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集备风采】集体备课展风采,同研共学促成长——城阳区小学数学一年级《厘米、米的认识》集备研讨会

2023/8/15 11:40:00  阅读:47 发布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2023512日,青岛高新区文典路学校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第七单元《厘米、米的认识》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旨在聚焦“测量”本质,突出“量感”发展。

老师们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课例解读和综合实践几部分向大家分享集备成果。

李雅雯老师对课标分析和教材分析两方面进行了交流。对比2011版课标和2022版新课标的主题发现:新课标更加注重对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的培养,并特别突出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学生运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利用这些“长度”为单位,通过学校的“体育节”,学生运用自己身上的“小尺子”,测量足球球门的长度、乒乓球台的长度以及红领巾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结合实践操作,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孙伟老师就《厘米的认识》进行了课例解读。本节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的基础。通过阿福在做新衣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在学生掌握了测量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尝试用断尺测量,克服测量中找“0”刻度对齐的定式思维。同时在实测活动中,引入对线段的学习。通过设计多样活动,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了解在未发明尺子前,古人是如何测量长度的。让学生知道由于人与人身体的差异,造成不同测量结果,为后面学习度量衡打下基础,同时了解数学文化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李娜老师就《米的认识》进行了课例解读。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长短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是后续学习认识分米、毫米的基础。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师傅和徒弟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借助问题“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引入对米的认识,在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的过程中,展开对厘米和米进率的学习。李娜老师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陈珍老师就《我们身上的“小尺子”》进行了课例分析。本节课是在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拳头一周的长、脚长、一庹长、一拃长、身高等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增加学生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利用人体的部位简单估算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与探究意识。通过实践结合校体育节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反思的精神,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凝聚了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研”中学习,在“研”中传授,在“研”中提升。我们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氛围浓厚的集体备课活动,我校老师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继续加强合作共研,提升专业素养。

转自:“城阳小数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