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以高考试题为例谈对诗歌阅读题的认识

2023/9/12 14:39:17  阅读:35 发布者:

新高考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以高考试题为例谈对诗歌阅读题的认识

DECEMBER

摘 要: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从选材到主观题的命制,呈现出了典型的“反套路”特点,即在选材上回避类型化的诗歌,同时又紧密围绕高中语文教材,加强了对古典诗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材的复习价值,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DECEMBER HELLO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领域的重磅政策不断发布。教育部于 2017年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在 2020年进行了及时修订。20196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2019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标志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新高考时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指南。高考语文试题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表现在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方面,就是加大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高考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具体要求为“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1] 古代诗歌阅读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被划归到古代诗文阅读板块,试题明确地表述为“古代诗歌阅读”,所占分值为 9 分。那么,古代诗歌阅读是怎样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体现课标理念,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考查的呢?我们可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选材上回避常见题材

以前的诗歌鉴赏试题,选材时主要选择山水田园、咏物言志、边塞军旅、羁旅行役、咏史怀古、赠友送别、即事抒怀等常见题材上类型化的古诗作品。这些题材由于具有典型的类型化特点,它们的情感往往是有固定指向的,学生很容易套用类型化诗歌相对固定的情感形式,迅速理解诗歌内容并把握诗歌主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提高学生分数的办法就是刷题,大量的试题训练就能解决常见题材类型化古诗的阅读问题。

但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明显回避了以往常见的类型化诗歌,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通过试题训练的方法提高古代诗歌阅读能力的问题。以2019-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九套试题为例,全国卷总计选入古代诗歌九首,所选作品分别是:2019年全国Ⅰ卷选的是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全国Ⅱ卷选的是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全国Ⅲ卷选的是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2020 年全国Ⅰ卷选的是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全国Ⅱ卷选的是王安石的《读史》,全国Ⅲ卷选的是陆游的《苦笋》;2021 年全国甲卷选的是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全国乙卷选的是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新高考Ⅰ卷选的是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从以上三年全国卷所选的这些诗作可以看出,所选的九首诗作,没有一首是在题材上具有类型化特征的诗作。回避了那些常见的诗歌题材,将对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的考查落到了实处。

笔者对高考试卷所选的九首诗作了整体分析,这些作品都产生于唐宋时期。从体裁看,以律诗为主,九首诗作中律诗有七首,一首宋词——2021年全国乙卷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一首古诗——2019 年全国Ⅲ卷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可见,今后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的选材上,大概率选择唐宋时期的诗歌作品,体裁上偏向选择律诗。

二、选材和教材联系紧密

2020 年全国Ⅱ卷选的王安石的《读史》一诗中的“区区”一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曾多次出现。《孔雀东南飞》中的“何乃太区区”(愚拙),“感君区区怀”(情谊真挚)。《过秦论》中的“然秦以区区之地”(形容微不足道)。《陈情表》中的“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虽然“区区”一词义项较多,但脱胎于教材,有助于学生识别判断出“区区”在本诗中的义项,从而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这首诗的思想——读史要“深思慎取”,要有批判精神,正是《游褒禅山记》中“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中心思想。“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的现象和“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的情形具有相似性。

2021 年新高考Ⅰ卷选的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命题者给“白司马”加了注解——即白居易,这就让考生迅速回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命题者所选的诗歌,不管是从诗歌用词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情感的角度,都与教材有着密切联系。

三、重视阅读理解的能力

2020 年全国Ⅱ卷选的王安石的《读史》,由于诗歌自身的特殊性,诗中没有景物描写,这加大了解读难度。情景关系是诗歌最常见的关系之一,学生往往会从诗中的景物描写入手,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进而理解全诗。命题者在选材命题时有意避开情景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有意加大了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

2021 年全国乙卷选的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虽然这首词中有写景的句子,但与我们常见的诗词不同,词人以游戏的口吻对鹭鸶说话,为鹭鸶赠言,将鹭鸶拟人化。词中写景的句子,更具有写实意味,并没有提供太多词人思想情感方面的信息。况且这首词并不是体现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没有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的特征,这就加大了考生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启示我们,仅仅通过套路化的习题训练将无助于有效解决阅读理解问题。

四、突出语文素养的考查

2020 年全国Ⅱ卷选的王安石的《读史》一诗中出现了“行藏”“糟粕”两个具有文化意味的词。命题者给“糟粕”这个有难度的词加了注解,而对“行藏”一词并未加注,“行藏”一词成了学生理解该诗的难点。“行藏”一词出自《论语·述而》中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指出处或行止。命题者在设计客观题选项时,涉及对该词的考查,客观题的第二个选项,“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和学生对“行藏”一词的理解紧密相关。

2019 年全国Ⅱ卷选的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诗中出现了“朱门”“孔门”“垂纶”等词,围绕这些词,命题者在客观题中设置了相关选项,对“朱门”“孔门”分别代指的意义进行了直接考查。2019 年全国Ⅲ卷选的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中出现了“郢中歌”“《竹枝》”两词。“郢中歌”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竹枝》就是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刘禹锡把这种民歌变成了诗体,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必备的文学常识。

可见命题者在选材时很看重源自古代文化典籍,具有特殊含义,但又比较常见、难度不大的词汇,以及像“郢中歌”“《竹枝》”一样属于文学常识性的词汇。命题者的出发点还是侧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五、题型设计“反套路”化

2020 年全国Ⅱ卷选的王安石的《读史》,命题者设计的主观题是:“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发?”试题没有考查具有套路倾向的“诗歌的表达技巧”,而是直接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并且第二问是开放式的,针对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这道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不仅要看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诗中所写的人、事、物中蕴含的情感。其给我们的启发又一定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诗,告诉我们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毫无保留地继承,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东西,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021 年全国甲卷选的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命题者设计的主观题是:“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如此命题同样回避了套路化的命题方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人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学生要回答这道题,就必须深刻理解整首诗。这首诗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仕”与“隐”的看法,颈联表达了身在官场,终将比不上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僧人隐居山中,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由此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世俗世界也并非全然没有关系,为了替天下苍生鸣不平,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隐居生活,断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两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快乐暂时放下,把百姓的忧乐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异曲同工。

可以看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越来越倾向于对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我们在高三的复习以及平常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只注重答题能力训练。同时,在复习中我们要重视教材的价值,尤其是经典篇目,它们包含的思想原本属于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范畴,具有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能有效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

作者:张瑰丽(菏泽第一中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转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