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天的思维发展路径---一节语音展示课带给我的成长
2023/9/19 15:25:16 阅读:59 发布者:
我叫姜雨欣,是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智美校区教龄只有一年的一名普通英语老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区级活动,正是这次活动,让我着实真正成长了一把。我之所以要记录下来,是因为魏玮老师告诉我,“活动结束不是结束,它只是一些过程性材料。活动带给你的启发和思考才是最重要的结束语”。因此,这篇文章,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想让更多跟我一样刚入职的老师知道,“活动是成长的载体”。
2023年8月23日,正式上班第二天,尚未摆脱假期综合症的我得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我要面向全区上一节语音展示课!虽然前几天经历了一个小型的遴选,但我没有放在心上。收到消息后,我本还轻飘飘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来,无数想法在脑海里反复浮现:我行吗?要是讲不好怎么办?学生不配合怎么办?......2023年9月11日,七年级教学周第二周周一,下午15:20分我带着孩子们大胆登台亮相,为前来教研的全区将近400位老师们展示了最真实、最朴素的一节课。
回顾这20天的准备过程,以及与学生短短5天的磨合过程,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每一天都在紧张和充实中动态切换。
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坚持”两字的意义。坚持叫学生英文名字,给学生英语课堂独有的仪式感;坚持全英教学,让学生快速熟悉基本的课堂指令语;坚持每一节英语课都贯彻“单音教学-音节拼读-单词朗读-句子朗读”的模式,让学生习惯语音教学的“套路”;坚持课堂中的所有规律都引导学生说出答案,驱动一个又一个精彩观念的诞生。
我看到了“成长”背后的不易。还记得9月4号,孩子们军训后正式上课的第一节英语课,就是一堂公开课。这节课的思路在大家的智慧下渐渐清晰,课件经过5版修改,终于变得有序。评课过程中英语组的前辈们给了我很多建议,从教姿教态、课堂语言、教学重点等等方方面面,我学到了很多。为了呈现一节值得展示的语音课,好几个深夜12点,修改完一版一版的ppt后,我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脑子根本挥之不去。
我看到了语音教学的方向。语音教学是学生从小学走进初中的必经之路。说实话,我还是初中生时,虽有音标教学,但是收效甚微。当我站上初中讲台成为一名老师时,我也迷茫,音标很难,语音知识很杂,学生学起来很慢,如何做才能让我的学生不再像当初的我?感谢各位前辈积累的“元音和辅音同步进行”的课堂经验:每节课学习几个元音几个辅音,把音标与字母组合对应起来,放在单词中帮助学生记忆。依托这本教材,在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每节语音课分为三个板块,即见音会读、见词会读、听音能写(包括朗读知识与书写规则)。同时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了分解与重构,让整个教学流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整个准备过程中,十分感谢魏老师~曾经魏老师在我心中是遥远的、严肃的;有幸与魏老师面对面交谈时我感受到她是有趣的、亲切的;不管多晚,看到我的ppt后一遍遍审核修正时,她是博学的、耐心的。也要感谢五八智美英语组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我的七年级小伙伴们。没有大家,就没有这节课。现在的我,有信心说:在语音知识方面,我的学生学得很好!
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2022年6月走出校园的我,青涩懵懂,还不知道前方有多少的机会,多大的平台,多好的团队,多棒的良师等着我;2023年23岁的我,也无法预料未来的教学生涯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挑战。我只能确定一点:人生的意义在于拓展,而不是固守。学起来、做起来、行动起来,广阔天地,必有我的“可为”!
姜雨欣,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智美校区 英语教师,毕业于西南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在校期间曾获得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奖学金,西南大学优秀共青团成员等荣誉。
教育观念:感知与认可自己和学生的优点,只有彼此成为更好的人,才能合力完成更好的教育。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