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平时在思考什么?

2023/9/28 16:24:48  阅读:3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安然的数学小酒馆 ,作者安然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每天思考的只有下面几件事:

一是如何讲知识。

如何把知识讲的足够接地气,能够让学生轻易理解;

如何把新知识和老知识勾连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比较顺利的接受新知识,并构建起联系;

如何提高授课的效率,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能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

我的学生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在这方面我花费的心思更多。

二是如何选题、出题、讲题。

学生是个什么水平要始终考虑在心,学习这一节知识中常见的错误会有哪些、重难点又有哪些。

如何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得出的专题练习能够从基础到拔高,尽量拦得宽一些,易错题要出到。

讲课的例题选择,课堂例题不能多,还要足够典型,预判他们会通过例题形成什么刻板印象,在下一道例题中打破它。

概念辨析类的题目要不要,两道比较复杂的题目,选这道还是选那道,尽量控制自己想往难处讲的欲望,尽量选择思路能够多一点的题目。

考试的题目先要追求一个覆盖面,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还要和新高考风格接轨,还不能太难,得有一定的容易题,否则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扒拉扒拉其它学校和地区的成题,有没有可以借鉴的,这道题不错,但是太难了,改一改出出来让学生做下。

三是关心学生学习情况。

考试成绩出来了,全班考的咋样,在年级是个什么情况?

谁考的好,谁掉下去了,看看答题卷问题在哪里?要不要找他们谈谈话?

哪道题错的多,是我没讲到还是什么原因?

要不要重新练习一下?

某个学生太浮躁了,经常来问难题,成绩这个样子,基础都没有掌握,正好借这个机会敲打一下。

四是看论文&做题

没事了就翻翻最近出的一些数学类的期刊,里面的课例也会看看,对自己讲课有帮助,主要是关于解题探讨类的文章关注比较多。

对,做题,每天都会做的修行。

我现在岁数大了,反应慢了,做题其实比较慢了,与其说是做题,不如说是分析题目,找找思路,已经过了大量刷题的阶段了。

年轻人的话,我还是蛮建议多刷些题目。

当然也有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老师这项工作并不单纯,还有很多你不想做却赶上门来的任务,但在我心里这些与我老师的身份并不相关,就不提了。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只是介绍下我自己的日常工作,估计大家没有兴趣,但如果稍微引申一点——我们孩子的老师是不是也在干着这些事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我这篇文章做到知己知彼,在孩子的角度去适应、配合老师呢?

比如正确认识老师课堂上的例题、平时出的小卷子和试题,不要单纯的用难与不难来衡量。

闻弦歌而知雅意,老师放在课堂上讲的题目一定是最典型的,强调的问题一定是共性的,给出的一些技巧和经验一定是屡试不爽的,要在平时的作业、考试中有意识的使用,对这些习题涉及到的知识要特别重视。

比如极度重视考试,老师衡量学生情况其实只有两个途径——课堂与考试,有时候课堂上也只能看出是否听讲,更多的就是看成绩。

比如新高一的学生,第一次考试就特别重要;除此之外,期中、期末考也比较重要,主要是涉及到在老师眼里的形象,也涉及到后续老师的关注度。

比如相信老师的品味,尤其是名校、好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他的选题一定是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的,如果是试卷,也会有其他老师审卷,他的命题应该是考虑到了所教学生的情况,所以好好研究试卷,将其中暴露出的薄弱部分好好加强,是很有性价比的。

比如问问题时多听老师的思路,有的老师可能就是给你指点几句,剩下的就让你自己做了,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你问题,不管是哪种,他讲题一定是讲的关键处。

比如听讲时不要跑神,不要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你看过就不屑一顾,也不要觉得老师讲的题你会做就嗤之以鼻,尝试着认真听一听,听听老师的思路,看看有没有自己忽略的地方。

老师其实是个工具人,我们是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老师,不让我们这些工具人束之高阁。

转自:“中学数学教与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