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考数学【扼杀做题效果】10大坏习惯

2023/9/28 16:25:48  阅读:34 发布者:

练习册做了一摞又一摞

题目刷了一遍又一遍

草纸用了一堆堆

一考试却发现

做过的题不少,但分数却不高

看到别人做题总是又快又对

自己却抓耳挠腮一筹莫展

毫无思路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今天一起了解下

扼杀你做题思路的10大行为吧!

01

边做题边翻书

做到某个题的时候,公式突然记不起来了,忘记了某个步骤,于是就去翻书,找资料,最后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很有可能还是不能独立解决,时间长了还是记不住,最终结果还是不会做题。

解决办法:

如果习惯于遇到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就去翻书查找,找到后却不加以记忆,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靠。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知识牢牢记在脑子里。

这样做,一能节省很多时间,二是你在想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思路,能够更快地把知识串联起来,找到知识点内在的本质。

可能一开始有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翻书,这也很正常,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做题时就要尝试着“戒掉”参考书了,慢慢你就会发现进步不止一点点。

02

只看书不做题

不少同学做题时,觉得自己能看明白题目,做题比较费时间,有时候以为简单地写一下思路,就觉得会做了,但一到考试时就会发现这些题目自己看到过,却做起来不是那么熟练,甚至在考场上做不出来。

做题,不能光是看题,更需熟知具体的解题步骤,尤其是需要写出过程的题目,比如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的题目,至少要写出大概的步骤和主要得分点,不能只停留在看题的层面,即使看例题也要动笔写写。

解决办法:

建议认认真真做好每道题,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要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练习规范解法,有些题目一定要像考试做试卷那样规范地做,规范不是想就能一时半会儿养成的,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才能够规范;

大量的练习不意味着就是题海战术,一道题也可以反复做,直到看到题目就知道思路是什么、踩分点在哪里、规范解法是什么样的。

其实,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掌握的漏缺,毕竟光看还是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但如果动手算了,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还是会在做题中反映出来的,这样更加有助于自身复习的查漏补缺。

03

只做题不思考

一看到题目觉得不会,就不再思考,就问其他人“这道题怎么做?”

非常不建议这种方式。

尤其是逻辑性很强的数学题,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一定要把题目中的条件试着翻译成数学语言,写出来自己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给你请教的同学或老师看,他至少会告诉你,你卡壳在哪里了、该怎么转换思考,这样的效果比你直接说“我不会这道题”的效果会好得多。

解决办法:

练题是检验你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一开始不会解题,要忍住不去翻看答案,自己先思考。

做题的时候多思考题中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给出的条件之间的联系,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变换。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

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一定要亲自动笔写出步骤,独立完成解答。如果别人只是给了你这道题的答案,你看似明白了,但实际了解得不深,过段时间,可能又不会了。

同样道理,如果你翻答案,虽能理解答案的解题思路,但也一定要自己亲自动笔写出步骤,检测自己能否在看完答案后独立完成这道题。

04

忽略课本不看例题

很多同学不研究课本上的题,对老师讲的例题、习题也不多去复习理解。导致很多时候知识点就掌握了点皮毛而已,等到自己做题,去具体应用的时候,出现不熟练、不会做的现象。

解决办法:

多看课本上的例题,掌握其方法,建立更宽的解题思路,对例题进行变形、更改,拓宽训练。

05

听讲的时候不跟随老师的节奏

很多同学拿到题不听老师讲,就开始做,做出来了就开始骄傲,做不出来就说好难……这样长此以往,东西永远学不透,都是死知识。

老师讲的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不要不以为然。

解决办法:

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分清楚。

06

遇到问题不立刻解决

一个问题不会可能导致一连串的问题都不会的“蝴蝶效应”!遇到问题叫苦连天,产生惰性不想做。这样只会越累积越多,漏洞越来越大,成绩自然不会好。

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但是落实到数学的复习中,很容易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拖延。

比如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这个题不一定会考,这种念头一定要打消,踏踏实实地掌握知识点,上考场的时候才能心里踏实,胸有成竹,而不是心里盼着这个知识点可千万别考。

或者因为畏难情绪,这道题看起来就难,下意识觉得自己就不擅长做这种题,所以先把它放一边。畏难情绪需要慢慢克服。

学习过程就像升级打小怪,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办法:

发现问题,立刻解决。

往往一道之前我们觉得很难的题,真掌握后,发现也不过如此。遇到暂时不会的题,身边又没人请教的时候,可以将其记在醒目的位置或错题本上,过一段时间就翻看一下,看看现在是否会做了。

07

打草稿时随心所欲

有的同学打草稿时杂乱无章,结果条件写错了、抄错了、漏了个结果,最终导致考试扣分了,这样的习惯严重的影响了考试成绩。

混乱的草稿很容易导致计算的错误,让人难以看出题目的思路,一但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检查。

解决办法:

平时打草稿的时候注意条理清晰,就一行一行地写,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清晰思路,同时可以减少计算错误率,在考场上做到又快又准。

做题时会经常发现,很多时候得出的答案出错都是因为计算,平时就注意养成打草稿条例清晰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清晰的思路,通过这个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提升对大型计算的信心和仔细程度,考场上才能做到快与准的统一。

08

不审题,急于下手

有的人为了快,拿起笔不看题就开始“疯狂输出”,结果本来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拿满分的题目,漏洞百出,不应该的失分一堆。

解决办法:

题读3遍,其义自见。尤其几何题、综合题等,看清条件,再做转化,做好标记,有的放矢。

09

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公式的来龙去脉和推理方法都是可以自己推导出来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是建立在对公式定理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然后才能活学活用。

解决办法:

研究公式背后的原因,避免死记硬背。

10

畏难,把练题当任务

题稍微难一点点就开始叫苦不迭,难的根本原因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老师讲解你没认真听,课后独立思考少。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好难”——“刷题”——“好难”——“刷题”,如此循环,最后自己没了信心。

解决办法:

认真听讲,找出漏洞,分析错题,独立思考,基础为主。

做题要特别注意三度,

即速度、准确度、独立度。

你做得是快还是慢?

你的准确度有多高?

你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提示?

考试时对速度、准确度、独立度的要求是缺一不可。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1:做题不能硬“抠”,要运用知识点

1)做题时,通过读题,抽取可用知识点;

2)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关联的其他知识点。

注意2:做题顺序

1)按照知识点练习,针对自己知识点的薄弱区来练习; 

2)按照题目难度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难度的正确率比较低,准确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针对性突破。 

注意3:刷题之前打好基础很重要

刷题前要把基本的知识要搞懂。比如材料分析题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的公式,这些都要提前熟知。

还有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可以在刷题中慢慢总结、学习,有效的“题海战术”才是完美备战中考的诀窍。

注意4:学会总结归纳

在刷题过程中,将每一次做错的错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标注好每道错题运用的知识点,总结该知识点规律和自己做错的原因,将积攒起来的错题归纳成一本错题集,下次刷题直接用上自己归纳好的题集。 

注意5:要善于使用集错本

1)集错主要集平时练习及考试中的错题;

2)独立完成错题后,要注明当时做错的原因(如看错题、没有掌握方法等),并归纳出完成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或方法(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清楚!)

对于练题,同学们既不要轻视,也不要迷信刷题的力量,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多做,多总结,这样刷题才能有所收获。

转自:“中学数学教与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