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30天聊写作教与学⑥:语文老师要成为“对话读写”教学行家(2)

2023/9/20 14:10:40  阅读:55 发布者:

课文中的对话句大概有如下几种方式:

1.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式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全文所用的对话话全是这一种方式。

1)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2)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4)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大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2.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式

比如《玲玲的画》一课,有两处使用了这样的方式。

1)“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2)“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3.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式。这类方式有两类:一是独立一句没有提示语;二是连续多句没有提示语。

比如《玲玲的画》一课就有两处独立一句没有提示语:

1)“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2)“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比如《船长》就有连续多句没有提示语: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4.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引语式

比如《雪孩子》中就有这么一句: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说,“真得谢谢他呢!”

再比如《船长》中有这么一句: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如上四类最基本的对话句,老师一般是怎么教的?从听到的公开课来看,方法多是读读读,学生分角色地读,师生分读,然后就是简单地分析,至于作者为什么要用不同样式来创作这些对话句,没有发现哪位老师大讲特讲,不少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原因很简单,很多老师真的不理解这四种形式对话句的创作样式,不知道作家为什么要使用这不同的对话句样式来创作。面对这些对话句,怎么教呢?我认为要把对话句的三种创作味教出来

一是把对话句朗读的正确味、科学味教出来

四种基本形式的对话句,不是随意的,是要遵守一种法则的,反映在朗读上也是不一样的。正确而科学的朗读,不仅要体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还要从朗读的声音中能够让听者判断出作者为什么要这么使用,到底想表达什么。怎么读?其实很多老师读错了,我本人好多年也不知道怎么读。后来在一本书中找到了让我豁然开朗的答案,那就是“谁在前强调谁”。

以此,细心研究所有的对话句,你会发现,提示语在前的,没有提示语的,引语在前,这些内容真的都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朗读时,这些文字要使用重音,而后面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过分使用重音之朗读技巧了。

比如:“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这一句朗读,重音肯定是“够了。”后面的内容,就没有必要用尽力气去读了,如果全部重音朗读,那么混乱的场面,每个人就难以听令了。而全部用力读,后面的对话句就不好读了,朗读者受不了,听众也受不了,真正的说话人也不会这样说。非常重的“够了”,会让人立即停下倾听接下来要说什么,后面声音不要多么大就能够听得明明白白。这是一种真实!朗读还原出来这样的真实,学生才能读懂对话句!而这样读,才是真正的、科学化的抑扬顿挫!多年的对话句朗读教学是平均用力式朗读,没有先后之差异式朗读,甚至是把重音全部落在“引语”上的朗读,这种不正确、不科学的朗读,干扰了读者从声音提取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对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不利。

2.把人正常说话的自然逻辑味呈现给学生

人与人交往,所说的话,话前话后的动作与表情是自然的,不能随意安排,这一切都有先后,都有一种自然逻辑。

《小蝌蚪找妈妈》为何只用那一种方式?一起读这四句话:

1)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2)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4)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大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5)这四句话以这样的形式创作,就是因为先做、先笑、先看、先叫,然后才有说的内容,这是自然而然的逻辑。

《玲玲的画》中的两句话:

1)“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2)“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这种说话逻辑,是先立即说,接着才有相关动作的。

另外两种形式同样存在着这种自然逻辑。为什么要给学生讲这种对话句的自然逻辑?这利于孩子在习作中写对话句。读中小学生写作,乱写对话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课文中的对话句教学,一次次地讲述着这种自然逻辑,学生习作中的对话句就不会乱了。而懂得了这种自然逻辑,在文章中精准使用,需要他们细致的真观察、真思考,随意不得!

3.要把对话句的张力味展现出来

读美国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著作《如何创作炫人耳目的对话》,才知道作家的每一句对话都是有想法的,是应该独特的。贝尔说:“对话有五种具体的功能:呈现故事信息、展示人物、奠定基调、设计场景和传达主题。但是,它不应该作为一种向读者提供信息的偷懒方式来使用,也不应该用来宣扬作者的世界观。只有以恰当的方式使用对话,才能在这些具体功能中发挥对话的价值。”贝尔还说:“好的对话,都是有冲突的,都是有张力的!作家创作对话,都有精彩的技术秘方。”

对话教学过于简单,老师就无法把作家的张力味之秘方给学生。作家写这一内容有哪些秘方?贝尔说,秘方有制造冲突,搭设障碍,设置争辩、制造忧惧因素。小学课文中的对话也藏着这些秘方吗?是的,藏着!

看《詹天佑》一课,作者把“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长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说话句,放在这里,就是制造冲突,读完之后,老师略加点拨,张力就会在自然而然地朗读与思考中蹦出来。作家雨果,也是制造冲突的高手,你看《船长》中的这一对话句“‘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一冲突,多有张力呀?若干年后,在某处遇到集体性的灾难,忆起《船长》一课,估计就剩下“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有这样一段对话:

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野牛的出现,就是搭设的障碍,这一障碍的出现,应答的内容,让张力出现了。这就是设置障碍的好处。假如这篇文章没有野牛的出现,这个故事,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了。这就是创作的力量。

把这三种秘方给学生,学生才能习得一种写对话的真本领。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