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路漫漫暖冬意 “文”思齐聚促发展 ——韶关市2024届中考语文备考东莞送教帮扶活动
2023/12/22 15:09:43 阅读:89 发布者:
初冬暖阳,催开一路沁香;逐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为了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精准把握2024年中考备考方向,提高中考复习备考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023年12月15日上午,韶关市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活动在广东韶关实验中学举行,东莞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刘巍老师、韶关市各县(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和九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赴一场属于“语文人”的教研盛宴。
本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观摩课例;第二环节:互动评课;第三环节:听讲座。
在观摩课例环节,由陈浩老师带来示范课:《拨开情境迷雾,探求解题之路——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开放探究题的解题指导》。课上,陈老师首先创设了语言情境,让学生理解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意味。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让学生在2023年的广东省中考阅读真题中探求情境任务题的解题思路。接着,陈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开放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巧用“审题、概括内容、明确主旨、得出结论”的方法。最后进行当堂阅读训练,将“教学评练”一体化贯穿于课堂。课堂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都学有所得,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观摩了陈浩老师的精彩课例后,刘巍老师肯定了这是一节目标明确、注重生成、学练结合的精彩指导课。刘老师指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注重选点突破,切忌贪大求全;要以生为本,注重学法;课堂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而不是押题,学生要在学习后能做到类题的巩固迁移。同时刘老师提醒大家,基于真实情境的开放探究题是趋势是导向,我们要用最朴实的脚步,走出最扎实的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评课后,刘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回归本源,坚守常识;脚踏实地,星辰大海——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评价研究》的讲座,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语文的本源是什么?”“常识是什么?”等问题。
接着,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如何提高专注力,培养学习习惯?”“中考作文怎么写?”等方面的困惑,刘老师提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兴趣为先,习惯为重,方法奠基。课堂要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老师则要关注年段、文体、课堂特征,做好推进者的角色,引领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让学生能够将课内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而行,左右为师。在写作方面,刘老师指出中考作文题是风向标,近几年广东中考作文题,给老师们的启发就是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写好每一篇作文。写作要完整、要细致,注重细节,有画面感。近年中考作文规律——“我,成长,核心段。(做到要写有我之文) ”。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必刻意追求作文训练的“新颖”,而要引导学生勤于读书,写好自我,用心爱这个世界。
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活动最后,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夏治新副主任针对本次活动作小结。夏主任向在座的老师强调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开展教研活动的良苦用心,要求大家回到学校后,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研讨讲座的内容,领会其中的精髓。他强调,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学习、独立思考、不断进步,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他希望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要多交流、多沟通,共同提高备考水平。
“语”路漫漫,“研”途花开;教无止境,学亦有益。相信一次次展示,一次次研讨,定是一次次的向上生长,希望老师们能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与行,以实际行动不断精进自身课堂教学能力,行进于上下求索之路,齐研新教学,同追语文梦。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