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作者爱地理就☞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杨长风
当今,各级各类的中小学校,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仍然把检查教师的教案书写情况,列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强调教师要认真备课,而且要备好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那么,教师备课要备什么内容,怎么样做才能备好课呢?下面简单谈一下,仅供参考。
如何备好一节课?通常要做到“七备”: 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和学法、备重点和难点、备练习和作业布置、备板书设计。
备课应遵循“五有”准则。
脑中有标,
心中有本,
眼中有人,
手中有法,
脚下有路。
具体说来就是,备课的时候,要依据本学科的课标为准绳,以教材课本为依据,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本,以课堂教学方法为线索,以课堂的设计思路为引导,才能够比较精准的备好一堂课。
下面重点谈一下,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如何做到备课标
目前新一轮课改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作为课程标准,它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的蓝图和准绳,是课程的宪法,是编写课程和教材的依据,对课程的设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通过学科课程和教材来传递和完成的,完全可以说“课程是育人的载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老师们要把“核心素养”能够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中、以及平时所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里,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实施新课程之后,课堂教学由关注知识点走向关注核心素养,教师要由课时教学设计走向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注重学科逻辑走向关注生活逻辑,由单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学习,由面向全体走向关注因材施教,由关注结果评价走向重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
作为教师,要熟悉自己所任教学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并以此来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例如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下: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观察辨识;宏微结合)。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对立;动态平衡)。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证据获取及推理、模型认知及应用、模型建构)。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问题、设计、证据、结论、交流、质疑创新)。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二、如何做到备教材
备教材是备课的核心和关键。课本是学科课程之根本,课本是基础,课本是前提,课本是关键。课本上的双基知识,学生必须全面、准确的掌握,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顺利应用课本知识,解答各种类型的习题和试题。
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要心里清楚课本包括几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又有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里包括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且尝试大单元教学项目实施,探索大单元备课,同时还要开展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以高中化学科为例,举出《物质的量》单元的例子,仅供参考。
《物质的量》可以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去思考,这样,采取大单元备课的方法,便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本知识结构。
一个中心、两种浓度、
三种关系、四个概念、
五种方法、六个公式、
七件仪器、八个步骤。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链,构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理解和掌握课本上有关的知识点。
在新一轮教材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关注到下列几个问题:
1.由双基知识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变化。
2.由“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放在了重要位置。
3.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和关键能力,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路。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领者、指导者、启发者、点拨者。
6.倡导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研究性学习,将“解题”转化“解决实际问题”。
7.教师教的方式变化,不能满堂灌、一言堂,一讲到底;教师应当设置问题,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8.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
三、如何做到备学生
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只有分析清楚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知识水平,才能准确把握情况,做到备课更有针对性。备学情也是备课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备课时,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要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就要了解掌握他们对已有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经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所教的班级的情况,制定出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才能合理地进行备课,从而进一步备好课。
备课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集体备课体现了学科备课组的优势,老师们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老师们要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的班情和学情,有针对性的选用或者进行补充。备课呈现出的形式是书写教案,对青年教师来说一定要写详细的教案,熟练教学基本功,其他老师可以写简易的教案或上课的教学设计,老师们也可以使用导学案、或者学历案等。
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并且书写了教案,上课时心里才有底气。作为教师,也要注重培养自己教学的三种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促使自己专业成长,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者简介:杨长风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副校级督学,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