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近亲情类散文——记韶关市七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23/12/22 15:04:41  阅读:86 发布者: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 为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进程,打造高质量课堂,全面提升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韶关市七年级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于20231020日在韶关市第九中学(天子岭校区)进行。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各县(市)区教研员与全市近两百位七年级语文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武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王艳梅老师主持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韶关市第九中学屈敏辉老师和韶关市第十四中学的毕燕丽老师同课异构《散步》示范课展示,以及韶关市第十五中学范晶晶老师同课异构思路分享的《亲情类散文阅读与情景设计》讲座;第二个环节是评课议课;第三个环节是韶关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总结讲话及颁发证书。

01

示范课与讲座

第一节课由韶关市第九中学屈敏辉老师展示,她以“轻松聊散步”激趣导入,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小事件”,为后文做好铺垫,接着细读探究,领悟“大道理”。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教学过程流畅,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学有所得。

第二节课是由韶关市第十四中学毕燕丽老师展示,她以一首现代小诗导入,并且给课文配一幅图,让学生细心观察,通过图,来感知课文,设计形式新颖。她又通过美文品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温馨亲情。整堂课充分发挥了老师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三节课,由韶关市第十五中学范晶晶老师带来题为《亲情类散文阅读与情景设计》讲座,他首先解释了“亲情类散文阅读”的概念及特点,然后提出学生实现三个能力:1.有感情朗读亲情散文,感受亲情散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丰富情感体验;2.学习亲情类散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的技巧;3.模仿借鉴,选择真实的典型材料创作亲情散文。最后谈到亲情类散文情境设计要实现四个目标,即“重视朗读、理解文意、品味语言、情感升华”。

02

评课议课

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课例展示和讲座表示赞许,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韶关市第十四中学的邰敏洁老师提出,听完两堂课,收获很大,她有自己的四点欣赏和三点思考。四点欣赏:第一,九中学生学习习惯很好,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语规范完整,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第二,两位老师非常注重形象管理;第三,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关注课标,教学用语很贴合七年级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临场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第四,注意范读的引导。朗读的功底深厚,富有亲切感。提出了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一是教法,两位老师都未能分清楚“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区别;第二是学习目标,课前呈现学习目标与课后总结是不是该不一致?第三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应该要更精确。

03

总结

最后一项活动,由韶关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进行总结讲话。夏副主任肯定了九中的办学质量,肯定了武江区教研员对这次活动的策划。

夏治新副主任提出,范晶晶老师的讲座抓住了点子,亲情类散文教学设计要从朗读、感知、品味三个角度去突出散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通过读去品味、感悟、把握语言,品味语言可从词语如品味词语(摸、慢慢、稳稳等动词)、理解环境描写句子的好处(渲染......烘托......表达......)、对称形式的句子、饱含感情的句子等多个方面出发。对于两节展示课,夏治新副主任认为两节课都有亮点,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第一节课亮点在于屈老师的朗读,教师的范读从节奏到感情,都非常到位,第二节课毕老师的学习目标把握得很准确,好图共赏,能够紧扣文本,好文美读,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文意,并能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上下功夫。

活动结束后,由夏治新副主任为范晶晶、毕燕丽、屈敏辉三位老师颁发证书。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让参与的各位老师了解并走近了亲情类散文的教学,还为我们进行亲情类散文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老师们都觉得收获颇丰。相信随着教研活动的持续展开,老师们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亲情类散文教学能更上一层楼。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