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名著主题齐探讨,铸魂工程促发展 ——韶关市教科院初中语文学科送教下乡

2023/12/22 15:05:52  阅读:77 发布者:

名著主题齐探讨,铸魂工程促发展

——韶关市教科院初中语文学科送教下乡

11月的始兴,虽然有了冬日的一丝寒冷,但是始兴县九龄中学却处处洋溢着温暖。因为市教科院初中语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在始兴县九龄中学隆重举行。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夏治新副主任、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韩雪秋副主任携同广东省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基于同行讨论的自主生长式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莅临始兴,开展名著阅读主题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主题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主题探讨,由始兴县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李泽兰老师主持。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同课异构,首先,由始兴县九龄中学的李炳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西游记》导读——悟空初印象”的名著导读示范课;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的季艳帆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读悟空,悟成长”的《西游记》主题阅读推进课。第二个环节是评课。第三个环节是韶关市浈江区第八中学的刘艳婷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凝结主题,运思连读》的精彩讲座。第四个环节是活动总结。

李炳强老师的《西游记》主题阅读

导读课

始兴县九龄中学的李炳强老师执教的《西游记》,上课开始,李老师就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利用精读与跳读的读书方法,阅读《西游记》第17回,抓住孙悟空的名号梳理他的成长经历,感悟性格变化,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创设情境精心准备说戏展示,让学生更加了解孙悟空这个角色,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能力。

李炳强老师根据孙悟空的五个名号体会名著之趣,列出来一个表格,并且让同学们积极思考,联系名著,填写孙悟空每个名号得名的原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游记》中孙悟空各个名号的不同,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李老师这节最大亮点是情境式教学设计,设计了导演招聘孙悟空扮演者的情节。扮演导演的学生和扮演不同孙悟空不同名号的学生的精彩表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于《西游记》的兴趣。李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笑声。

季艳帆老师的《西游记》 主题阅读

推进课

韶关市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的季艳帆老师执教的《读悟空 悟成长》,这节《西游记》主题阅读推进课的目标是运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梳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感悟生命的成长。在“孙悟空三次出走,两次流泪”中,学生讨论弼马温和齐天大圣感悟成长,与孙悟空共情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学生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真情叙述,说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季老师抓住教学契机,及时安慰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成长。

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今天,我们和悟空一起成长!季艳帆老师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进距离。接着明确跳读的含义: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的,或者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不甚精彩的章节,以求更高的效率的一种读书方法。紧接着让学生有目标地对《西游记》进行阅读。

季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作品的片段,提出精读,去探究孙悟空性格,感悟成长。在精读时还开展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进行激烈交流,并且积极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氛围!最后是分享成长路上的挫折经历,提问学生,进行共情!

同行讨论  思维碰撞

两位老师精彩的同课异构后,接下来是教师评课,开展同行讨论后交换意见如下:1.有学法的指导,精读、圈读、跳读等;2.有情境设置,符合学情,有朗读指导;3.有主题引导,聚焦名著主题,以点带面;4.有设计亮点,课堂环节有主有次;5.有读中的感悟,以读促思,链接生活。

同时参与讨论的老师也提出了改进建议,1.课堂活动虽活跃,但要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亲近;2.在文本精读的环节,教师的解读要少点,多放手给学生品读。

刘艳婷老师专题讲座

《凝结主题  运思联读》

接下来是韶关市浈江区第八中学的刘艳婷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凝结主题 运思联读》。刘老师是韶关市第八中学语文科组长,她的多个课例荣获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奖项。刘艳婷老师的精彩讲座激发了老师们的兴趣,她的PPT制作精美,内容丰富。

她介绍了名著主题阅读的内涵,从命题研究讲到了主题阅读的多种策略,最后形成主题阅读的系列。她提出在名著阅读中可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教学也可从低阶思维引入高阶思维,提出凝结主题的原则:删繁就简、浅入深出、厚积薄发,并以《水浒传》等多本名著阅读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活动总结    研以致远

最后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韶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韩雪秋讲话,总结了此次活动。

特别强调关于名著阅读的几种课型以及教学的侧重点:

1.名著导读课,激发学生兴趣;

2.名著推进课,使学生掌握方法;

3.成果展示课,深入主题,学生展示。

除此之外,还提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在导读课当中还要注意三点:

1.导之有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导之有方,阅读方法,读写结合;

3.导之有效,读评结合,促进效率。

这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同课异构、评课和讲座,以及韩主任、夏主任讲话,让我们收获多多,不同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成长。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在相互学习收获经验,得到成长!

秋去冬来美不尽,

苦楚忧愁心自宽。

胸中自有诗华气,

初心不改诗远方。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