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科基地启新航 共思共研共成长——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推广会

2023/12/22 15:02:18  阅读:86 发布者:

学科基地启新航   

共思共研共成长

——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推广会

跨界,是一种创新的需要,也是一种创新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进一步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加强课程综合,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3128日,在张店区重庆路小学开展了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推广活动。  

本次活动打破学科壁垒,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以科学学科为主线,联动综合实践和美术学科进行了跨学科学习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专题发言、课例展示和评课交流。基地所在单位领导和科学教研员张苗苗老师、联合学校全体科学老师现场观摩指导,全区科学教师在线观摩。

说建构明思路

活动伊始,张店区城中小学的科学教师王洋老师从大单元学习主题分析、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和大单元学习评价任务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思路阐述,进一步明确了跨学科学习思路,建构了大单元教学整体框架。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学科间的关联,构建了科学课《面团长大了》、综合实践课《蒸馒头》、美术课《蒸花馍》三节课,三节课环环相扣,有机融合,从科学原理走向实践技巧再到美育培养,最终指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课例显特色

随后,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科学教师张金萍老师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带领学生梳理出核心问题,确定评价任务。在此基础上张老师执教了《面团长大了》一课,主要围绕“怎样把面发好?”这个核心问题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亲眼看到面团长大的整个过程,发现了面团发酵膨大松软的秘密。张老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真实的情境问题,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接下来,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综合实践教师马怀玉老师执教了《蒸馒头》一课,主要围绕“如何把面揉好?”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导课环节衔接《面团长大了》一课中探究面团长大的秘密为话题,引导学生说出馒头是最常见的发面食物,从而展开学习蒸馒头的实践活动。重点学习了揉面技能,结合《面团长大了》一课,学生发现之所以发好的面成蜂窝状,是因为面里有空气,如何将空气排出,由此引出学习揉面技能。整个过程学生忙得热火朝天,沉浸式体验了从穿围裙,戴厨师帽到和面、发面、揉面等蒸馒头的整个过程,发展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学会了发酵和揉面的基础上,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美术教师韩笑老师执教了《蒸花馍》一课,主要围绕“怎样做出漂亮的造型?”这个核心问题带领学生了解花馍,利用《蒸馒头》一课中掌握的揉搓技能进行了设计花馍和制作花馍的创意活动。在制作环节淄博市花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赵文超老师走进课堂,教学生制作花馍的技艺并介绍了花馍在“乡村振兴”中的亮眼表现,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议评课促成长

最后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们交流了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反思。科学教研员张苗苗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张老师指出,本次基于科学学科进行学科融合的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是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践行了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接下来科学教研基地的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