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的信息获取与意义构建

2024/8/27 16:55:02  阅读:31 发布者: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未来生活做了很多大胆的描述,展现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生活便利。全书的宗旨是,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让人们生存更便利。这本书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二十余载光阴弹指一挥间,尼葛洛庞帝的许多预言都实现了。现今基础教育领域各学科都在努力探索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深入之策,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在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概念的今日,许多学校的听评课标准普遍包含是否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等条目。现在,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既有无限的憧憬,又有无限的恐慌。

为何恐慌呢?自然有一线教师对掌握新技术的信心不足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当前,信息技术大踏步地进入生活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它必将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是无疑的。但如何让它真正进入教学,真正有利于教学实施,最终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却是亟待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侧重介绍自身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以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的实践,以及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素养的尝试

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相对来说是个颇有难度的事情,但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去拥抱它,不能很好地拥抱它。现结合笔者多年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学科思维品质提升的些许实践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好基本的检索功能,增强学生媒介素养

信息检索功能是信息化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网络的迅速普及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检索功能。信息检索功能对于语文这种文字量大的学科非常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信息技术检索功能的作用,以为简便弃之不用,就是对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误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有个单元的主题就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并在学习目标中明确表述有“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条目。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助力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的提升呢?是不是给个题目,学生在网络中盲目搜索论据就可以了呢?是不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直接搜索获得答案就可以了呢?是不是让学生查阅某个作家生平就可以了?……学生的网络搜索不为思维发展服务,只搜索而不进行分析,这样是谈不上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为此,在实践中,笔者尝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检索功能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文字量大、聚焦困难,信息检索技术的运用,则有助于学生聚焦研究材料,提升思维品质。

比如,《论语》是北京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推荐篇目,但毋庸讳言,很多学生很难读进去,了解其精髓。《论语》的文字量并不大,只有492条(篇),16000字左右,问题在于它是以一系列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的语言碎片形式呈现的,每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缺少思维链条,一条一条翻译讲解,学生即使读懂了,也很难有思维上的提升。那么,怎么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呢?考虑到《论语》是部语录,语录后面站立的是人,我们能否把《论语》中不同人的话语集合起来,还原人物形象,使人物立体起来呢?笔者发现,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检索功能就能够很容易地将人物言行进行分类汇编,完成研读聚焦工作。材料集中了,学生对于人物言行一目了然,研读起来自然容易深入。这不仅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主张,还能产生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解读。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人物——宰我,他常常与孔子讨论问题,也多次被孔子批评,传统观念对他的评价并不高。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为了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宰我,笔者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简便的信息检索方法,即直接在《论语》电子版本中搜索“宰我”,检索出《论语》中有关“宰我”的信息4条。又考虑到《论语》中记述人物有时用名,有时用字,而宰我,名予,字子我,所以要求学生用“宰予”再行检索,检索出著名的“宰予昼寝”一条。最后,我们发现涉及“宰我”或“宰予”的共计5条。由于“言语 :宰我,子贡”一条系他人为宰我下的定性评价,我们要自己还原人物形象,故舍弃,余4条。

为使信息更丰富,笔者又指导学生按照上述方法检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关于宰我的内容,新得2条,即“宰我问五帝之德”和“宰我……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由于后世对宰我参与作乱而亡历来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司马迁将阚止(字子我)与宰我弄混淆了。为使研究更准确,我们将这条存疑的内容去掉。这样,我们得到关于宰我的记载共有5条,具体如下。

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2)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 :“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3)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4)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

学生在检索的基础上集中研读,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颠覆了人们对于宰我形象的传统认识:宰我的“昼寝”绝非懒惰,而是对教师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对于他对恪守“三年”丧期的怀疑,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是不仁,“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我不是不孝,只是想在尽孝与发展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宰我对孔子的“仁”敢于嘲弄,对周礼敢于揭露本质,以至于孔子只能以成语“既往不咎”来应对。宰我不是不爱学、不思考的学生,只是他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根基相抵牾。孔子先是骂他,最后甚至不爱搭理他,“予非其人也”……其实,宰我就是一个敢于质疑教师、善于调侃、具有反抗精神的学生。

学生得出的这些富有见地的观点首先得益于信息检索带来的问题聚焦。如果不利用信息检索技术聚焦问题,关于宰我的言行零零散散,学生在谈论自己眼中的宰我形象时,往往是论其一点,不及其余,看似热烈的讨论往往也是浅表化的、低层次的。学生不是熟读古典文献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奢望他们能快速忆及散在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全面思考。检索聚焦后,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关于人物言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读,学生的见解就会客观得多、深入得多。现在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只要“食材”备齐,他们就能“烹饪”出各种“佳肴”。

(二)借助电子教学平台,提高学生信息数据素养

2013年,欧盟把公民数字能力分为五个维度,其中一个维度就是信息数据素养,即明确信息需求、定位和检索信息、判断资料来源及其内容的相关性、存储管理并组织信息。现实社会中,学生面对的信息是海量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从而凸显信息的正向价值。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数据素养,便利他们的学习呢?数年前,在学校信息处的协助下,笔者策划并带领语文组教师建立了一个“鲁迅作品研究平台”(如图1)。学校有鲁迅作品教学的氛围和土壤,是鲁迅作品教学的传统校。我们长期以来利用鲁迅作品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写作水平,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与经验。我们想使这些资料与经验让更多的师生获益,故而考虑建立一个电子教学平台。

建立电子教学平台前,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教授鲁迅作品,教师最需要什么?教师迫切需要及时了解鲁迅作品研究的新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但苦于无暇阅读;教师还需要有启发性的优质教学课例,但无暇挑选。

学习鲁迅作品,学生最需要什么?学生迫切需要了解鲁迅作品研究的新成果,但苦于无从寻找、无法识别;学生还迫切需要有展示自己学习鲁迅作品成果的“出口”,但无处寻觅。

怎么做呢?如果只是把与鲁迅相关的内容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发给师生,不进行筛选,不顾及师生个体的需求,也不考虑知识的适时更新,那就是一个打了包的电子文档库,既无新意,也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甚至会冲淡师生研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后来,我们决定建设一个“更海簿”式的电子平台。“更海簿”是明代开始印刷流传下来的航海图,“更”是航海中后船能看到前船桅杆的距离。“更海簿”的最初母本是统一的,但使用中在共通母本上逐渐形成各自实用的特色版本: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甚至是航船个体性的,如在自己经常航行的航线上哪里有新发现的暗礁,哪条洋流活动规律有何变化,哪个渔场鱼类种群发生变化……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建成了鲁迅作品备课平台(如图2)。它具有如下特点:(1)平台内容是动态的,师生可以一起更新;(2)每个登录者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使用的界面,保留或增删内容。这些特性不仅能使师生及时获取“源头活水”,更可使这个平台对个体来说是使用简便的。

我们建立的电子教学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数据素养,还实现了由学生独自面对信息海洋向师生共同面对的转变,做到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思考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资料的个性化管理,有助于研究思维的聚焦与评价的深化。

信息技术助力语文学科教学的思考

本文所指信息技术概念采用广义解释,涵盖信息技术及由此衍生发展的一切后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手段。所谓助力语文学科教学,是指对达成学科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即学科思维品质)有明显助推作用。

第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一定要满足助力实现教学目标这一前提。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表明信息技术一定是辅助学科教学实现提升学生素养的育人目标,而不能本末倒置,成为借助学科教学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将学科教学课上成信息技术扫盲课。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试图用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来代替学生思维,得出结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广大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必须明确数据与信息是基础,建立在数据与信息基础之上的思维智慧提升才是我们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第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揠苗助长。比如写作教学课上,教师本应让学生体验作文写作与修改的过程,而现实中有的教学设计却是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为文,然后再分析文章优劣进行改写。执教者的初心是好的,是想帮助缺乏成文能力的学生搭一个梯子,但缺失了架构文章的初始环节,看似写作难度降低了,成品率提高了,可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也随之减弱。又如,运用计算机程序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文字风格、用语习惯进行分析来判断《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结果凿凿,很有力度,但这是典型的运用技术代替学生思维,而非对作品语言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长期使用会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拉低学生思维水平。

第三,使用信息技术要遵循使学习更简便的原则,寻求最佳性价比,不可一味追求高端、追求新技术。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对北京的学生来说,北京市就有个仿建的大观园,而且很多学生参观过,一些教师还非要运用VR技术制作一个云游大观园,这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教师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当然不是。教师要本着“信息化让生活更便利”的宗旨去思考信息化与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遵循“简便、有效、自主、整合”四个原则。对于学科教学而言,简便是指借助的信息技术必须成熟、易操作,如果所用信息技术需要太多的启动准备步骤,这个技术至少于语文学科教学是不适用的;有效是不应为用技术而用技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在真正需要时使用恰当的信息技术;自主是指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选取权原则上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建议即可,不必规定必须使用何种技术;整合是指学生最终要形成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助力自身能力提升的学习习惯,能自如地融合多种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剑”,那么,我们最终应达到人剑合一的效果。

现在,一提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多数教师是望而生畏,也有少部分教师跃跃欲试。尽管教师的表现大相径庭,但实质上他们都是把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想得太过高深:望而生畏者是畏惧技术高深,自己不会,费时费力,狼狈不堪;跃跃欲试者是觉得自己的信息技术掌握熟练,可以傲视同侪,技压群芳。其实,两种观点都是不科学的。信息技术更好地赋能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在精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基于教学内容适切地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挖掘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优势,用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曾预言,到2020年时,人类知识总量甚至要达到每73天翻番的空前速度。现在,时间已经进入2024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于语文学科来说,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且正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