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诗海同舟 词韵芳华——2023秋季宝安区小学语文“万名教师晒好课”展示活动(福永小学专场)

2024/1/18 8:44:02  阅读:89 发布者:

诗海同舟

词韵芳华

2023秋季宝安区小学语文“万名教师晒好课”展示活动(福永小学专场)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意境优美深邃,是流传千年的经典。为了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古诗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宝安区语言思维的文化集成教学主张,福永小学举办了宝安区2023年秋季小学语文“万名教师晒好课”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多元感知、具象表达”主题,以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展开古诗教学实践探索。

参与此次教研观摩活动的有福永小学语文科组全体教师、新中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部分老师、福新小学部分老师和校领导。

古诗词教学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由福永小学陈蕾霜老师主持,共分为课例展示、课例点评、诗教讲座和综合点评四个部分。

课例展示

古诗词教学研讨

活动伊始,福永小学许丽萍老师带来了五年级上册古诗课例《山居秋暝》。许老师以“四时之景皆成趣”开篇,辨析“居”与“瞑”之内涵,与学生思维碰撞,明四季之美,整个课堂流淌着古诗的韵律美。

许老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为诗歌配了插图。课上在小组交流中明确诗句意思和绘画思路,互相评价画作,促进学生想象画面,品动静之美。最后,围绕“空山”感受王维空灵的内心追求,体会诗人想留在山中的美好愿望,对诗句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思考辨析,悟境界之美。

这样一堂有声有色、有质疑、有碰撞的古诗教学课为我们提供了古诗教学的实践路径。

课例展示

古诗词教学研讨

第二节课例展示,是由福永小学林虹秀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林老师带领六(7)班的学生们走进诗中探知景中之人,感悟山水之境。她通过让学生共读组诗,巧妙破解了诗题之意及人物关系,引领学生用吟诵的方式读出古诗之韵。

在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具象表达想象画面时,以入其境、观其景、闻其声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想象景象之美进而感受人物品性之高雅。学生们在两首《书湖阴先生壁》的比较中,体会到了名句的写法之妙,在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体察到了诗歌所表达的心境。

课例点评

古诗词教学研讨

福永小学语文科组长彭丹老师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她紧扣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抽丝剥茧,从语文的思辨性、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单元学习方法的落实和补充资料的选择等方面着眼,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诗教讲座

古诗词教学研讨

第三个环节,由福永小学教学处主任章燕老师带来精彩的诗教讲座《多元感知,具象表达——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教学策略》。她围绕古诗教学现状展开分析,深入剖析古诗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联,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教学理论构建和多元感知具象表达的教学策略。她提出了运用视觉元素、听觉感知、情感共鸣等方式,通过具象化情境创设、具象化人物呈现、具象化情节演绎等策略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古诗鉴赏,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章老师的讲座从课例实践到策略理论,给参与的老师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综合点评

古诗词教学研讨

最后,第三学区语文教研员张统飞老师总结点评。他参与了整个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倾听并给出详细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多元感知诗词意境、在想象中进行创意表达,要以把握诗词关键字词基本意思后进行想象与表达的阶梯进升。借助

图片、音乐、范读、调动感官、诗配画的解读促进学生深度的思维辨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之美、情韵意趣之真,感受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依托诗文,在想象中进行创意表达,学生静、思、读、写后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清晰可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古诗词教学研讨

勤学研磨众志昂,灵感迸发成佳作,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背后都融入着老师们对诗教的努力,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通过诗意的熏陶,诗性智慧的启迪,以及典雅语言的培养,诗词定能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丰富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