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迷茫到通透,一位青年教师的课题申报之旅

2023/9/20 11:48:55  阅读:35 发布者:

薛法根老师在深耕“组块教学”时,以课题研究为基础收获了众多教学业绩与成果,成为一名广受一线教师喜爱的名师。他在《薛法根与组块教学》一书中提到,“把偶然的成功尝试提炼为可推广的教学方法,把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成研究的课题,才能推动教学的深层变革。”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是专业发展路上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在教育教学领域选择一个点,深入研究,可以让自己在专业领域有更深的认识,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对中小学年轻教师来说,爱上课题,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不知课题为何物

刚毕业的前两年,我四处奔波,一心只为寻找一个理想中的学校。那时年轻气盛又不愿将就,几乎一学期就换一所学校,频繁的跳槽率让我几乎没在任何一所学校留下教学业绩,也没获得什么专业成长。不怕大家笑话,当时的我甚至都没听说过“课题”这两个字,更遑论做课题研究。

2019年的一天,我所在学校的副校长跟我们一群人闲聊时,说起市里正组织各个学校申报教科研课题,问大家有没有兴趣参加。还没站稳讲台的我实话实说:“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课题,从来没有参与过。”副校长笑着回应说没有关系,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多学学就好了。

我只把副校长的话当做对年轻人的鼓励,由于对课题实在不了解,那次聊天结束,便也就没有了后续。后来才知道,那次“闲谈”,让我错过了一次国家级课题的参与机会。

那年,副校长牵头申报的一项课题从市里送到省里、再从省里送到教育部科技司,成为当年教育部科技司设立该评选项目以来广东省首个获批的项目。

后来,听参与的同事们说起,为了做好这个课题,学校专门聘请了三位高校教授担纲项目的学术顾问,团队成员常常为那个课题项目加班赶工,熬至深夜,期间还多次易稿。一次,在全校总结会上,副校长讲起此项目的艰辛历程,在场的人无不唏嘘动容,有的甚至感动落泪。

当时,课题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要想做好一个课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与荣誉向来都是做完事之后才有的,人不能只想着获取而不参与劳作。于我而言,没有参与那个课题,一半是后悔,一半是庆幸。后悔的是,如果我也参与其中,就会有很多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经验,还能顺带获得一项拿得出手的荣誉。庆幸的是,没有熬那么多夜,受如此多的折磨。

初识课题为职称

2020年,我又到了一所新学校,那是当地最新、最好的一所未来学校。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领导为我们讲起新教师的职业规划和专业成长,提醒大家要学着把平时所做的事情转化成专业成果积累起来,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当做课题去研究。

坦诚地说,当天那场会议,校领导所说的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我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记得他说:“有了课题对评职称有很大的帮助,课题研究成果是评职称时一项含金量极高的加分项。”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评职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大事,凡是能够对评职称有帮助的事情,都会有人乐此不疲地去做。我也不例外,为了几年后能顺利评职称,从那之后,我便想着有机会的时候,也要去试试做课题了。

当年,我们学校所在的行政区正在评选名师工作室,我从各工作室简介中发现一个专门偏向教科研的工作室,便递交了期望能加入该工作室的申请。

让人兴奋的是,后来,我真的如愿加入其中,成为这个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工作室主持人曾主持过很多不同级别的课题,对课题的申报与研究颇有心得。在这里,我们得以接受课题研究的专业培训。

还记得,工作室主持人曾要求所有成员都撰写提交一份个人在教科研方面的三年规划。我的规划中,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三年内要主持一项市级课题。当时,我并不知道申报市级课题的难易,只想着先定一个小目标,离期待的教师职称更进一步。

“帮忙”的身份,我进入课题组

2021年上半年,市里开始了新一轮的课题申报。那时,我们学校的教职工人数不算多,学校便鼓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一些骨干教师想要申请市级课题,便想着组建课题研究团队。作为同事眼中一个有上进心的年轻人,不少人邀请我帮忙,攀着大家递过来的橄榄枝,我轻轻松松地进入了课题研究团队。

其实,当时大家都没有相关经验,连申报课题需要先先写一份课题申报书都不知道。搞清楚基本流程之后,大家对课题申报书该如何撰写也没有任何头绪,只能等别人写完之后照着他们的框架去修改、调整。

万幸的是,我们小组所申报的课题,其实就是我们学校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当时,我们学校创新了传统班主任制度——把班主任一分为二,设置了学业导师和活动导师两个岗位,两位导师不分主次共同管理班级,学校对两位导师实行捆绑式评价。选择现实中本身就在实践的事情作为课题研究对象,这就让我们有材料可写,不至于全靠瞎编。

之后,我们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按照别人的框架模板分工修改,很快就凑好了一篇课题申报书。我负责的部分是申报书的研究条件板块,该板块专业性不强,只需要证明我们有能够研究和实施该课题的实力即可。

在我的理解中,其实这个环节,就相当于自证实力。我们的课题团队除了我之外,其他几位骨干教师都曾获得过无数荣誉,而这个课题确实也是我们以全校之力在推动的学校制度,只要把事实陈述清楚就能让人相信,我们确实有能力能够将这个项目研究下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我们小组成功申报了当年的市级规划课题。这次市级课题的参与让我觉得原来申请课题也没有那么难,如果不知道如何下手,就先写好一份课题申报书吧。

当胸有成竹遭遇意料之外

2022年,新的一轮市级课题又开始了。有了去年的课题参与经验,我觉得该自己也可以试着去申报一个课题,用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因为市里限制了每个学校不同学科的申报名额,我们学校先是把名额给到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其中,有一位备课组长说自己忙不过来,便把机会给到了我。为了把课题申报书写好,我特意买来一些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书籍,按照书里面介绍的专业知识,撰写了一份申报书。

写好之后,我把申报书给自己所在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一些有经验同事看,并在他们的建议上做了一些修改。完善后,我还专门对比了一些其他同事的申报书,自觉我写得比他们略好一些。因此,对于拿下这个申报项目,是胸有成竹的。

不巧的是,后来申报时在申报系统上出了差错,我所选的项目类别被学校其他同事抢先申报了,而那个类别又只有一个名,我的那份便没有机会参选了,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申报课题还要靠运气。

权威机构的课题申报没能如愿,让我颇受打击。好在,后来一位前辈给我介绍了一个省教育学会的课题,这类课题由于含金量不高,又需要自己交钱与筹钱,所以难度不大,我就权当用它来练手了。

终于,我找到了教师做课题的应有姿态

2023年,我开始执教三年级了,语文学科有了习作的教学要求。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界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让众多教师望而却步。很多老师常常在习作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的习作效果却仍旧不见起色,给老师们带来事倍功半的挫败感。

我开始思考,上好习作课,我们该怎么做呢?有哪些可以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方法?如何才能改变习作教学现状?为了给学生打下言语表达的基础,我们可以在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做出哪些改变?有哪些点可以当做课题研究呢?

结合学校的课堂文化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最终将课题研究聚焦于习作评价上。为习作评价查找了一些理论基础,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论文,翻阅了一些同行的同类研究,修改了去年的课题申报书。最终,成功申报了市里的教科研规划课题。

如今,课题成功立项,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此时,我想做课题已经不是最初的为了职称,而是真真切切的想要通过课题研究来改变教学生态,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或许,课题研究就如薛法根老师所说的那样,找到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如遇上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恋人,让你朝思暮想。

作者 | 曾刚(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

转自:“星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