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23/8/15 11:00:16  阅读:68 发布者:

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23年春季期末文化素质检测抽考

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坚信所有的付出和努力

会有突如其来的惊喜

01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值

一年中考三年备,备考应从初一始。语文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其目的应该有二:一为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二为指导教师的语文教学。为了正确引导师生的教与学,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树立全员备考、全程备考理念,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本次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同近三年黄、孝、咸三地联合中考试题在试卷结构、题型分值、考查方向上均保持一致。试卷分五大块,共30小题。

第一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计2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的能力。两篇现代文文体不同、风格迥异,《省略号》是小小说,设置悬念,语言凝练,意味隽永;后一篇《默契的植物“朋友圈”》是科学小品,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活泼风趣。

第二部分是名著阅读,共6分。和中考一样,考两部必读名著的对比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节选语段的阅读理解。

第三部分为古诗文阅读,共29分(中考32分,3分给了卷面分)。分为古诗文积累、古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阅读三个内容。古诗文积累主要考查课内古诗文的积累、理解与背诵,共8分;古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阅读均为课内外对比阅读,即两篇主题相似的古诗文的对比阅读,注重基础,但又有迁移与拓展,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受到人文熏陶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部分是综合运用,共12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考查内容为字音、病句、成语运用和语文实践活动。其中语文实践活动主要考查语言实践和口语交际,内容与社会热点话题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照自我,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部分是写作展示,50分,形式为二选一。其中一道为半命题作文:《传递      》。这一半命题作文,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又有具体的规定,例如文体要求写记叙文或散文,要有真情实感,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散文不少于500字。另一道为话题作文,摘取一组以“交友”为主题的名人名言,请学生任选一条,自拟题目作文。

02

试题情况及特点亮点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七年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立足课内,还向课外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考查了学生的积累、阅读、理解、表达、思辨、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为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指导教师的语文教学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也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1.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如第29题语文综合实践,“中学生饮食与健康”,劝说同学不吃路边摊、油炸食品等;话题作文“中学生交友”等,都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塑均有着积极意义。

2.题型灵活多样,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注重情境化,题目灵活度大,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

①综合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句。名著阅读中不仅仅考查作家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还考查内容情节人物,挖掘两部名著人物形象性格的异同,并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学生未精读名著,失分较多。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更多的是理解提示性默写,考查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及理解鉴赏能力。

②现代文阅读,素材选自课外,选择不同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考查学生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文本细读与内容感悟,审美创造与情感态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该部分试题中得以考核。

③文言文阅读,考课内实词的理解及其相关文化常识、古今用法、词类活用等,考点灵活;文言虚词考查课内外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要进行比较辨别;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④写作借鉴咸宁中考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二选一。半命题“传递……”和话题“交友”,两个题目都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让学生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看法可发表,作文从文体、立意、构思、内容表达上都是灵活的、多样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3.突出语文母语学科特征,强调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增强文化自信。如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的阅读。汉字的读音、成语的积累、病句的辨析,无不体现汉字语言的魅力。

03

考试情况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抽考试卷考查知识为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占分比为37;参考考生9741人,全区最高分103.5分,平均分65.7分,及格率40.53%,优秀率0.4%;三率和(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95.68;低分人数570人,低分率为5.85%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理解,是整套试卷的难点所在,错误较多,失分较重。此题总分20分,平均得分仅7.81分,区分度很好,为0.64,大多数同学的失分都在10分左右。第一篇文段为记叙文阅读《省略号》,其中第14小题考查的是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和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得分情况较差。第二篇文段为说明文阅读,对于七年级同学来说,难度其实不大,文章浅显易懂,试题中没有考查文体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第5小题选择题共2分,平均分0.78,学生纠结在BC两个答案中,部分同学选择失误;第67题分别考查开头部分的作用和文章标题的妙处,但学生答题情况均不理想。

第二部分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历来是学生的难点和痛点。第一小题选择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文学常识,得分情况较好;第二小题为主观性试题:甲乙两文中的鬼怪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此题满分4分,均分1.72,区分度0.53。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原著还不熟悉,不能结合原著相关情节来回答,导致回答不到要点。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其中古诗文默写难度适中,但学生得分并不高,共8分,平均分4.22。古诗词赏析共8分,平均分仅2.55分;尤其两个简答题(对诗句的赏析)失分严重,掌握很差,原因是学生一看到课外的就没底,缺乏运用语文的能力,可见学生对课内外古诗的解读能力亟待提高。文言文阅读共13分,平均分5.99,错得较多的有文言实词的理解,此题为客观题,2分,平均分0.47,正确率23.58%;还有24小题中的第2个,课外文言句子翻译,平均分才0.35,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成了学生的难点。

第四部分综合运用总分12分,平均得分6.55分。给汉字选读音学生失分率较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得分情况也不错,6分平均得分3.75。问题主要出在病句辨析上,学生的语法知识、语感能力还需要提高。

第五部分写作展示,平均分在32分以上,学生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他们大多选择老师、家长、同学等日常接触的人和事,有新意的佳作并不多;但能够做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有真情实感。作文题型为二选一。第一个文题为半命题作文,学生不会补充命题,并将补充完整的命题搬到后面,导致题目上就失分。另需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问题,3分的卷面分主要给在作文上,书写规范的同学,作文得分相对要轻松些,而书写差的同学,可能会影响作文的分数。

04

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狠抓课堂,提质增效

重视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注重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优化教法,指导学法,切实落实“精讲、精练、精批、精评”的教学要求。

2、创新教学,加强阅读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大量丢分的情况,教师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创新课堂教学,开展群文阅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3、重视写作,强化训练

针对学生在命题作文中难出新意和话题作文不会审题、拟题的情况,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加强人物、事件的针对性训练,建议每周写一篇周记,定时检查,不论长短,但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有完整的事件或者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等。加强优秀作文的示范,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

4、夯实“四基”,培养习惯

语文学科要致力于"四基”的扎实:

①基础知识扎实,包括知识的网络式内化(知识点连点成网的点点落实)和拓展性运用(知识点拓展运用的点点有用)

②基本能力扎实,一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观察的仔细、注意的集中、记忆的切实、思维的活跃与想象的丰富;二是以操作能力为突破,包括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三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统领,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基本思想扎实,指对所学学科思想的知晓、理解、掌握与运用。

④基本方法扎实,包括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听讲、思考、复习、调查、作业、考试、自我监控等方法的科学与个性化;对应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法,如“定标(确定学习目标)——自学(自己独立学习)——自查(检查自学结果)——讨论(集体研讨问题)——听讲(听取教师讲解)——练习(巩固学习内容)——小结(结构化所学内容)”的规范与有效。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是指教育要使学生获得通过自学实现自我提高的能力,即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不教”是教育活动永恒的目标。

转自:“咸安初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