按被除数分类)
师:他虽然没听清前面的要求,不过他观察得很仔细,第④题被除数里确实有0。
(这时忽然有几个学生激动地举起了小手,显然他们是受到刚才学生的启发)
生5:第①②题一类,第③④题一类。因为第③④题商里都有0。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挑战,促发学生思考,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计算变成了学生探索的目标,激发了他们的验证欲望。同时,教师巧妙利用具体的计算结果,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内容,促进了他们个体差异的发展。
(2)注意课内外延伸拓展
通过课内外延伸拓展,学生能够扩展知识领域、培养综合能力,并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有机会探索更复杂、深入的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其应用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应用,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时,考虑到教学要和高考自然衔接在一起,以及学生对诗歌鉴赏本来就很畏难,再加上联结了高考,更是障碍重重。
于是某教师在教学“置身诗景,缘景明情”这一单元时,发现单元内容涵盖的诗人较多,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到姜夔、纳兰性德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内容都包含其中,学生能够从其中领略到太多太多。但毕竟是选修课,不能一一讲解,只能走马观花式地了解一二。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稍微点拨即可。而讲到纳兰性德时,感觉学生不是很熟悉,于是这位教师就在教学中,抓住一位同学视纳兰性德为偶像的契机,引导学生延伸拓展、践行大语文观。这位教师为这名学生布置任务,并在第二节课上让她把自己的偶像从三个角度做简要介绍,并从三个角度为自己的“星”赋诗一首……
在对诗词的作者进行简要介绍中,学生读懂了纳兰性德,读懂了一个时代的情,更欣赏到了美。虞绍瑞.偶像——一节语文课的延伸拓展.微信公众号.边城一粒沙.
案例中,教师借助于延伸拓展,抓住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最佳契合点,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诗的生命力。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教材的限制,拓宽知识面,深入了解学科的实际应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在基于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中,我们探索了情境教学法、提问探究法、游戏体验法和交流讨论法。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希望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