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重三种“读”
2024/8/29 17:37:02 阅读:19 发布者:
朗读和朗诵,以朗读为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的常用形式。朗诵,是一种有特定要求的朗读,它不仅是“出声的阅读”,而且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阅读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朗诵的手段增强欣赏效果。
朗读和朗诵紧密相关,但又有很大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本质的区别。与朗诵相比,朗读本质上是一种念读,是一种应用型的朗声阅读。它更注重突出讲解功能和理解功能。
语文课上的读,主要应该是朗读而不是朗诵。从课文文本角度看,它不仅仅包括文辞优美的文学作品,而是涵盖所有文体和文类,散文诗歌要读,说明文、议论文也要读,甚至应用类实用文也要读。
从读的目的角度看,语文课上的读,目的就是理解文本(如果着眼于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包括整体把握文本、揣摩具体语句的意思等),并不追求或者说主要不是追求艺术的感染。从基于课堂教学的立场看,语文课上的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而是融合于一堂课,融合于师生间的各种活动,常常是其他学习活动的辅助。
当然,我们说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主要是朗读而不是朗诵,并不是排斥朗诵。有时候根据具体的文本和教学目的,恰切地组织一些朗诵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认识上把语文教学的朗读简单地混同于艺术的朗诵,造成了负面影响。
齐读和散读,以散读为主
齐读和散读都是就朗读而言的。所谓齐读,就是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应该说,齐读作为一种读的形式,利于营造气氛,能够带动那些缺少朗读主动性的学生参与朗读,但现在很多老师动不动就要求齐读课文,要学生读得整齐响亮,却说不出具体的教学目的。可见,齐读作为一种读的方式和阅读教学手段,自然有其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但它并不适宜所有文本,更不适宜所有教学目的。
我以为,阅读教学应该以散读或者说自由朗读为主。散读的好处首先是能体现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朗读方式,而且很难说有优劣高下之分。其次,散读也更能体现文本的不同特点。
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更不一样。齐读对个体的思维过程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而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节奏朗读,则可以跟自己的思维节奏形成非常好的协调。
在日常阅读中,散读才是基本形式,一般很难见到大家一起朗读的情况,但语文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学生不管什么样的文本,都用一个腔调、一个节奏读。
朗读和默读,以默读为主
在比较诵读和朗读时,我的观点是更强调朗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朗读是语文课最主要的形式。如果将朗读与默读比较,我更强调默读。
客观地说,朗读和默读无论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我之所以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更强调默读,首先是因为语文课上的默读被逐渐忽视,而朗读(包括朗诵)被过度重视,并且常常被不恰当使用。比如集体朗读被滥用,不仅学生不能思考,老师也不能发现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此外,个别朗读也常常比较随意。现在很时髦的一种做法是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种朗读,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前文说的散读,但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它变成一种有口无心的朗读,对于深入理解文本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在强调朗读的同时,更应强调默读。
从朗读心理学或阅读科学的角度看,年级越高,越要重视默读的运用和默读能力的培养。有专家专门考察了小学生和中学生出声阅读和默读对材料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出声阅读的阅读理解效果更好。在六年级,两种阅读模式下的阅读理解效果没有差异;而在七年级,默读的阅读理解效果明显更好。这充分表明,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阅读模式由出声阅读向默读转变。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默读要求;二是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阅读需要自觉运用默读方法的意识;三是指导学生在默读中结合圈点、评注、联想、比较、质疑、揣摩等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