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老胡观点:科研在左 教研在右——一线教师课题申报的教研问题与科研问题再思考

2023/8/31 15:22:08  阅读:38 发布者:

科研在左 教研在右

——一线教师课题申报的教研问题与科研问题再思考

(一)

我们先看两则课题案例:

案例1

课题名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标导向下大单元教学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最小的学科教学单位,大单元教学体现在对学科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同时要求作业与检测做到精准,达到深度学习,生成素养。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变革势在必行,作业不仅仅是要巩固所学知识,更应该是学生多样化认知的展现,是习得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坚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双减”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我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碎片化等突出问题。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达到“减量增质”的工作目标。

我们数学组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

1)如何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2)怎样以单元为视角,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

我们数学组就《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这一内容进行研究,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方法迁移,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数学作业设计。单元视域下的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使学生建构结构化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案例2

课题名称:小学整本书阅读“三课一评价”课堂模式的研究

研究背景:

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与吸收。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这些影响虽然都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则是持续的,发展的,是在将来的学习道路上不会遗落的,是能够为学生一生成长提供营养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施以来,将整本书的阅读编入了教科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都设置了阅读单元,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到一至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等阅读版块的设置,有序地安排了整本书的阅读。小学每个年级也都推荐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三至六年级还专门设置了关于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应用的单元。但是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到底该读哪些书?怎样持续性地开展与推进?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从而让阅读更有效?一直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探索的方向。

《小学整本书阅读“三课一评价”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整本书进行阅读,通过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学生间的分享与交流,过程性的评价与激励,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有效地进行阅读,唤醒孩子们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促进我校书香校园工作的开展与提升。

(二)

上述两个案例,是我们基层学校一线教师课题选题的部分内容,即课题研究背景部分。其中,案例1中的问题表述是:(1)如何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2)怎样以单元为视角,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案例2中的问题表述是: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到底该读哪些书?怎样持续性地开展与推进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从而让阅读更有效?

显然,从两项课题的问题表述方式来看,都使用的是疑问句。而我们经过深层次分析和了解,发现这两项课题的问题表述不仅仅是疑问句式这么简单,而是对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一线教师的科研问题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分析认为,科研问题应该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事实,即科研问题不是假设的,不是杜撰的,也不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困惑或疑问,而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实实在在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很显然,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算是科研问题。教研问题一般是指未发生的事件,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或者困惑或想法。基于对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的一些基本判断标准,我们认为案例1和案例2中的问题显然都不是科研问题,而只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疑问或者教学困惑,即教研问题。对于准备申报课题的一线教师来说,我们认为立项申报书的研究背景部分只能是科研问题,而不能是教研问题。

为了更深刻理解什么是科研问题,我们再来看一项课题案例:

课题名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研究背景:

1.宏观背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方式,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现如今,许多老师十分注重课堂上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不断创新,但是却对学生家庭作业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及学生作业质量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出现了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却对作业不重视,敷衍、应付甚至厌倦的态度。所以,如果我们能设计出创新、有趣又有意义的英语家庭作业,学生一定能喜欢上英语,并能以此推动自己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更能推动教师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2.现实问题。我所教的高段学生,每当在课堂上做英语练习作业时,总能认真对待,比较注重作业的质量,然而一旦需要他们课下或者在家完成时,作业质量便会“大打折扣”。经过近段时间的观察,我对学生英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总结:

1)学生提交英语作业积极性不高。班级内一部分的学生提交作业拖拉,在老师不催促的情况下全班作业上交率只能达到80%左右。催促后,一部分学生也是勉强完成,或者抄袭他人,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2)学生英语作业完成度参差不齐。在平时的作业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质量非常高,作业能够独立思考完成,工整、干净、正确率高。有一半的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各项要求在作业“量”的完成度上达到合格,但“质”并不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作业缺、漏、空白、完成的并非老师布置的任务等现象。

3)学生英语作业字迹潦草、应付了事。在我所教的班里,如果不加提醒,有近一半学生作业字体不工整,做作业速度快,急于完成。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差,但字写不好,老师多次谈话也无济于事。

显然,该项课题的问题表述使用的是陈述句式,而不是疑问句式。我们认为,该课题与上述两项课题的问题表述不仅仅是陈述方式的变化,而是对问题本身有了更为深刻地认知和理解。也就是说,该课题陈述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事实,显然是属于科研问题。而且该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或制约了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迫切需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及时进行有效解决,这就是我们经常倡导中小学一线教师应具有的一种科研理念:基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真实问题的研究。

(三)

我们经过与两名课题负责人的多次交流,她们也认识到了自己课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对课题问题的表达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研讨,逐步明晰了该课题的问题具体体现是什么,并且分别对该课题中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案例1中的问题修改如下:

1)我们数学组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不高。部分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作业量多,基础性的练习居多,导致优等生时间都花在了基础练习上,数学思维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中等生应付作业现象居多,后进生不写或完不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数学组老师进行作业设计,目前多数教师“作业设计”,只是针对每节课“减了作业的量”,而“作业的质”不高,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比较欠缺。

2)教师缺乏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不能站在以单元为视角,创新的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目前老师们的作业设计大部分都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碎片化、简单化设计,知识点之间没有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缺少“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建构结构化的思维。

案例2中的问题修改如下:

1)教师在推荐整本书阅读时选择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几年来,校园读书的氛围总体比以前好了一些,学校、家长都比较重视阅读,但对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大部分老师不知道选择什么书、怎么选择书,大部分是每个年级必读书目,就选择什么书,除此之外对于其他书籍选择时比较茫然,不知道是否适合学生阅读,学生能否整体阅读,对推荐指导阅读整本书时选择不够明确,选择形式单一。

2)教师在指导与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时持续性不强。教师有教学成绩压力,一般情况下考什么,老师会优先安排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导致整本书阅读开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在指导与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持续性不强,仅仅停留在表面。

3)老师缺少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评价的有效机制。从学校层次来看,虽然说阅读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很重视,从制度的建设,活动的开展一应俱全,但是在考核中占比不重,考核机制不明朗,有些学校甚至缺少考核,学生和老师只是单纯的阅读,缺少计划,缺少和课本内容的衔接,阅读的内容五花八门,随意性强,对整本书阅读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阅读效果不明显,教师整本书阅读平时开展过后,教师缺乏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评价的有效机制。

显然,两个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研讨之后的问题表达,体现出了科研问题的核心判断标准,即问题是已经发生的真实教育教学事件,而且使用的表达方式是陈述句式。这两个课题的问题转化,实际上就是教研问题向科研问题的一个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需要一个核心要素,即课题问题是已经发生的真实教育教学事件,否则教研问题是不能转化为科研问题的。因此,教研问题向科研问题的转化,不仅仅是问题陈述方式的变化,而且是科研理念的一个巨大变化。

(四)

不言而喻,两种不同的课题问题陈述方式,实质上就是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的区别。科研问题,是已经发生的真实教育教学事件,而教研问题,则是未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疑问与困惑。作为科研问题,是必须已经存在的教育教学客观事实。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呢?如果从一线教师课题申报的视角来看,课题研究背景部分应该是科研问题。很简单,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是基于教育教学真实问题的研究,问题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因此课题研究背景部分只能是科研问题,而不是教研问题。如果从科研指导者的视角来看,科研问题是可以回答的,而且也必须得到及时指导,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的立项申报成功和下一步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而教研问题,我们作为科研指导者可以不予回答,更多时候也可能是无法回答。很简单,科研问题的解答往往是需要一种科研思路、科研方法或研究路径,而教研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具有较强的学科属性,是需要得到一个答案或结果,这就需要科研指导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显然这不是每一名科研指导者都能够胜任的。当然,如果我们科研指导者对教研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或认知,也是可以解答的,但解答的结果未必是一线教师需要的答案,或者可能仅仅是答案之一。

事实上,对一线教师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的解答,说明了教研员和科研员的工作性质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科研员的工作性质是不分专业性的,往往是从科研的视角指导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因此科研指导过程往往不分学科、不分学段和不分研究对象。而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往往具有很强的学科性、专业性和具体学段要求,从教研的视角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研工作和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我们来看一则《弓和箭》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自夸他的弓,说:“我的弓嘛,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好的不需要用什么箭的!”也有个人在自夸他的箭,说:“我的箭,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好的用不着什么弓了!”

这时候,恰好有一个会射箭的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们的这段对话就说:“你们两人的话都不对。没有弓,发不出箭;没有箭,怎么能射中目标呢?”说完后,会射箭的人还叫他们把弓和箭都拿出来,然后射箭给他们看。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一个道理:弓不能离开箭,箭也离不开弓,两者相辅相成。

从一线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性质来说,教研工作与科研工作往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那么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也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转化的。之所以会出现科研问题与教研问题的争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部分一线教师课题选题时把科研问题和教研问题往往混为一谈,尤其是对课题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课题选题时,应始终坚持一个最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即科研问题是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事实。否则,就不是科研问题,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了。

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

“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他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已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胡远明 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