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上)

2023/8/29 14:17:02  阅读:40 发布者:

分享 | 罗颖,师育未来PBL创始人,北师大项目学习课题组核心专家

本文约6600字,阅读需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主题《核心素养导向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和设计方法》,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核心素养导向。第二个关键词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拆解后就会发现,核心素养导向是目标,也就是我们最终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手段/方法,除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还有其他学习方式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第三个关键词是意义和设计方法。

因此,今天会跟老师们分享,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到底如何去开展。

01

为什么要强调素养导向?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非常精炼的总结:上一轮课程改革到这一轮课程改革,是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变。我们在读这一版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时候,会发现“素养”这个词贯穿始终,素养导向又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总方向。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为什么要强调素养导向?

我想先给大家看两张照片,左边是一张黑白照片,右边是一张彩色照片。大家可以做一个小游戏,叫“找相同”,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相同之处。

除了颜色不一样,两张照片的情景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左边是学生们排排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右边也是排排坐听老师讲。

同时我们也可以“找不同”。首先,颜色不同,左边是黑白,右边是彩色,这也代表着它们拍摄的年代是不同的。左边的照片拍摄的是100多年前的课堂,右边的照片拍摄的是今天的课堂,现在全国大部分的课堂应该都还是这样。其次,右边照片的黑板上有一个电子白板,现在很多教室的黑板的一部分都被电子白板取代了。

看着这两张照片,我们就不由得再思考一个问题:100多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是我们的课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曾经有一位美国的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17世纪的人穿越到了21 世纪,那么有两个场所是他非常熟悉的,一个是教堂,另一个是课堂。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为什么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课堂却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大家还可以看到,右边的屏幕上写着四个字“鸡兔同笼”,数学老师们可能知道,鸡兔同笼是一个1500年前的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课堂里用着最新的科技手段,但仍然在用200年前的教学方法解决一个 1500年前的数学问题。这就是今天课堂的常态,的确有它的一些问题所在。

教育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事业?可以看一个结构非常简单的时间轴,纵坐标是学生出生的年份,横坐标是学生成长的年份。80年后出生的人们,大概是在2000 年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现在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很多都是10 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应该是2035年以后的事情。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每个人出生以后,大概有20多年的时间都是在接受教育,然后才走向工作岗位。

今天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今天的问题,而是昨天的问题,是十年前这个人所受的教育给他带来的影响。所以,今天其实是昨天的未来,同时,今天也注定了明天的结果。我们今天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注定着2035年社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因为经常出差,所以坐飞机比较多,这两天我有一个很有趣的思考。飞机起飞前,空乘人员或者广播提醒大家要系好安全带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系上的,但是我经常看到,身边的人在空姐检查完之后,又把安全带解开。我就在想,这是为什么?系安全带是为了每个人自己的安全,飞机在空中随时可能遇到气流,为什么有人一定要悄悄解开?我觉得,有可能是这些人从小就有对抗老师、对抗家长的一种思维习惯,别人让他做的事情,他一定要悄悄地反抗一下。

我们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以后长大了可以自己主动系好安全带呢?这就是由我们今天要给他什么样的教育所决定的。所以教育是一项非常有责任感的事业,我们教育从业者是在为未来服务的。用以终为始的思路来看,教育的未来在哪儿?其实就在当下,在每一节课,老师所给予学生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教会他们的每一种学习方法,都在决定着这个社会的未来。

说回今天的其中一个关键词“核心素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教学改革,意义到底是什么?现在大家看到的很多社会问题,可能就是过去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发展看作一个车轮的话,知识的学习只是这个车轮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部分,它们共同组成的可能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到底有什么意义?往小了说,它对每个人的发展可能会非常有帮助。各位老师可能有一种感觉,当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当年的学霸并没有那么优秀,当年学习没有那么好的孩子在工作中反而发展得更好。这是为什么?除了对知识的学习,其他像软技能、非智力因素等等,可能都在起作用。所以对于个体来讲,核心素养的提高可能会对他的人生发展非常有帮助。

再扩大到一个组织,比如一家企业,员工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会为这个组织的发展带来不同。再到我们的国家,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科技发展遇到了很多“卡脖子”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些点被别人卡脖子?为什么我们没有发展出创新的科研成果?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应该怎么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我们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2016年,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团队研究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新课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素养导向。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新课标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怎么理解?在我看来,必备品格就是一个人的底线,可能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可能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或者世界观。关键能力就是一个人到底能做到什么,到底能做成什么事儿。一个人如果能力特别强,但道德水准比较低,那他的能力越强,危害就越大。所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这一版课标,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向前迈步,它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样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的方方面面,都具体到了教学中学科的核心素养。各位老师拿到自己学科的课标,会看到每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这就让学科老师更有抓手了。

不管对国家还是个人,核心素养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同时,它也是新课标所提的教育改革方向,教师要落实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我们现在在谈各种话题时都先提核心素养导向的原因。

02

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提高核心素养其实有很多种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只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要把它单独提出来呢?我们倡导深度学习,倡导大单元学习,都是在提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方法。而这版新课标明确给跨学科主题学习划定了10%的课时,也就意味着每位学科老师不论现在有多少课时,都要把它乘以10%,用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过去的10年乃至20年间,在诸如“内卷”“鸡娃”这样的社会舆论之下,仿佛我们认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其实我们再回看一下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就会发现,这种学习和真实的世界之间是割裂的。

学校开展的是分科制的教学,把所有的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给学生讲清楚,再通过无数练习题让它形成肌肉反射,这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的事情。

但是真实的世界却是一个基于项目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大大小小的项目包围的世界,让我们设想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比如今天晚上家里要做饭,需要去超市采购食材,买菜的时候,我们会区分现在是在用数学学科解决问题还是在用科学学科解决问题吗?其实不会。

真实的世界并非基于学科,但学校教学却是基于学科。这是一个世界难题,不只中国有。

所以在2016年,美国的一个教育机构Getting Smart联合了项目式学习领域比较权威的机构巴克教育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一个报告,想要帮助学生适应这个基于项目的世界。同时它提出了路径,即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这个报告的几个要点。

一是真实世界的工作。也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解决真实问题,从事真实世界一样的工作。或者翻译得更精准一点,用真实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真实问题。

二是真实的反馈。而不是纸面上这道题错了还是对了这样一个简单反馈。

三是团队合作。

四是当众发声的机会,学生所做的事情,有机会当众说出来。

五是个性化的学习,当我们走向真实世界,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学习其实都是个性化的。比如我们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某个地方有欠缺,就会去补这个地方的内容,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六是专家型思维。这六种类型的学习任务,都可以在项目式学习中得到同步解决。

不止这个权威报告里提到了基于真实的学习,2022年的新版课标的一个“灵魂”的关键词就是“真实情境”。

这段话截自新课标的总方案。跨学科主题学习其实归属于“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这部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这前半段是关于学科内的,也就是大单元教学。后半段就是关于跨学科,“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新课标其实是把跨学科主题学习归属在综合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让学生从事真实世界的工作。

那到底怎么开展呢?这里还有一段话。“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所以“主题”是一种内容组织方式,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讲“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这里也提到了对课时的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10%,而是“不少于10%”,10%是一个底线。

03

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到底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新课标其实指出了非常具体的方向。今天我们会把一些关键的线索串在一起。老师们在看课标的时候也是一样,大家会发现,它前面提了一个目标,后面一定有手段,最后一定有评价,我们要把这些线都串起来。

前面讲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属于综合课程。在“推进综合学习”这部分,新课标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执行的指导意见。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叫“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体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主题化、项目式学习这几个关键词都提到了,项目式学习也是第一次被写入了国家课程标准。

为什么要开展大单元?开展项目式学习?我们可以看这张图。这是非常著名的瞎子摸象的故事。基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讲就很像一个瞎子摸象的过程。学生可能只知道大象的腿是粗的,鼻子是长的,但不知道整体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这里也可以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是一个很擅长背书的学生。因为谁第一个到老师那里背完,谁就可以第一个去吃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强的动力。所以当时我文科的课程分数都很不错,历史、政治从来没有拉过分。

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特别有名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这部剧突然颠覆了我以往对很多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学历史的时候,都是在背诵每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比如XXX生于多少年,是XX的代表人物,参与过XX事件。在看《觉醒年代》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李大钊和陈独秀居然是好朋友,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还跟蔡元培是一个时代的人,我第一次把这些线串起来。当时我就在反思,我个人过去基于知识的学习全部是在“瞎子摸象”。我把知识点记得很熟,这个人和这个人生于多少年,但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原来这两个人活着的年份是有交集的,他们可以是好朋友。

实际上,我们只实现了知识的非常浅层的学习,并没有将知识建立内在关联,所以它们对于我们来说是毫无用处的知识。也是大家经常讲的,现在学校学的这些,对将来工作有什么用?学生的学习动力又是什么?

新课标所讲的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要帮大家去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几大重要概念

讲到这里,就想跟老师们厘清几个概念。新课标中提出了很多新概念,经常有老师就来问我,怎样区分项目式学习和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和主题性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对于每个名词,如果想知道它跟别的词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理解这个名词什么意思,然后再去看它跟其他词之间的关联。

主题性学习,它所指的其实是内容或者话题,把一些内容用主题的方式组织起来,就是主题性学习。打个比方,现在有一个主题和传统文化有关。它落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解读,北京有北京本地的传统文化,山西有山西本地的传统文化,河北有河北本地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主题之下,不管是开展跨学科学习,还是开展项目式学习,都属于主题性学习,也就是都属于这个主题之下的学习,但学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跨学科学习,它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方式。前面讲了,真实世界并不是在按照学科区分。但是学校教育是按学科分的,所以我们不得以要按学科区分,每天学的知识属于什么学科。不管是学科学习还是跨学科学习,它的学习对象都是知识。

大单元教学,单元是学科内的一种知识的组织结构,不同的单元和大单元有什么关系?不管是大单元还是单元,所指的都还是知识。

跨学科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的学习对象都是知识,那它们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大家还需要了解一个名词——大概念。新课标讲大单元的时候,非常明确地提出,大单元教学是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是什么?是一个更高层级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学科画成一个圆圈,a学科和b学科属于两个圆圈。好比我们住在一栋居民楼里,居民楼里又有不同的单元,这些单元是学科内更小的组织单位。我们可以把a学科想象为一栋居民楼,把b学科想象为另一栋居民楼。

这两栋楼的居民们如果要串门,该怎么办?只能通过地下通道或者天桥,两栋楼才能互通。这个通道或者天桥,就是我们说的“大概念”。它不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学科概念,但是能让不同组织单位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单元和单元之间产生联系,学科和学科之间产生联系。

要构建一个大概念,既会涉及到a学科的知识,也会涉及到b学科的知识,这时两个学科就产生了关联,跨学科就出现了。关于跨学科到底是什么,我经常讲一个例子,比如中秋节的时候,学校想做一门中秋节的课程。这是不是主题性学习?肯定是,它是跟节日有关的主题。

这个中秋节的课程怎么做?老师们是这样安排的:美术老师带着孩子画中秋,语文老师带着孩子背诗词颂中秋,劳动老师还带着孩子做月饼。很多不同的学科加入了进来。但这是不是跨学科呢?其实不是。语文老师的颂中秋和美术老师的画中秋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没有“大概念”出现。

我们可以改变思路,比如带着孩子去研发一款今年中秋节会畅销的月饼,这款月饼要设计得特别健康,低油低糖,同时又要体现中秋节的文化意义。

要设计这款月饼,可能需要科学的知识来设计营养搭配,需要数学的知识来计算配比,需要美术的知识来设计包装,还需要语文的知识来写宣传词文案。在这样一条通道之下,才把几个学科串起来了。所以跨学科一定要通过一个大概念去构建,几个学科才会产生真正的连接。再往下,单元和单元之间如何发生联系?通过构建一个大概念,学科内部不同单元的知识也能产生连接。用一个单元的知识,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又要跨到其他单元的知识,它们在课本上可能并不在一起,但是老师需要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来教学,这时大单元就出现了。大单元也可以跨学科。比如我为了构建一个大概念,既要用到a学科一个单元的知识,又要用到b学科一个单元的知识。

也就是说,通过大概念的构建,我们可以对知识进行统领和重组,来实现新课标要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大单元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式学习又扮演着什么角色?项目式学习其实是一种方法或者一个抓手。比如做月饼这件事,就是一个项目式学习,因为它解决了一个真实问题,大家都不爱吃月饼,但每年又必须要去吃月饼,那我们就可以研发一款新口味的营养健康的月饼。

我们可以开展主题性的项目式学习课程(或者叫 PBL-主题性课程),也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开展跨学科的课程或者大单元教学。

换句话说,所有的项目式学习一定是大单元教学或者一定是跨学科的,因为它是在解决真实问题。但是反过来,大单元教学一定是项目式学习吗?不一定。跨学科学习一定是项目式学习吗?不一定。

以上是帮助大家厘清几个概念。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