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同研悠悠古韵,共品浓浓诗情——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古诗文教学研训活动

2023/12/22 10:54:45  阅读:33 发布者:

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

古诗文教学研训活动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026日上午,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古诗文教学研训活动在宝安区和一学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国富老师主持,特邀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赵志祥老师出席,区教研员唐宝成老师、学区教研员、区兼职教研员、区小学语文教师代表、陈国富名师工作室人员、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教师及和一学校领导行政等300余人参与现场研训。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说课、专家点评讲座。

.

古文教学,独具魅力

宝安区和一学校杜茂根老师执教四年级课例《王戎不取道旁李》。《左传》曰:“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杜老师的课以“王戎的动与不动”为思辨核心,注重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聚焦课堂,杜老师以“反复诵读——复述文章——思辨启发——拓展延伸”为逻辑思路,一思王戎与诸小儿不同的思维方式,二思文章入选《世说新语》的原因,三思《世说新语》不同篇目的不同特色,在品读中有理有据地感悟历史人物独有的魅力,观魏晋风度。

.

说课展示,精彩纷呈

滨海小学(集团)海裕小学龙女老师以“感壮阔之景,悟豁达情怀”为主题进行了六年级古诗《浪淘沙(其一)》的说课。说课设计以诗引诗,以诗解诗,围绕着刘禹锡“诗豪”的称号展开,让学生思考“诗豪”之称号的合理性,引导学生从本首诗,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众多经典作品去感受刘禹锡的积极乐观、豁达豪气。说课设计中引用了大量古诗,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在感受诗人风格风骨的同时,力图实现学科育人。

宝中外国语学校新蕾小学曾丽娟老师以“暮色中留心秋日美景,吟读中逐级学写观察”为主题进行四年级古诗《暮江吟》说课。曾老师以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基,创设“跟着大师学写观察”的学习情境,从“学观察”到“写观察”逐层递进。课堂伊始,曾老师借“暮”字的甲骨文开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采用吟读感受音声之美、多感官调动促联想想象、多角度品诗提审美情趣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圈画诗中景物,反复诵读中感悟诗中的“色彩美”“动态美”“比喻美”,走进白居易笔下的秋日美景,提升审美情操,丰富语文素养。

.

专家点评,妙语连珠

赵志祥主任在点评课例、说课和古诗文教学专题讲座中指出:古诗文教学的主旋律是诵读,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第一要务。诚如赵主任所言“诵读是棵常青藤,其他都是藤上的瓜。藤儿长得壮,瓜儿结得大!”教师应引导学生详缓诵读,在诵读中感知文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加深理解;扩展诵读,促进文言语感的形成。教师应当注重诵读示范,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或接触不多的学生,应该一句句领读;对于重点、难点要反复领读;每一课诵读,最少五遍,最好十遍。古诗教学,应恪守“诗无达诂”。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佳途径,文言语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而形成语感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丰富积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砥志研思常求索,知行并进勤耕耘。宝安区小学语文“双减”赋能之古诗文教学研训活动真正起到了“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的作用,使研讨交流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通过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大家收获了新思路、新理念;通过教师们的案例分享,大家收获了新视角、新方法。巍巍书山,严谨治教勤思索;漫漫学海,诲人不倦任遨游。宝安教师将在教研之路上不断求索,精益求精,不懈追寻着教研路上最美的风景。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