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信息科技课程的价值实现

2024/8/30 8:48:17  阅读:69 发布者:

如何从原有信息技术的实施思路转变为体现信息科技课程价值的新课堂,是目前信息科技课程教师关注的重点。把握信息科技课程性质,抓住其“科学原理、思维方式、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的关键词,有利于原有信息技术师资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完成自己的课堂转变,真正实现信息科技的课程价值。

以体验式学习内化科学原理。体验式学习中动机内部化、对学生渗透性影响的特征,可使得相对抽象的科学原理更容易被内化。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科学原理重要性的认可,认知体验通过体验—反思—抽象—检验的循环反复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新课程标准中“初步理解数据校验的目的和意义”的要求,对学生难度较大,但是借助黑白棋游戏奇偶校验的体验,认知上解决了二进制的知识内化,以趣味性降低了认知难度,情感上以其“魔术”效果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借技术的习得培养科学思维。思维的培养是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但目标的达成需要以具体技术的学习为手段,在习得过程中自然达成。如“过程与控制”模块中出现的系统、模块等概念,与纯理念讲解或者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在设计、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中更能直观深刻感受模块化思想带来的系统设计搭建、功能实现、优化迭代等方面的便利。

由项目式学习达成工程实现。工程是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社会学因素的综合,项目式学习设计时,需要由寻求技术实现提升为真实工程实现,从单纯技术问题的解决扩展为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众多因素的方案权衡与妥协。在项目式学习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技术实现可能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技术接受度,确保技术能够真正支持学生的学习。同时,也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确保项目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项目式学习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实现技术、学生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