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研,研以致远——记鄞州区小学英语新课标下“基于单元主题”的常态课研讨活动
2023/12/26 9:53:42 阅读:70 发布者:
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
精彩课堂显风采*
— 记鄞州区小学英语新课标下
“基于单元主题”的常态课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两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第一堂课是由江东中心学校的朱倩老师带来的PEP3 Unit3 A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的词汇课展示。朱老师通过创设John’s album的情境,带领孩子们在语境中通过完成多种任务的形式学习本课的词汇。通过Daily talk,激活学生对朋友的已知信息,激发课堂兴趣。
课堂开始,朱老师就一首以“朋友”为主题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再通过Daily talk,激活学生对朋友的已知信息,激发课堂兴趣。紧接着再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学生主动分享个人对John’s old friends已有的知识,介绍John的老朋友们,为下文描述朋友外貌作铺垫。
在巩固环节中,教师引入Our album,以制作一本班级的相册的形式,将课堂迁移到生活中,通过小组活动等活动来认识和描述老师的朋友,同时也是大家熟悉的语文老师,作为班级相册中的一员。在最后的画一画、写一些等环节,教师设计了交新朋友写写画画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写画介绍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将本课重点句型进行了迁移创新,真正发挥语用的功能,最后将学生的作品一起放入班级相册中,实现了用英语做事情。
第二堂课是由新蓝青学校的蒋老师展示的同课异构。在活泼生动的歌谣以及和孩子们的互动中,蒋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有关friends的主题,并唤醒他们有关本课时的相关旧知。蒋老师围绕子话题“I like my friend!”展开,以三对好朋友为主线,让学生在说朋友,话朋友,猜朋友,写朋友的情境中学习、运用核心语言。
在拓展环节中,蒋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为自己的朋友做一张爱心卡片,让同学猜一猜朋友是谁,从而达到迁移创新,同时培养学生关注同伴的特点,发觉朋友身上良好特质的情感意识。这节课蒋老师通过几个板块化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思,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语篇与生活相链接,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发挥文本价值,感受语篇内涵。
*
互动交流引深思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后,全体教师就两堂课例进行了“卷入式”研讨。在短时间内三位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都真诚地表达了各自不惜吝啬的赞扬和直言不讳的建议。
*
两位骨干教师分别对于这两节课的亮点以及还需改进之处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这两节课提出新的思考和改进的方案。林淑晶老师指出在词汇课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资源,化繁为简突出教学内容;利用真实的语境潜移默化落实词汇运用;丰富活动形式,循序渐进促进词形认知。叶文贤老师提到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人物特征,引入新授词汇;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两位老师的点评是一种诊断也是一种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为我们提供了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
专家点评促提高
*
骨干老师评课后,来自宋诏桥小学张丹燕老师根据两节课的内容为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报告《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词汇课常态教学》。张老师强调了在常态课下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她重新帮老师们解析了单元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词汇课的概念。从老师们的课堂常态出发,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解开老师们的疑惑,提出了六个“真”。全面解读教材,确立词汇学习真目标;基于学生生情,设计词汇学习真导入;依托单元主题,创设词汇学习真情境;坚持学为中心,达成词汇学习真自主;借助层级任务,开展词汇学习真评价;鼓励图文结合,构建词汇学习真板书。张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让参加活动的老师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常态课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活动的尾声,教研员阮老师以高屋建瓴的答疑解惑诠释了课堂的生命力来源于课堂的深度和厚度。老师们需要在课前认真梳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基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定位和把握,适当增量增厚。阮老师充分点赞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并提出了对老师们的殷切希望。在阮老师拨云开雾的讲解下,与会的老师们对基于单元主题的英语常态课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实践方向。
一次活动,一次成长,深耕课堂,潜心育人。风格各异的同课异构,各抒己见的教学研讨,让参与活动的每位老师都收获颇丰。愿老师们在秋日的期许中,怀揣热情,积极探索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转自:“鄞州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