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工作室动态】聚力同行 研思共进——项青青名师工作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暨《大概念教学》读书分享会(三)

2024/1/18 9:49:03  阅读:77 发布者:

聚力同行 研思共进

项青青名师工作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暨《大概念教学》读书分享会(三)

岁寒不凋,热忱仍存。202413日下午,项青青名师工作室在新寺学校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本场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围绕主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设计研讨”开展课例观摩与研讨,由项青青主持,新寺学校校长候素英、工作室全体学员及三年期以内教师参加;而后开展《大概念教学》第三次读书分享会,由学员沈佳盈主持,全体学员参加。

课例观摩

工作室学员杜凯执教二年级第一学期《吃豆豆》一课。首先创设“小豆豆”闯关游戏,学生在趣味的音乐游戏中复习旋律创编要素;随后在创编过程中,学生从体验出发,品尝“酸甜苦辣”的豆豆并表达、表现不同口味的体验所带来的感觉,按照范例提示,小组利用节奏卡片、电子键盘合作完成对“酸”和“辣”两种味道的两小节二四拍旋律创编;最后师生合作,完整综合表演儿歌《吃豆豆》。

课例研讨

课后,杜凯述说《吃豆豆》一课的教学设计说明并反思课堂呈现效果,观课教师对课堂中清晰、流畅的环节设计以及支教者亲切随和的教态表示赞扬。同时,教师们共同解读教材并提出“酸甜苦辣”与“旋律创编”之间的联系架构应当建立在学生的感同身受和理解的角度上,结合教师启发与同伴作品展示从而激起更多创编妙思。更有老师指出,教师的评价应当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在创编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再创”的过程。对此,项青青补充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评价除了强调素养导向,还强调以评促学,促进学习主体性发挥、学习行为改善以及学习进阶的发生,避免困于形式、流于表面。

此外,赵倩男简述上周执教的课例《闲聊波尔卡》教学设计说明,提出既要避免同质低效的课时环节、疏离单元教学的改革理念,又要抓牢教材作品特点,紧扣核心概念内涵的困境,就此,教师们回顾课堂呈现,再次聆听教材音乐,并基于单元视角对本节欣赏课的活动设计调整提出了各自见解。

结合两节课例的研讨与教案审读,项青青分别对两堂课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也强调了正确教案格式与清晰撰写思路的重要性,对教案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梳理,要求教师们在后续的撰写中整改并落实。

读书分享

《大概念教学》读书分享活动第三期如约而至,育贤小学吴颖颖、新寺学校杜凯和奉浦小学王康宁依次围绕第三章节“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进行读书分享。主持人沈佳盈对前两期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吴颖颖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三维目标与素养目标的关系与转变;

杜凯整合大概念统合三维目标和目标设定的误区两个方面的知识点,阐述目标的内核即大概念这一话题;

王康宁梳理大概念目标设计三步骤:“找到提取路径”“绘制概念地图”“撰写单元目标”,具体解读了提取大概念的八条路径,然后结合了前一章节内容及日常教学实例进行阐述。

对于素养目标教师们纷纷表达自己在教学设计时遇到的瓶颈与困惑,分享梳理与表述的经验,结合书中所指与自身课例,对其内核大概念的提取路径与概念梳理进一步思考。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新的一年我们仍在一起共沐书香、同研教学,仍以饱满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乘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向前!

学员感悟

泰日学校 赵倩男

在本次活动的课例观摩研讨与读书分享中,我再一次对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这一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以及作为其核心的目标的设计与表达产生了更进一步的梳理与更深刻的思考。在《吃豆豆》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和学生自主的探索时间,强感官、多形式的体验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帮助学生打破封闭统一的学习空间,在关联生活实际与释放情感体验的情境中亦学亦乐,但同时又引发我们对目标的连贯以及学习任务中的教学评共同作用力的体现的深思,即评价的意识、手段和能力在教学中落实如何保证学习的真实发生并促进学习进阶和素养发展,在小伙伴们多次共读和交流的书本学习中我们所提炼出的专家结论如何转换为日常教学的设计思维与模式,这些问题似乎再次拉近了我与大概念之间的距离,但也再次撬动了我对大单元教学的认知网络。教学评的闭环不能脱离课堂论证,我们还将继续研读书本并在实践中剥丝抽茧。

奉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  董洁莹

今天有幸观摩了工作室小伙伴杜老师的二年级创《吃豆豆》这一课,特别吸引我的是杜老师巧妙结合了生活中吃豆豆的真实情境学生感受酸甜苦辣不同的味觉体验,并融合音乐节奏与音高的音乐要素进行旋律创编。杜老师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的音乐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根据新课标“趣味唱游”所提到的第一学段(12年级)重要学习任务,从活动内容来看,这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游戏的四个闯关活动,并设计适的动作与表情呈现出开放性的综合表演。我想,如何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小小作曲家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的创编,还需要在课堂上不断的打磨,才能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才能做出更好的改变。

同时,今天还参加了工作室第三次读书分享会——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本章节所阐述的大概念引起了我对于教学变革的深刻思考。大概念教学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即素养目标、单元大概念、具体单元目标和其他单元目标。在单元设计的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设计。从素养的角度来看,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认知六个层次。安德森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面对问题解决时,看不到彼此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因此,马扎诺提出了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变教育目标的框架为模型。素养目标以大概念为内核,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情境中,素养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整合三个维度,从而能恰当地行动,并且这里的理解不仅指理解世界,还指理解他人和理解自我。素养目标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个支点,而大概念是素养新的构成核心,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行动。

思言小学 董书凝

今天下午,我们在新寺学校参加了“项青青名师工作室”活动。

首先,工作室的杜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创编课《吃豆豆》。杜老师教态很亲切,教学流程清晰有递进,活动设计很新颖,学生学习兴趣高。学生通过闯关活动,一步步学习如何去创编。在小组活动中,她们通过小组讨论,新媒体pad技术,创编出自己的两小节旋律。并在课堂末尾,师生合作表演《吃豆豆》。通过本节课的观摩,让我对创编教学有了新的启发,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创编。然后,工作室的老师们进行教学研讨。在讨论中,我们明白,创编课中要用好评价,评价促进学习。要以此为抓手,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接着,大家进行读书分享。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研读部分,分别作了分享交流。通过大家理解后的语言分享,让我对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一次的工作室活动都是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多思考,多多运用学习到的好方法。

解放路小学 张铱倩

杜凯老师的创编课《吃豆豆》,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情,能够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复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杜老师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创设有趣的闯关情境,吸引学生自主探索,并在表现性活动中正确的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重组和创编。在教学环节设计的时候,可以再循序渐进一些,逐渐的增加难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小组合作的时候,杜老师运用了摘星星的方式进行生生互评,这里可以多一些老师的评价,提出学生在创编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请学生及时纠正,再来编一编、唱一唱,起到巩固加深记忆的作用。

随后,三位老师进行了《大概念教学》读书分享,在书的第三章中,主要阐述了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领学生正确构建知识,通过科学的目标设计,我们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

转自:“奉贤区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