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分科之下,怎样实施“跨学科”教学(上)

2024/1/19 8:41:44  阅读:43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跨学科”的实施要求、教学建议以及评价建议等。那么,分科之下,何以“跨学科”?

01

“分科”是学习和研究的必然

1.人的能力局限性和面对的世界复杂性需要“分科”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群聚合作才能生存;人的感官带有局限,需要分享智慧才能发展。”事物的属性有多个方面,一个人不可能穷尽所有方面,必须分学科学习和研究,必须分工、合作、分享。为了应对“世界复杂性”与人类“能力局限性”的矛盾,人类进化出了不同的“兴趣”与“智能”, 以便使不同的人发挥不同的特长,去关注、研究世界的不同方面。正如美国设计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所言:“如果身处于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驾驶舱内,我不会惊讶和困惑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无力熟知身边的一切。从这个角度看,分科以后还会存在,并且还会越分越细。

 

2.科学的创新需要“分科”

分科是人们分工的结果,这种分工会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可以更有力地促进创造性成果的产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中便详细论述了分工的作用:分工能让人更好地专注,而专注则能提高效益。经过近25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分工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当前,高科技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专门的科学与科技研究人员取得的。没有现代的分科教育与研究,我们无法想象当下的高科技生活水平。

02

“跨学科”是自然的本性

1.情境是跨学科的,人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跨学科的

四岁的孩子拿着爸爸买的小鱼网,要看有关鱼网的视频。看完视频后,孩子提了一些问题:“他们(捕鱼的人)是怎么知道这儿有鱼的?”“他们的鱼网好大,是怎么网住鱼的?”“他们穿的衣服是可以泡水的吗?”“他们要这么多鱼干什么?”“这条鱼有那人的胳膊大,这么大的鱼要长多久?”······

而作为数学教师的我,想的是怎样把这个情境改造成数学题目:(1)他们(捕鱼的人)一共捕了多少条鱼?(2)他们三个人分,每人可以分几条鱼?(3)根据这条小船的吃水深度,这些鱼大约有多少千克?(4)如果每千克卖18元,一共能卖多少钱?

 

这些像模像样的数学问题显然与孩子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有极大的区别的。至于孩子关心的这些问题究竟属于哪个学科,可能我们划分时都要费一些思量。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为了单独学习某一种学科知识,而是为了解这个现实世界,了解与他手中的小鱼网相关的信息。

情境本身是综合的,是不分学科的(某种意义上,跨学科和综合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人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不分学科的。人们面对一个事实或现象,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而关注的点与提出的问题,往往与这个人的经历、兴趣、经验及当下的心境相关。跨学科并不是人为的强制要求,而是情境本身与人们关注的问题具有的天然特征。

 

2.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人们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共同围剿”

生活中一个真实问题的解决,往往并不是限于单一学科的“单兵种作战”,而是需要多学科的“多兵团围剿”。比如,一位学生是帆船爱好者,有一次参加比赛遇到了险情,而急救艇只有两艘,且不容易确定遇险船只的位置。于是,她萌生了设计帆船急救系统的想法。设计一个帆船急救系统,需要测量学的知识,能够及时测量出帆船倾斜的角度;需要地理学的知识,能够随时测量并报告出帆船所在的位置;需要电子学的知识,能够及时把信号发出;等等。显然,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人们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共同围剿”。

03

“跨学科”是教育的需要

1.课程改革的要求由“综合”走向“跨学科”

说到跨学科,我们不能不说一说“综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综合与实践”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四个领域,但在当时提出的要求只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跨学科”,使“跨学科”成为每一个学科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跨学科”比原有的“综合与实践”,综合性更强, 涉及面更广,要求更高。可见,“跨学科”是时代的呼唤,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2.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跨学科”

分科是因为人本身的局限,但对于基础教育的对象来说却不能分科太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的走向是不确定的,需要打牢向各个方面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避免学科之间的简单化和单一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着眼于“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需要课程走向综合,走向“跨学科”,走向“跨领域”。

 

3.未来的人才需要“跨学科”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井底之蛙难成事,思维开阔当大任。刘坚教授领导的团队发布的《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分析了29个素养框架,汇总了两个维度共18项核心素养,给出了5C模型,而5C模型又有16个二级维度。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未来需要的人才不是工业流水线上单一机械的执行者,而是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完整的人”。

 

4.思维发展的创新需要“跨学科”

思维,简单说就是思路,就是思考因循的线索,就是关联。发展思维就是建立联结,包括知识上的、经验上的、技能上的······种种思维活动实际上是在做不同方面和方向上的联结和关联。有了关联才会有思维的发展和活力,才会有创新。

著名的卢瑟福原子模型并不复杂,其高明之处在于实验设计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实验是用α粒子撞击金箔,并观测α粒子撞过金箔后的散射情况。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原子内正、负电荷的分布,有人猜想是像“云一样稀疏而松软的”均匀态。假如确是如此,“那么粒子理应径直将其贯穿,就像子弹贯穿西瓜一般”。然而,实验结果显示,散射的α粒子中,有极少数会被弹飞,出现大角度的偏离。这说明,在金原子的内部,正电荷并不像云一样稀疏而松软,其分布并不均匀;电子所环绕的核心无比坚固。因此,当α粒子撞击时,自然会“叮”一下被大角度弹开。这就好比在西瓜内部放置一个坚硬的金属小球,被击中时会“哐”一声将子弹弹飞。

 

无论实验的设计,还是对结果的解释,都是基于生活经验的:用子弹(一样的东西),射向(投掷)一个物品(如纸、西瓜、靶子等),可能贯穿,可能插入,也可能被弹飞。现在,有的被弹飞了,有的贯穿了,说明有的遇到了“硬东西”,有的经过的地方稀疏。高深而尖端的实验竟然来自最为普通的生活经验,这的确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要综合,要“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是一个好的途径。因为实践中的情境、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都是综合的、跨学科的、关联的,并且是不能回避、必须面对的。

04

教育改革指向“跨学科”思维

当前,人们探索出了很多解决“单一学科”与“跨学科”这对矛盾的有效策略,如“做中学”、STEM、研学旅行课程等。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落实“跨学科”精神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1.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教育资源的综合

“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不应当局限于经济领域和制造业,而应在教育中让我们的孩子受益。我们需要思想家,需要企业家,需要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我们需要开放的课程设计,如研学旅行课程、网络课程等。这需要“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要求跨界(跨学科)的思维和视野。

2.“线上”与“线下”教育的综合

这里说的“线上”,不是因为不能“线下”而改为“线上”的无奈之举。而是希望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综合,联结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国家,不断扩大我们的教育资源“朋友圈”,共享全民智慧,乃至全球智慧。

 

我们身处全球化时代、知识时代、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能切身感受到人类交往合作域的扩大。而经济成长既是人类交往合作域的扩大带来的影响,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交往合作域的扩大。所以,是人类交往合作域的扩大催生了当前的核心素养导向,而教育的一切改革,包括跨学科学习的提出,指向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哈耶克在他的名著《致命的自负》中写道:“早期思想家······甚至亚里士多德这位相对而言较晚近的人物,也相信人类之间的秩序只能扩展到传令官声音所及的范围之内。”因此,他们认为“一个拥有10万人的国家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狭小范围内的协作方式决定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决定了当时人们交往合作的规则、秩序、文化。著名记者周轶君说:世界观的匮乏,源于地理知识的匮乏。同样,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由他所处的交往合作域的认知边界决定。重视“跨学科”,扩大学生交往合作域的广度和深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

来源 | 《教育研究与评论》,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