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主要包括课堂导入、新知传授、课堂练习和课堂总结等依次递进的4个基本环节。上好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上好课需要在课堂导入巧妙、新知传授有效、课堂作业分层、课堂总结全面这4个方面下功夫。
新知传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新知传授是否有效决定着一节课的得失成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新知传授是否有效的因素很多,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纪律的管理等。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新知传授有效性的策略与途径。
一
安排好新知传授的时间
教师要确保新知传授的时间充足,以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大多是每节课40~45分钟。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次,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主要的教学内容或环节,把较少的时间分配给次要的教学内容或环节,确保新知传授时间充足,且向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倾斜,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要把握最佳课堂教学的新知传授时间。研究表明:课堂40~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5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波谷(调试时区,5分)——波峰(回归时区,10~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师可根据最佳教学时间规律,将新知传授放在两个波峰期间,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教师要把握好新知传授时间的具体分配:自己教的时间、学生学的时间、师生互动时间。教师应明确自己教的时间,主要包括自己讲授、板书或多媒体运用、课堂组织等所花的时间。这段时间,不能独占,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不讲,该讲的内容必须花时间讲到位、讲透彻。一定要预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新授中用来独立阅读、质疑、解疑等活动;也要保障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对话、讨论、辩论的时间。
二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来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根据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的、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地组织、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确保新知传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新知教学任务。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爱好,把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因材施教,要优秀学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教师应采取有效举措,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是能动的有感情的生命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情感。
教师在新知传授环节,其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来组织。教师应创设一些有挑战性、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他们自己去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整理、内化、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引导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获得发展与成长。
教师要及时反馈相关学生的信息,及时调节新知传授的教学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新知传授环节的学习以及其他活动。在新知传授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敏锐捕捉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如学生听课时的面部表情、学生交流时的发言、对教师提问的回答,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速度及方式方法,及时采用设疑、探索、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新知传授的学习,确保教学质量。
三
及时处理纪律问题
教师应及时发现与低调处理纪律问题,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在新知传授环节时,切忌站在讲台上不动,一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室里偶尔四处走动。尤其是学生独立学习时,如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活动,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玩小动作、讲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小话,或者及时发现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开小差的学生可能因为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担心被教师发现而有所收敛。
教师巡视,还可了解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认真阅读教材或参与讨论,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在教室走动时,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一般不要打断全班同学正在开展的活动,只需要进行个别提醒或处理就可以了。
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新授环节中,发现学生的纪律问题,要低调处理。师生的大冲突,往往是由小事引起的。如果教师在最先发现问题时尽量低调处理,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之中,就会避免后续的冲突。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班上总会有一两个学生,如果成为课堂注意的焦点,即使是批评,他们反而会获得成就感,进而得寸进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低调处理包括新知传授环节在内的课堂教学出现的纪律问题。
某教师在新知传授环节中,发现某个学生的纪律问题后,在讲述中有意把学生的名字带进去,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自然会得到提醒,不影响其他学生。比如,当教师发现文文思想开小差了,应提醒文文:“请同学们看黑板,文文,你看清楚这个单词了吗?”当教师发现明明在走神时说:“请大家翻到教材18页,仔细看看书上的两个公式,大家好好分析分析。明明,等一下请你来讲一讲第一个公式。”……
这样,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纪律问题后,以不引起其他学生注意的方式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避免其他学生受到干扰。
四
及时鼓励与表扬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鼓励与表扬学生,来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及时给予自己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及时鼓励与表扬学生,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很重要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及时鼓励表扬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及时鼓励与表扬一般的学生或学困生,尤其是在他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更需要教师及时鼓励与表扬。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授音节拼读的时候,肖小玉同学被教师叫起来。她战战兢兢地小声说着:“我不会。”教师看着她,坚定地说:“老师相信你,你能行,大声拼读出来。”她还是直摇头。教师走下讲台,把话筒放到她的嘴边,让她本来很小的声音,全班都听得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她拼读得很正确,全班同学送给她掌声,教师也为她竖起大拇指:“要学会相信自己。”
教师应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失意时,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就足以让他们铭记于心。
“你很勇敢,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可是还不够具体,谁来帮帮他呢?”
“你说的好像不是很完整,不过声音很好听。谁再来试试?”
“我觉得你能说得更好,是不是?再想想吧! 请坐!”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将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与肯定,哪怕是一句再简单、普通的评价,也能让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时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
教师还要特别留意班上几个问题生或学困生,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小小优点或进步,也要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与表扬,且不吝啬鼓励表扬。表扬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点头、微笑或竖大拇指。最好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力表扬他们,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引导他们持续改进,表现得越来越好。
五
制定课堂纪律契约
教师可以与学生个体、小组、班集体制定课堂纪律契约,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确保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课堂纪律契约是新教师与学生个体或小组或班集体签订的一份书面的协定或合同,规定双方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必须做出的确切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具体的奖励或惩罚。
教师与学生个人就纪律问题达成共识而签订的契约,称为个人课堂纪律契约。例如,雯雯同学特别喜欢港台歌星,拥有一些经典的唱片,上课时老是喜欢哼歌。语文教师赵星宇想了个好办法,与她长谈了一次,双方签订了如下课堂纪律契约。
学生个人与教师的课堂纪律契约
我叫王雯雯,从本周(第2周)开始到期中考试(第19周)期间,保证在语文课上认真听讲,保证不哼歌。连续8周做到,老师奖励一张歌碟;本期全部做到,老师奖励三张歌碟。
是否遵守以上纪律,由老师与同学监督。如果老师或同学发现在语文课上继续哼歌就算违纪,罚背当天的语文课内容。如果累计三次违纪,除背课文常规惩罚以外,我还要选一张歌碟免费送给学校“校园之声”播音室。
学生:王雯雯(签名)
语文老师:赵星宇(签名)
签约时间:2023年3月9日
教师与班上所有学生就班级纪律问题达成共识而签订的契约,称为班集体课堂纪律契约。所要达成的纪律方面与完成任务的数量、奖励的方式由师生沟通协商来确定。例如,化学教师李金华为即将到来的实验课而头疼。他的师傅告诉他一个好招,与学生签订班集体课堂纪律契约。李老师与学生商讨后,明确上实验课时学生必须达到的纪律要求,并确定相应的奖罚措施,最后制定如下课堂纪律契约。
班集体课堂纪律契约
第10~13周是我班的化学实验。全班同学一致同意:①进入实验室时,保持安静。②听从老师的安排、指导,注意实验安全。③爱护实验设备设施,严格按实验流程开展实验,做好实验笔记与实验记录,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④实验结束后,将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才能离开。
如有同学不遵守契约,自己承担相应后果。例如,破坏实验器材,照价赔偿;未遵守纪律问题导致实验未按时完成,则找课余时间完成等。如果全班同学遵守此契约,在4周内都遵守以上实验纪律,则老师向学校申请,获得班级纪律流动红旗一面。
教师签名:李金华
学生代表签名:王冰、李海玲、张燕灵、张校还、陈登火、杨燕、文斌斌
签约时间:2023年5月8日
六
有效使用肢体语言
教师还可以通过恰当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新知传授的有效性。有效的肢体语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新知传授环节中,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搭配口头语言,远比单纯的口头语言更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有助于教师更精准、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与情感。
教师可尝试多利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姿态语言、眼神语言辅助口头语言来实施新知传授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新知传授中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能过于严肃,过于严肃的面部表情可能导致学生紧张、害怕,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过于温和或平缓,可能会降低教师的威信。教师在新授时要大方得体、和蔼可亲、收放自如。
教师在新知传授中恰当地运用手势,可起到表露感情、加强语言力度、管理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等作用。教师在使用手势动作时要得体,切忌不能用手指人、捅鼻子、不要用手敲打桌子等,导致学生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手势过多、过大、过于夸张反而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新知传授中应做到姿态挺拔、意气风发、精气神俱佳,不能站在讲台上一动也不动,应根据情况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和学生互动,但是不能频繁走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切忌瘫坐在椅子上或趴在讲台上,不能坐在学生的桌子上,时刻注意自己的姿态与仪表。
教师在新知传授中注意多使用眼神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眼神语言是师生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教师不能东张西望,也不能只盯着黑板或PPT,要学会用目光巡视课堂,注意每一位学生,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反应,并及时用眼神传达对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鼓励与肯定。同时,教师也可用眼神来警示上课不专心的学生,用眼神来控制、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与纪律。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