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工作室动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实践活动——奉贤、浦东两区联合教研活动

2024/1/18 9:47:41  阅读:117 发布者: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

小学音乐单元教学实践活动

奉贤、浦东两区联合教研活动

岁末凛冬寒意生,问道远方研不止。20231226日下午一时,项青青名师工作室联合浦东新区小学音乐学科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单元教学实践活动”联合教研活动,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花木校区)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海桐小学罗雪妍主持,特邀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川沙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璞莅临指导,浦东新区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李珍、海桐小学陆颖姝校长(书记)与会,工作室主持人项青青携工作室全体学员、五年期内教师与浦东新区名师基地第三期学员及该区其他音乐教师参加活动。

领导致辞   

活动伊始,海桐小学校长陆颖姝发表了致辞,校长陆颖姝对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校音乐学科教研工作的支持与期望,并预祝本次教研活动开展顺利。

教学展示

《闲聊波尔卡》

赵倩男执教五年级欣赏课《闲聊波尔卡》,带领学生共同追溯“波尔卡”发展起源与相关文化,在画面与交谈中理解“闲聊”情景。借助“波尔卡圆点”具像对音乐要素变化的感受,通过拍手、模拟演奏、画旋律线等方式,帮助学生捕捉并听辩音乐三个主题的要素特征,联想音乐所表达的人们不同的“闲聊”状态。

课后,赵倩男说明“波尔卡舞曲的音乐题材特征”单元设计架构,罗列单元教材《闲聊波尔卡》与《马祖卡舞曲》的关联性,并就设计《闲聊波尔卡》这一课时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探索与大家研讨。

《丰收的节日》

吕博霜执教四年级歌唱课《丰收的节日》,在师生合作的热情欢快的新疆舞中回顾上一课时中的新疆舞蹈与器乐表现内容,创设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

在合唱学习中,学生运用铃鼓辅助学习歌曲主要节奏型,配合模仿范唱与身体舞蹈动作感知并学习二声部合唱,在课程的最后结合歌表演中,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器乐伴奏等丰富多彩的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活动。

单元阐述

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后,海桐小学青年教师团队围绕“节日欢歌——新疆音乐中展现的节庆元素”为单元主题进行阐述。蒲苗梳理并呈现单元整体架构,董辰波和张彧玚分别说课《天山之春》与《打起手鼓唱起歌》 生动、清晰地呈现出在单元框架地导向下,在不同新疆音乐的欣赏中逐渐理解新疆音乐特点、达到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

专家点评

最后,陈璞为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细致点评与深度总结,他表示两位执课教师在课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科核心素养贯彻与落实有迹可循、学理实践相佐相成,对海桐小学多为青年教师共同设计的单元与实践表述表示认可同时也分别针对单元、课时的具体设计提出了行之有效、用之有道的调整建议。最后,他也启发广大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变革的实践中谨记发展个人专业素养,实现自身快速成长。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勤学交流则水流长清,本次联合教研的圆满开展是专家引领下的拨云见日,也是思维碰撞中的破立双行,我们还将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守正创新。

学员感悟

01

奉贤区新寺学校 杜凯

我非常有幸作为项青青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加了上海浦东、奉贤联合教研活动。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一共听取了两节课和一场小微单元构建分享,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赵老师设计的《闲聊波尔卡》一课,创设情境,以聆听为主,引导学生化身为“小小作曲家”,结合音乐要素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变化。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情景,运用波尔卡圆点、拍手、模仿乐器演奏姿势、画旋律线条等多种丰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吕老师设计的《丰收的节日》是单元设计中的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能时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这堂课的每个环节做到了环环相扣,过度自然。从课堂导入到范唱,到节奏练习、低声部练习、二声部合唱、歌曲学唱、综合表演,面面俱到,且重点突出,完全展示了一节活跃快乐的音乐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最后海桐小学的音乐组对他们单元设计做了讲解,对其中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也做了说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教学设计由单一课时逐步转变为大单元构建。大单元教学观需要教师跳出单个知识点和教学细节,建立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正如陈璞老师所说的,学生上课是要学会方法。教师如何跨越单课学会教的方法?

有了这次的观摩教研,我对今后音乐课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感悟,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02

奉中附小 李敏

今天参加了浦东奉贤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观摩优秀课例、微教研,专家点评和教研总结四个环节。两位教师的仪态都很大方,富有亲和力。

赵倩男老师执教的《闲聊波尔卡》从为

选择音乐导入,课堂基于情境,从听觉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乐段的关键特征,用不同形式巩固加深对主旋律的记忆,整节课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吕博霜老师执教的《丰收的节日》一课,是重构单元中的第三课时。吕老师整节课设计巧妙,从聆听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在拍击节奏、哼唱旋律,轻唱歌词中解决低声部的旋律,对二声部的感知和体验过渡的自然有效。课堂中能及时鼓励学生调整状态演唱,最后学生对歌曲的呈现也很成功。

正如陈璞老师所说,教师要熟研教材,抓住课型的关键特征进行教学,更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巧思妙设有层次的学习活动,逐渐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03

上外附小 张淑娟

1226日,我参加了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为主题的奉贤、浦东跨区域教研活动。活动中,我区赵倩男老师执教五年级欣赏作品《闲聊波尔卡》,她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创意,整节课凸显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聆听中,抓住音乐作品中每个主题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聆听,如第一主题,巧妙运用“波尔卡圆点”,引导学生从情绪色彩、力度等方面感知乐曲,并捕捉音节奏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历体验,联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第2主题,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打击乐器的加入,使得乐曲的情绪变化,模拟大镲的演奏,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情景。第3主题,结合音乐旋律线条以及小军鼓的音效,理解对“闲聊”的理解。整节课中,赵老师时时关注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表达。第2节课,海桐小学吕博霜老师执教四年级《丰收的节日》一课,这节课呈现了单元课时内容的衔接,在第一二课时中已经掌握的舞蹈动作、小乐器演奏方法,以及新疆音乐的主要节奏型,在本节课中都有所体现。吕老师在教学中二声部歌唱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对学生声音的指导有效,值得学习借鉴。

04

上师大附小 李玥

本次工作室活动,奉贤、浦东的两位老师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导入教学部分都充分发挥了不同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我区赵老师通过多种聆听方式和表现形式,帮助孩子们充分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及特点。结合美术学科对色彩的理解,通过小学合作选择、粘贴组合色彩圆点,帮助孩子们通过最简单易懂的形式迅速理解并深入波尔卡的音乐风格。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艺术素养完美结合帮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定下完美的基调。

吕老师今天带来了一节热闹的学唱歌曲《丰收的节日》,这首歌曲具有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民族韵律,她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二声部的合唱,教学设计很巧妙,以节奏带入并配合铃鼓,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较快速的掌握。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我们后续在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探索的道路上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转自:“奉贤区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