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理路探析

2024/8/26 10:36:27  阅读:32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运用学习任务群重构了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既是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结构化发展趋势的对接,也是对我国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现实问题的回应。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必然会触发课程实施的结构化,它倡导语文教学从“问题—答案”的二元结构,转换为整合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学习要素的多维结构。在这些学习要素当中,学习任务是连接学习主题和学习活动的桥梁,也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抓手。学习任务的结构化程度直接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化程度。因此,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就成为我们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应该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遵循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内在逻辑

义教新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1]这里的“内在逻辑关联”实际就是在强调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特征。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的具体分解,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能够有效带动实践活动的结构化。整体而言,设计优质的语文学习任务需要遵循三种内在逻辑。

1.把握学科逻辑,明确学科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观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必须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学生实现迁移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对语文课程而言,学科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学科原理、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等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宏观的学科基本结构在义教新课标和统编语文教材当中往往表征为一些微观的学科关键概念。因此,教师设计学习任务之前需要结合课标和教材梳理一个单元包含哪些学科关键概念。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阅读板块编选了《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四篇作品,写作板块聚焦“抓住细节”,名著导读板块安排了《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在研读义教新课标和统编语文教材之后,可以将本单元包含的学科关键概念概括为“熟读精思”“关键语句”“细节描写”。这些关键概念为提炼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需要解决的学科基本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解这些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就明确了本单元包含的微观学科基本结构,也把握了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的学科逻辑,即掌握阅读策略、明确阅读内容、实现读写转化。学科逻辑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体特征,是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的逻辑起点。把握学科逻辑有助于教师基于学科立场反思当前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的实践困境,回应只见“任务驱动”不见“学科学习”的现实问题,规避语文学习任务的虚蹈和空洞,切实发挥语文教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功能。

2.整合认知逻辑,关注学科学习主体

实用主义课程观认为,单纯强调学科逻辑容易导致学科学习机械和僵化。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维特点,将学科知识、学科原理、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等核心要素进行“心理化”加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学科基本结构。这里的“思维特点”和“心理化”指向学生的认知逻辑,启发教师要关注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呈现方式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时,除了把握学科逻辑,还要兼顾认知逻辑,体现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性和进阶性。根据前文例子提炼的学科关键概念,需要基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整体特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1)学生在熟读精思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梳理文本的关键语句?(2)学生如何品味关键语句,把握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方法?(3)学生如何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共性和差异?(4)学生如何把握细节描写“真实”“典型”“生动”的基本要求?(5)学生如何学会运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记录生活中熟识的平凡人物……这些问题涉及阅读策略和方法、阅读思维和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转化等读写认知过程,其实质是对教材单元包含的学科基本结构进行更为具象化的诠释,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寻找学生认知逻辑的切入点。把握认知逻辑有助于教师立足学生中心来审视当前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面临的挑战,纠正看似“以生为本”实则“目中无人”的现实偏差,引导学生真正沉浸在语文学习任务当中,自主形成和完善学科基本结构的认知图式。

3.融入生活逻辑,构建学科学习情境

与此同时,实用主义课程观还认为,除了对学科基本结构进行“心理化”加工,还要重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将学科知识、学科原理、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等核心要素放置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社会情境当中,加强学科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这里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凸显了语文学习与真实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语文学习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在把握学科逻辑、整合认知逻辑的基础上,还需要融入生活逻辑,运用学习任务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科基本结构的认知图式去分析、发现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前文提及的五个思考问题在转化为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从文本内容、学习资源等视角与社会生活产生关联。比如,问题(3)可以运用文本语料还原作者所在的社会生活情境,来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比较分析人物形象特点;问题(4)可以展示当今社会普通劳动人民为美好生活拼搏奋斗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和片段习作把握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问题(5)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场域,运用细节描写记录身边的真实人物,表达自己对平凡人物的人文关怀。融入生活逻辑有助于践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理念,改变语文学习任务“知行相悖”“脱离生活”的现状,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把握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路径

倡导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是为了改变以往对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教学惯性。从这个意义而言,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既是学习内容的结构化,也是学习情境的结构化,更是学生学习经验的结构化。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有组织、有逻辑的语文学习经验,从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言语经验的重构。三种内在逻辑就如同三股绳子拧在一起,形成有效合力融入语文学习任务,构建一种整合学科、认知和生活的语文学习逻辑。具体到语文教材某个单元的教学当中,这种学习逻辑就需要结构化的语文学习任务来承载和落实。下面仍然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探究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路径。

1.提炼学习任务指向的学科基本问题

无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观倡导的“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教学”[2],还是实用主义课程观倡导的“反思性学习”和“做中学”[3],它们都秉持“问题解决”的学习取向,旨在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这里的“问题”不是指简单随意的提问,而是学科基本结构内部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问题,即前文提及的学科基本问题。学科基本问题的“基本”有三层含义:第一,它是本质的问题,会贯穿一个学科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它是基础的问题,反映着一个学科领域的关键特征;第三,它是对个人理解学科基本结构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一个学科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4]由此可见,学科基本问题与当前我们热议的学科大概念具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中心性、联结性、迁移性等特征。[5]围绕学科基本问题来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教师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构建的问题情境中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如前所述,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包含的学科关键概念为“熟读精思”“关键语句”“细节描写”。其中,“细节描写”贯穿阅读、写作、名著导读三个板块,是关键概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此,该单元的学科基本问题可以提炼为“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同时,该单元的学习主题也需要回应学科基本问题,可以确定为“品味细节描写,感悟凡人小事”。综上可知,把握学科基本结构,概括学科关键概念,提炼学科基本问题,确定学科学习主题,有助于梳理语文教材单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明确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设计具有序列化和进阶性的学习任务

确定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科基本问题之后,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特定学习主题下开展指向问题解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遵循学科逻辑、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语文学习任务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需要解决的学科基本问题进行统整和关联,力求体现任务之间的序列化和进阶性。根据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编排特点和学习要求,可以将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为:(1)掌握熟读精思的阅读方法,品味体现细节描写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2)理解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明确细节描写的典型方法和基本要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记录身边的真实人物;(3)感悟凡人小事中闪现的人性光辉,理解平凡世界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人生追求。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可以设计如下三项学习任务。任务一:圈点、勾画和批注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运用多种方式梳理其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变化;任务二:比较不同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共性和差异,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典型方法和基本要求;任务三:参与现场观察和研讨活动,结合阅读感受和生活体验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身边的平凡人物,分享自己从凡人小事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这三个学习任务沿着“品味细节描写语句”“理解细节描写作用”“掌握细节描写方法和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创作分享”的思路有序展开,围绕“细节描写”为学生构建了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学习任务之间构成了紧密的思维链条和立体的读写场域,体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逐层进阶和螺旋式上升。

3.组织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支撑学习任务

本文开篇提及多维结构的语文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如何以学习主题为统摄,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统整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因此,在明确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之后,还需要将学习任务拆分为具体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体现学习任务在实践层面的结构化特征。以前文设计的三项学习任务为例,根据其学习目标指向和学习容量,可在学习任务一中组织三个学习活动:(1)圈点、勾画和批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关键语句,提取其中的细节描写信息绘制曲线图,展示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2)圈点、勾画和批注《老王》中的关键语句,提取其中的细节描写信息填写表格,梳理杨绛与老王对彼此的态度变化;(3)圈点、勾画和批注《台阶》中的关键语句,提取其中的细节描写信息绘制简笔画,揣摩父亲建造台阶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学习任务二中同样可以组织三个学习活动:(4)结合细节描写语段,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阿长、老王、父亲等人物形象的共性和差异;(5)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不同作者使用的细节描写方法,并结合文本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特征的作用;(6)评析《卖油翁》中的人物描写手法,进一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真实、典型和生动。在学习任务三中组织四个学习活动:(7)观摩学校食堂师傅制作面点的全过程,运用细节描写记录现场实况,完成不少于300字的片段习作;(8)访谈食堂师傅,了解他的生活故事、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修改完善并交流习作;(9)确定写作主题,运用细节描写记录身边的凡人小事,完成一篇完整习作,并根据师生交流、评析的建议修改完善;(10)研讨单元四篇选文对生活琐事和人性人情的深度思考,拓展阅读《骆驼祥子》包含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结合阅读感受和写作体验分享自己从凡人小事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这些学习活动基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等视角构建出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同时渗透了熟读精思的阅读策略和圈点、勾画、批注等阅读方法,基于关键语句的文本解读方法,以及运用细节描写刻画真实人物的基本方法等。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融入鲁迅的《朝花夕拾》、杨绛的《老王》原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以及学校日常生活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生成的曲线图、表格、简笔画、思维导图、片段习作、完整习作,以及现场交流、研讨和分享的实际表现,都是学生探究学科基本问题的过程性评价证据和教师反馈指导的依据。在学习主题统摄下,三项学习任务从外环构成任务链条,十项学习活动从内环形成活动链条,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统整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学习要素,展示了学生解决单元学科基本问题的真实过程。

三、明确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注意事项

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课堂教学中学习任务虚空、断裂和松散等现实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重要事项。

1.厘清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三个层级关系

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宏观层级主要指向学科逻辑、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它们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学习逻辑。中观层级主要指向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它们聚焦的是学科关键概念和学科基本问题。微观层级主要指向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统整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学习要素,它们展示了学生理解学科关键概念、解决学科基本问题的探究过程。三个层级又共同指向特定学习主题下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也有赖于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质量和学习活动开展的效率。厘清这些层级关系才能更为清晰、合理地设计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解决学科基本问题。

2.运用多种教学课型增强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

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语文教材一个单元展开整体设计,其难度要比基于一个单篇设计大很多。在设计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处理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使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在日常教学中行得通、走得远。建议语文教研组群策群力、集体研讨,充分发挥教研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功能,在日常教学中围绕单元学习主题打造多种教学课型来增强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比如,前文组织的十个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1~3)侧重构建单篇细读课型,学习活动(4~6)侧重构建群文比读课型,学习活动(7~10)侧重构建专题研读课型。单篇细读赓续了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凸显了单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群文比读是群文比较阅读的简称,意在通过跨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专题研读具有探究性特征,整合听说读写,拓展学生的读写视野和思考空间。三种课型从课堂教学层面有条不紊地推进学习任务完成,从外围增加了学习任务的结构化程度,也增强了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单元都必须覆盖三种教学课型,教师使用哪些教学课型主要取决于单元学科基本问题的探究深度和广度。

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从教师视角来看,实际是要求教师采用结构化思维开展备课活动,重视语文学科基本结构的有效表征,用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来引导学生课中的精彩生成。从学生视角来看,实际是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科基本结构获得认知图式,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科基本问题,实现个体言语经验的重构。此外,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还体现出核心素养发展取向、学科知识的学程化表征、学业评价的可视化监测等鲜明特征,其中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值得我们今后持续探索。

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