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赖瑞云:孙绍振文本解读六法

2023/9/12 15:43:45  阅读:106 发布者:

| 赖瑞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原会长)

孙绍振:

著名教育家、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北京师大版)和两岸合编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出版《文学文本解读学》《名作细读》等学术专著近三十部。

孙绍振说:“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有如狗咬乌龟——无从下口。”在他揭示创作奥秘的理论体系中,既是从解读的角度,又是直击创作奥秘的解读六法为还原法、替换法、矛盾法、专业化解读法、比较法、作者身份法。

一、还原法

还原就是还原作品的创作过程。孙绍振把还原法分为感知还原、逻辑还原、价值还原。但全部基础都是原生态还原。其中,感知还原又是大家最熟悉、应用最多、也是最基础的原生态还原。所以,常常会将原生态还原与感知还原合为一谈。孙绍振关于原生态还原法的表述如下:

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看看作家对原生态如何选择排除,有什么变异,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或者说矛盾,从而进入分析,揭示作家创造了怎样的情感世界,怎样的审美境界。

艺术形象与原生态之间的关系总的可称为“变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0

1

弱化与强化,排除与夸张,这往往同时发生

客观对象的一些特征、现象进入作品时被弱化乃至被排除,而另一些特征、现象则被强化乃至被夸张。这是原生态还原、感知还原面对的最多的变异情况。

如《背影》,父亲的面部长相未写,这是排除,因为跟攀爬月台无关;父亲的体胖、穿戴臃肿(厚棉袍)、走路蹒跚却突出地多次写,这是强化,目的就在表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叶圣陶编写开明版教材时有个著名的设计,说,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半天的逗留,一路上父亲一定说了很多话,但写进文中的只有四句话,为什么?叶圣陶说,因为这四句跟父爱有关,凡无关的都不写进来。叶圣陶说这叫“取舍”。按还原法,这就是排除与强化。父亲爬月台最感人动作是“攀”。“攀”的字典义是抓住东西向上爬,如攀登、攀高、攀爬,表明月台墙体有一定高度(大概至少与攀者齐胸),双手要上举,而如仅有“攀、缩、倾”等离地悬空的动作,而无脚踩或脚蹬或脚跨或有其它辅助物等具有着力点的动作,是无法爬上月台的。但作者只记下最吃力的“攀”以及“缩、倾”,而排除了不那么吃力的“脚踩、脚蹬”等,这就是为了强化吃力感的变异“纪实”。

02

变质,客观事物的性质进入作品时改变了

如《赤壁怀古》将武将的周瑜变为儒帅,变为更年轻的周郎,就是一种质变。“月是故乡明”“情人眼里出西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质变。

03

变序,按“实”应此时出现,作品却按“需”出现于彼时

如《背影》中父亲的衣着,按说儿子第一眼就看到父亲的穿戴,按实录,应一开始就“记录”父亲的穿戴,但直到攀爬月台时才点明父亲穿了棉袍,目的就是突出父亲身子更臃肿,攀爬更艰难。

最常用的原生态还原有两种:

一是凭经验推想,依凭生活经验或从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就作品本身,进行推想,上述《背影》例子基本上都是。二是凭经验无法推想的,引入历史文献、专业文献,还原历史事件,发现其变异和创作奥秘,上述《赤壁怀古》即属此例。

原生态还原操作性强、应用广泛,中小学生更易掌握,很具普遍意义,某种意义上是理解孙绍振解读方法体系的一个切入口,一把钥匙。

现简要介绍逻辑还原、价值还原:

1. 逻辑还原即情感逻辑还原,是指还原回正常的思维逻辑、理性逻辑。比如,孙绍振举例,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不合生活常理的,但正如此,才是古人说的无理而妙。

2. 价值还原:孙绍振分析李白的《下江陵》,还原一下,三峡峡谷凶险,这是科学理性价值,而《下江陵》只感觉船快而不觉凶险,这是情感价值。

【相关阅读推荐】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家创造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境界,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推荐《高考小说阅读通关教程》,更适合学生的文本解读法。

长按上方程序码即可购买

二、替换法

孙绍振将替换法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个别关键词句的优劣比较,是为“换词法”。如著名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如“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从“竹影横斜水深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改动一字成经典的。

第二种是大段文字的变动,包括其中的结构、手法、句子,可称为“换表述”。如《红楼梦》《水浒传》《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以及其他单篇诗文中的修改名例。

现在语文界大量流行的是换词法。当然,并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词去替换即可。但总的来说,换词法最为流行,在小学使用最多。小学名师窦桂梅经常这样做,如将“一枝红杏出墙来”改为“十枝红杏出墙来”,组织学生比较“一枝”比“十枝”好在哪里。还可发动学生来换,如另一位小学名师王崧舟上《荷花》一课,请学生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换成别的字比较比较。学生们共想出了露、钻、长、顶、穿、伸,等等。比较之下,唯有“冒出来”才有争先恐后、急切、迫不及待、非常高兴、非常激动、欢天喜地、心花怒放、快快乐乐等的心情和样子。

想象出大段文字乃至结构的换表述,难度较大,最精彩的如黄厚江的《阿房宫赋》换表述教学。《阿房宫赋》最重要的手法是铺陈。这是赋的传统手法、基本手法,《阿房宫赋》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它并且把其它各种手法(比喻、想象等)融解在铺陈中。黄厚江课的核心点是设计了一个缩写。其缩写如下: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亦可悲矣!

整个教学流程就是逐步展示这一缩写。实际上就是对其繁富的铺陈表达不断关注、强调。最后,在众生都非常肯定教师的缩写、改写,认为全文无非就是讲了这些意思,缩写的文句又像原文时,教师话锋一转,说:

一千年之后,肯定没有人记起我黄某人的改写,而记住的是杜牧的《阿房宫赋》。

这一结语,使众生对《阿房宫赋》的精彩的铺陈手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常运用换词法、换表述的是钱梦龙。他还常将替换法与还原法结合,如上《驿路梨花》课。原文故事时间是二天,过去十年间发生的“学雷锋”的故事用插叙的办法体现,因而显得误会迭起。钱梦龙设计出一个教学,让学生按故事原生态的时间顺序,从十年前说起,结果自然变得平淡无奇,以显出原文“误会迭起”之妙。

替换法还有两个重要的变形:

第一种是“补回法”。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时,常有些相对而言比较次要的句段因种种原因会被删去,或被编者改动,我们正可以把被删改的原文找回,由此发现创作的奥秘。如:

《我的叔叔于勒》头尾,介绍了“我”凡遇到乞丐都会给他五法郎钱币,原因就是叔叔于勒的遭遇。课本删去了这头尾有关故事来历的交代,钱理群的解读将其补回,深刻地分析出了“同情”的主题。

《春》收入教材时,将原文的“水长(生长之“长”)起来了”改为“水涨起来了”。其实,原文是一连串的拟人句法,即“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开篇的拟人,像一个新生儿来到世间,把“长”改成不拟人的“涨”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种是删除法,把作品中、课文中一些相对次要的内容或文字删去,比较出作品的艺术奥秘。如删去《记念刘和珍君》第四节开头段的不影响段意、句意的关联词、副词,以见出原文情感的强烈。

三、矛盾法

孙绍振坚持辩证法,认为任何作品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法就是发现和抓住作品内部的矛盾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奥秘。上述抓住变异(还原)、优劣(替换)的解读,均是此法之特殊体现。孙绍振把作品的矛盾现象分为二类。一类是隐性矛盾,常常得借助其他方法解读;另一类是比较显性的通向奥秘的可见矛盾,“有些矛盾直接存在于作品的词句之中。”但也不是一眼能看出,“因为在行文中不是直接对立的,而是在统一的意脉中行云流水似地滑行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显性的矛盾,也带着隐性的性质。”办法唯有努力把字面矛盾找出来。孙先生着重向中学推荐的,就是这后一类寻找矛盾现象的解读法(亦即狭义的矛盾法)。

0

1

文本中在字面上已出现矛盾双方,“写出了”矛盾,有矛盾话语置于作品中。鲁迅作品在这方面比较典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和文中都强调,“我”儿时的乐园是只有几根野草的人迹罕至的荒园,但那时却是“我”真正的乐园。“荒园”和“乐园”是矛盾的。这显见的矛盾表述道出了文章的主旨:作者所要强调的是,只要能“表达”儿童自由的天性,哪怕野草、砖头、小虫小鸟都无所谓,作者所怀念和歌颂的正是无拘无束的不受压抑的童年生活。又如《孔乙己》最后说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的确”表明在这样一个麻木不仁、无同情心的社会里,孔乙己这样一个不会营生又被打残了的苦人,许久不见,必死无疑。“大约”则表明无人关心其死活,无人去考证其存在与否,只能是大约,仍然表明这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冷漠的社会。这就是鲁迅自己说的,《孔乙己》写的是“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0

2

字面上出现了矛盾一方,另一方体现在(也可以说隐含在、藏在)作品中,半现半隐“写出了”可见矛盾。但只要留心细析,就能发现,并用矛盾法解读、分析。这也可称为矛盾内容。如《芦花荡》,矛盾一方:当老头子护送的女孩子过封锁线突然受伤时,老头子说,“我不能带你们进去了(进根据地)”。矛盾的另一方:表现在前面的内容中,老头从未撂过担子,从来都是二话不说,就接过任务。抓住这个矛盾分析,可以看出,老头子不是害怕,而是极强的自尊自信心受到了打击,觉得没脸见人。

0

3

字面上、文面上,没有矛盾话语,但全文中有显见而复杂的矛盾内容。如《林黛玉进贾府》,内容上“谁是中心”之矛盾。表面上看,林黛玉今天是贵客,似乎是中心,其实是表象中心,大家很捧场,是表现给贾母看的。王熙凤最活跃,话语最多,似乎是今日活动的中心,其实王熙凤的句句话,处处行动主要是讨贾母喜欢,所以王熙凤是假象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贾母。而贾母后面还有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未来的接班人——贾宝玉,这是潜在的中心。抓住这个内容矛盾,就可揭示贾府严格的等级关系,发现林黛玉未来生活的环境,知悉林黛玉“时诗在意,步步留心”性格的由来。

04

可见矛盾为主,兼有隐秘矛盾、隐秘的异样关联。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黑之夜,怎知树上有夜宿的飞鸟?这是可见的字面矛盾,矛盾话语。是“僧敲月下门”,夜归的僧人轻轻的敲门声,把树上眠宿的夜鸟惊起了,才知“鸟宿池边树”,可见周边的一切是多么寂静,这又隐埋着以有声衬无声的哲理。这就叫隐秘的异样关联,隐秘的动、静矛盾。

王维的“人闲桂花落”,花落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尤其桂花这样特别轻小的花,但诗人听见了;或者看见了,但月色朦胧之下(夜静春山空),怎能看见如此轻小桂花的掉落?这些都是可见的内容矛盾。孙绍振说,因为“人闲”,心灵无比娴静,纤尘不染,连最无声无息的“声音”都听见了,这与王维走向佛教有关,这就同时揭示了隐秘的异样关联。

0

5

隐秘矛盾、隐秘的异样关联,须借助有关解读方法,帮助解读。

诗歌由于语句精炼、对仗、押韵、留白等要求所形成的压缩、省略、跳跃等表达方式,会使好些诗中的矛盾呈隐秘状态。

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二句是喜春,后二句是怜花。由于中间的不少省略和跳跃,个中的特别动人的异样矛盾、异样关联更为隐秘了。诗是说春宵梦酣,直到鸟叫声才从梦中醒来;昨夜梦沉,不仅因为春梦好眠,还因为夜雨催眠,然而一夜的风雨不知吹落了多少花朵?怜惜心情、不安心情顿生心头;处处鸟啼,既提醒天晴了,又仿佛在询问:昨夜风雨,花落多少?孙绍振说,春眠的美好是以花木遭摧残为代价的,诗人刹那间产生了心灵颤动和人生感慨。事物就是这样矛盾而统一的。

【相关阅读推荐】

要分析出诗歌的隐秘矛盾、隐秘的异样关联,除了调动生活经验(包括间接经验即阅读经验),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外,关键是要了解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运用艺术形式分析法。如何掌握这种方法?推荐《古诗文阅读指导与专寻》:

长按上方程序码即可购买

四、专业化解读法

我们所说的专业化解读法,简言之,必须是专业性的解释,而不是仅凭感想解读文本。具体而言:

1)知人论世解读文本,即过去所言的作家作品背景,包括引入有关专业文献、资料。

2)具备相应的一定量的艺术形式规范知识和解读方法知识。

3)以文本为中心解读文本。

4)不是仅凭感想解读文本。

5)往往是相对性的概念和要求,是比较而言的,就是同一个领域、群体,或面对同一类问题,相对地要求更专门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更高的专业程度。

这一相对性,某种意义,特别重要,比如,大家都感想式发表解读意见,其中一人引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虽然引用知识不多,或者自觉运用了解读方法,虽然运用得不够精彩,但我们可以说,他的解读是专业化解读。相反,如果其它人比他引用的专业知识更多更好,或者运用解读方法更见效果时,他的专业性解读程度就降低了。又如,同样引用了专业知识,但若解读不符文本实际,文不对题,严格地讲,也不是专业化解读。再如,教学中可能引用他人的解读资料,如将孙绍振等学者的专业化解读资料搬来为我所用,就远比那些来路不明的教参有专业价值。还有,本文的例子都自觉运用了有关方法,均可称为专业化解读,而其中引入专业资料更明显的,如《赤壁怀古》,解读的专业性就更强。

下文两例是比较典型的专业化解读例:

孙绍振指出,有论者解读《木兰辞》所依据的是汉代的“寓兵于农”制,即全农皆兵,每一个种田人随时都可能变为战士。而孙绍振根据钱穆的研究,北魏是“寓农于兵”制,即全兵皆农,每个军人都要种田,但不是要每个农人都当兵,下三等的民户没有当兵的资格(因如立军功,就可能封官),只在上等、中等户中,自己愿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兵当,并免除租庸调,但一切随身武装由军人自办。这个背景,无疑更合《木兰辞》中,木兰自己去买马,服役结束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的情况。所以尽管前者解读也很有知识,但比较之下,后者才叫专业化解读。

《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人以为是以庾信《马射赋》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为蓝本的。实际上,前人早有类似句式,古代早有人指出。钱锺书在《管锥编(四)·全后周文卷八》有过总结,说王勃之前已有二十多句,如“旌旗共云汉齐高,锋锷共霜天比净”,“白云与岭松张盖,明月共岩桂分丛”,庾信自己有“醴泉与甘露同飞,赤雁与斑麟俱下”;认为“此原六朝习调。但王勃二句‘当时士无贤愚,以为警绝’(欧阳修)。”亦即王勃青出于蓝胜于蓝,创造了该艺术手法的高峰。

五、比较法

如果说,专业化解读法强调的是专业性,比较法强调的就是普及性。比较法运用的要点如下:

0

1

作为认识、鉴别事物的最朴素的基础方法,实际上,错位法、还原法、替换法等,都是比较法的特殊体现。

0

2

同主题、同题材、同体裁或某方面有关联的相关作品的比较,发现有关作品的个性、特殊性等。孙绍振经常举到的就是同题材作品的比较。如同样是写秋天,多数的古典文学作品倾向于悲,而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的“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就是赞秋之作,情感特征就鲜明多了,审美价值也更高了。又如同样写父爱,写母爱,写童年,总是情感特征、表现方式各不一样。这样运用比较法,有着广泛的实践面。

0

3

与其他表达样式比较。如草稿与定稿比、不同版本比、不同译文比。替换法,就是基于表达样式比较的,其好处是既便操作又具体入微,而草稿、版本、译文毕竟有限,替换法从而在语文界风行起来。

0

4

钱锺书溯源分析结合比较法与专业化解读法。

钱锺书的《宋诗选注》《管锥编》等,对许多诗文名句进行了旁征博引、探微抉幽的溯源分析,实际就是比较法和专业化解读法的结合。如钱锺书《宋诗选注》中对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评注:

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的《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的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例如温庭筠《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又《杏花》:“独照影时隔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李建勋《梅花寄所亲》:“云鬓自粘飘处粉,玉鞭谁指出墙枝”;但或则和其它的情景搀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

如此穷源溯流,比较品鉴,精细评点,使人们真正洞见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创作奥秘。这是专业性的词语溯源也是精彩的比较解读。整部《宋诗选注》多有这样不同于一般感悟式就诗论诗的评点(钱锺书也有精彩的感悟诗评,亦即严羽说的“妙悟”,但非拙文介绍的任务,故从略)。如此专业化的旁征博引、溯源探微、反复比较,才可能产生许多被胡适赞为“极有特色”、被后学奉为经典的诗评。

0

5

同一作家同一题材、对象,不同作品比较——徐志摩康桥三诗文比较解读。

孙绍振关于《再别康桥》解读,就引入了诗人康桥时期另二篇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比较,指出在诗人的康桥三诗文中,只有《再别康桥》被几乎全世界喜欢徐志摩的读者都记住了,像唐诗宋词那样背下来了,因为《再别康桥》“把意象和情绪集中在一个心灵的焦点上”,“本来(《康桥再会吧》)花一百五十多行都说不清的感情,(《再别康桥》)用了三十几行,就很精致地表现出来了”,“这种凝聚式的表现模式,正是新诗从旧诗和散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里程碑。这不但是徐志摩的,而且是整个新诗的”。这种揭示,已属于下文要说的“以作者身份和作品创作过程对话”范畴了。

【相关阅读推荐】

长按上方程序码即可购买

六、作者身份法

就是想象作者的创作过程,把隐藏的创作奥秘展示出来,就是和创作过程对话,而不是和成品对话。和成品对话,往往就是读者的理解,而且往往主要是表现了何种思想情感方面的理解,于创作奥秘往往无关。而立足在创作过程、创作奥秘,必然包含作者企图表现的思想情感。前文介绍的五种方法,都力求从这一角度解读文本。下举《陈情表》何者先言,何者后言的写作过程的推想。

“陈情”实际上就是“说理”,一样要像其它的说理、议论性质的文章那样,理清其“推理的逻辑力量”。且《陈情表》又是给皇帝说理,更要拿捏好分寸,发挥好语言文字的表现魅力。全文有三个关键、三对矛盾。解读的切入点正是这内部的可见矛盾,正是对其写作过程的推想。

第一对矛盾:利、理、情三者能否统一?

第一个关键是李密46岁,其祖母刘已96岁,这对皇帝是很有诱惑力的,但这句话不能先讲,更不能只讲此句,否则,显得皇帝和李密都很功利了,是假孝。

第二个关键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同样很有说服力,晋武帝听了也应当会高兴的,而且这有可能将自己的尽孝变为“忠”的一部分,如果忠、孝始终对立,朝廷是可以责成臣子“夺情”事忠的。但这“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同样不能先讲和只讲这句话,否则,好像是在教训皇帝甚至威胁皇帝了。

第三个关键是李密的祖孙情。谁都有亲情,都讲孝,如是一般的情、孝,无疑遇到忠、孝矛盾时,如上所述,当“夺情”事忠。但李之祖孙情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很能打动人,皇帝也是人,关键是要把它说得很清晰,很有依据,如说得过于简单、笼统,是达不到效果的。

这样,如把第一个关键称为“利”,第二个关键就是“理”,第三个关键就是“情”,于是就产生了第一对矛盾:这三者能否统一?《陈情表》显然把它统一了,而且巧妙在其所言乃“情之所至”“理之所至”,而好像不是“利之所至”,实际同样是“利之所至”,皇帝和李密都各得其所,得到实利了,因此其表达的要妙在先言情,再说理,最后言利。

第二对矛盾是忠、孝两难全,其结果是做到了忠孝两全,办法是这两难不能说得一般化,如一般化、不尖锐,那就舍孝(夺情尽忠吧),而要把它说得很尖锐,也就是那“孝”不是无关紧要的,连皇帝听了都觉得左右为难,都很想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三对矛盾是文情与实情是否完全一致。我们知道,西晋政权当时刚刚建立,司马氏集团又是靠篡权屠杀获得大位的,作为刚刚亡国的遗臣,对是否立即出仕新朝存有观望和顾虑,实属难免,后人研究的说法之一,就是李密未立即奉召,实包含此一“隐情”;但如这一点被坐实,势必招来杀身之祸。不管实情如何,李密都必须打消晋武帝的这一怀疑,《陈情表》的妙处就是勇敢面对了这一矛盾,且入情入理规避了这一怀疑。

所以,这三个关键、三对矛盾,文章都处理得很好,不仅叙述的先后顺序(即结构)很得法、很得体,很注意逐步亮出,步步深入,使“忠孝两难”越来越突出越难办(难办到变为皇帝的难题),为最后峰回路转作了最好的铺垫。

所以,最后,正当忠孝两难,皇帝也苦恼的当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万全之策出现了——“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这不是于情于理于利,于忠于孝都顾及了吗?后面的客套话都不用看了。晋武帝干脆好人做到底,“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古文观止》)二年后刘氏病逝,李密服丧满,于是出仕。

而且语言很有感染力,很有魅力,创造了不少至今仍有很强生命力的成语、用语,这也是晋武帝能一口气看完《陈情表》的重要原因。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