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齐头并进
践行音乐新理念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为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引领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升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有效课堂。2023年10月11日上午,在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正式开启了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学科第二次教学视导工作。
学校简介
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位于玉泉区著名文化古迹——“五塔寺”旁,由此得名。学校始建于1962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办学特色。学校占地面积8935.7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200余人,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2023年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教育部共同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教风教学,使“塔东”这裸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永葆青春、生机勃勃。目前,塔东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迈着矫健的步伐,求真务实,刻苦奋进,为打造全国特色名校而不懈努力!
小学音乐教学视导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分为四部分:
1. 教材、学情分析
2. 《手拉手 地球村》同课异构教学课展示
3. 教学研讨
4. 指导总结
课标中三—五年级学段目标及学业质量描述
聆听音乐,对音乐表现要素及其表现作用,以及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等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基本正确,描述与分析中能较清楚地表明它们的特征。(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演唱、演奏做到声音自然,在情感表达、准确性、流畅性、完整性等方面基本符合作品要求,在表达作品的情绪、情感及表现音乐意境和音乐形象等方面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运用乐谱进行音乐实践,对乐谱中符号、记号的辨识和表现准确度高;视唱简单乐谱,音高、唱名、节奏基本正确;听记简单的节奏、曲调,做到记谱规范,准确度高。(艺术表现)
随音乐即兴表演,表情及身体动作能体现音乐情绪和音乐特点:编创的简易节奏或旋律有一定的结构和变化,能传达出相应的表现意图。编创、表演简单的歌舞剧等,做到有主题、有情节、有基本的结构和逻辑,音乐编配得当,表演、表情自然,剧情表现较为完整。(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能运用舞蹈基本语汇和技能进行创编和表演,做到表情自然,动作基本协调、灵活,符合音乐的节奏、韵律,有感情。(艺术表现)
在戏剧(含戏曲)表演活动中承担角色,声音、动作、演唱、表情等基本符合所塑造的角色形象。(艺术表现)
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表明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会运用合适的音乐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能说明选择这些音乐的原因。(文化理解、创意实践)
教材分析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绿色畅想》中第一课时内容,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6+7),第一乐句通过重复“X0 X0 X0”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包括分句末)的“X X ”和“XX X”处辅以击掌或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方式,更突出了少年儿童的活跃性格和情趣。第二乐句表面上仍是3/4拍,但实际上已有部分变成了2/4拍。另外,在第二乐中有多个上下跳进的六度,音准不易掌握,教学时需加以注意。
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两拍和三拍的长音频频出现,音乐变得更加宽广,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只有两处用了连续的纯五度进行。这一乐段具有“副歌”性质,歌词“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生命河在我们心中歌唱”表达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处于学生变声前期,身心方面都有了一定得变化,思维方面具有初步独立思辩的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一定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学生在音乐课中听赏习惯良好,能带有目的的聆听,但在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出现了断层,识谱和音准的把握不够准确,能独立完成歌曲演唱的学生基数不够理想,需要老师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同课异构 竟显风采
郝婷婷老师以具有相同情感的歌曲《美丽家园》作为本节音乐课教学的导入,郝老师歌曲清脆明亮,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聆听歌曲,通过聆听、感知、辨别歌曲乐段、把握歌曲音乐情绪、有感情的演唱等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流程,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情感,并能简单的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在教学中学生模唱、练唱不足,在音准把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马晓红老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歌曲是一首有关于环保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情绪,分析歌曲体裁,并能通过讲授、练唱以及反复大量的练习来完成合唱课的教学,马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和,但在组织学生学习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研讨交流
两位作课老师各自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设计思路后,进入评课环节。
回民区音乐教师吕杰:
郝婷婷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精简准确。专业强。环节设计紧密完整,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在唱谱环节因材施教。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音准,及时解决即生问题。
马晓红教态亲切,时刻关注学生,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在学习二声部的时候科尔文手势和简化乐谱帮助学生深刻记忆旋律。多种律动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变化。
玉泉区音乐教师董燕芬:
马小红老师导课直入主题,教学环节紧凑,教态自然大方,整节课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马老师在借班上课的情况下讲二声部,非常的让人敬佩,如果在一声部练习完整的基础上再加入二声部教唱,效果可能会更好。
郝婷婷老师的在导课环节自然大方的演唱了《美丽家园》,郝老师的整堂课思路清晰,过程完整流畅,郝老师的二声部若能关注学生音准以及多加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玉泉区音乐教师代表刘紫青:
两位老师的教态都非常好,语言丰富,很有亲和力,郝婷婷老师自己演唱的《美丽家园》作为导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音乐课的学习氛围当中,马晓红老师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感染力很强,能够点燃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马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两个部分的情绪进行了对比,并指出情绪区别明显是由于不同节奏型的特点,如附点和切分节奏能够使旋律听起来更加活泼、跳跃,而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则使旋律听起来更加抒情,使学生不仅认识了节奏型,还了解节奏型的特点,以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课堂观察员反馈
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王素萍、王涛、白兆媛三位成员作为课堂观察员,依据《小学音乐学科有效课堂观察评价量表》进行有效课堂的观察与评价,从学习关键点、目标与环节对应等多个维度,用数据诊断的方式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记录和评价。
点评与总结
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音乐教研员李静老师做总结性发言。李老师依托音乐艺术课程标准对两节课进行了不同的点评,首先肯定了两位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和两节课的亮点,同时给出了三点提升建议:
1.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依据教学视导的具体要求一一落实新课标理念,要有识读乐谱和编创内容,并有课堂教学评价检测环节,能体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三—五年级,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依据《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和达成,引导学生挖掘音乐要素,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歌词意境、歌曲内涵,带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增加艺术表现力,努力实现从不会到唱会到唱好,最终达到会唱歌的目标。
3.加强学生常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每节课都要包含教学目标、课堂生成、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学生进行检测,以明确学生是否掌握该知识点。
视导促成长,音乐韵致远。几番耕耘终见春华秋实,希望一线教师多钻研、多深入、多实践,最终呈现出真实、精彩的课堂。让我们把教育的热爱和对课程的思考装入行囊,在音乐教学之路上深耕不辍,一路向“美”而行!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