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科素养培训,旨在让每一位新教师在岗前学科培训中,磨砺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学科教学素养。本次学科培训历时2天,涵盖各科新课标解读、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教学观摩及课堂组织(微观分析及课堂组织技能)、教材分析、教案撰写、听课笔记与作业批改等。专业学科还增加了新教师特长展示、线上观摩等环节,让学科培训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操性。让新教师在讲台上,更自信,有底气!
01
培训内容
1
课程标准解析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读懂教材,用好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我校多位专家老师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专业解读,让新教师能以高位视角阅读教材,研究教法,顺利过渡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2
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
青年教师的经验分享,让新教师获得更感性的学科教学经验的同时,也鼓励新教师在勤学勤问中扎根,在善思善省中萌芽,在沟通调整中拔节,在高标准、严要求中收获。
3
课堂教学培训
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是新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专家导师们结合课例,如庖丁解牛,深入浅出:一节好课要做到眼里有人,心中有爱;用心组织,活泼有序;分享交流,敢思敢创等等。
一篇合格的教案应该从教材的研读开始,教育集团副校长汪明峰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的编排,教法的使用,将教材读懂,读深,读透。才能下笔有神,进教室前心中有数。刘芹老师认为:教材是老师备课的重要资源。通过深入的研读,对于年轻教师备课非常有帮助。通过教材既可以看到本质内涵的骨,也能摸到知识内容的肉。李艳老师还针对备课中“备什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书备”等方面与新老师们开展对话。让新教师体会到,教书育人应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到心中有书卷,眼里有学生。
关于听课评课与作业批改,张嵩柯老师提出:听一节课要及时记清所听课节,明课型,听立意,懂结构,抓亮点,思不足等等。张若兰老师强调:听课是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避免盲目地实践,缩短摸索的过程,对新教师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冉金凤老师强调:作业批改是师生间无声的对话,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自我调整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教师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重视反馈、定期展评。
一句句,一字字,如珠玑,重且长。新教师深深地体会到“一节好课”缘何而来,教师成长如何奋力拔节。学科素养既是对新教师的实践挑战,同时也是值得满心期待的!
学员培训心得
02
李双露,语文教师,本科学历,毕业于苏州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苏州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综合奖学金”。
最喜爱的教育格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培训心得:短短几天的培训让我对实小已经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来自对实小作为苏州最大的教育集团的自豪感,来自于对这几天跟老师们接触的亲切感,来自于对实小规章制度、常规教学的认可感,来自于对专业学科教师的敬佩感,更来自于对成为合格实小教师这一目标的信念感。
华茜雯,中共党员,语文教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曾获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四次,获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
最喜爱的教育格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培训心得:身为老师,应具备“三个力”,即温暖力、生长力和坚持力。我们要敢于亲近学生,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希望,要勤于学习与思考,读懂教材、读透教材,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勤学且善思,笃行则致远。
徐孙玥,语文老师,本科学历,毕业于苏州大学。曾获苏州大学社会工作奖学金、苏州大学综合奖学金。
最爱的教育格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培训心得: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无论是研读课本,扎实备课,还是管理课堂,组织纪律,又或是听课记录,作业批改,都是在提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用心钻研教材教法,课后精心批阅与辅导,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师。
陈子奕,共青团员,数学老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曾获校二等奖学金两次,先后在校级和省级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最喜欢的教育格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培训心得: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教学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精问”“善等”“少言”,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杨静怡,中共党员,英语老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一级教师,曾获苏州市素养大赛二等奖,区教苑新苗,区解题能力大赛一等奖等。
最喜爱的教育格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培训心得:在培训中我感受到的是榜样引领,我也把几位老师作为我前进路上的指向标。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虽然成长必然充满磨炼,但磨炼也是成长的基础。它助力我们稳扎深根,拔节生长,迎向晴空。
转自:“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