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劳动教育须坚持以体力劳动教育为主——兼论劳动课程的实践属性及其实现

2023/8/8 14:01:50  阅读:43 发布者:

作者信息

罗祖兵/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吴必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摘要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作为最基本的劳动形态,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积淀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逻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育人的有力保障、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弱化、劳动实践虚化等问题,亟须加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为充分发挥体力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需要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创新体力劳动实施方式和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

2022421日,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国家课程。《课标》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最能表征劳动课程的特点,直接决定着劳动课程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为体现劳动课程的实践属性,《课标》指出,“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合,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简而言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以体力劳动教育为主。对此,很多教育工作者不理解,一是认为不必要,二是认为执行难。本文主要论述新时代劳动教育为何及如何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

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心理学依据

体力劳动教育以体力消耗为主,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形式,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行劳动教育符合个体和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内涵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依据形式的不同,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与脑力劳动相对的概念,一般理解为“主要靠体力进行的生产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是就人们劳动方式的主要方面而言的,其实“作为一种自然过程,劳动总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马克思指出,“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因此,体力劳动不是只有身体参与、动手操作,而是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的实践过程。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也需要调动自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要素参与,并使之协调统一,因此体力劳动是劳力与劳心相结合的实践。正是在这个身心合一的实践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得到提升,智慧、意志、情感和道德等得以养成。反之亦然,任何脑力劳动亦需要体力的参与和支撑,比如要动手写字、翻书等。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体力劳动是以身体运动系统的运用为主的劳动,以消耗体力为主,是劳动的基础形态;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用为主的劳动,以消耗脑力为主,是劳动的发展形态。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不同于传统上课、读书、考试等智育方式,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是劳动教育的基本方式。劳动教育原本就应该以体力劳动为主,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进行,但进入21世纪以来,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日益弱化,不少学校几乎没有劳动教育,少量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校也以讲劳动、听劳动、演劳动、看劳动为主来进行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就是要以组织学生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来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体力劳动的基础性育人价值。之所以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开展劳动教育,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中体、脑劳动的差别依然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学校教育中体力劳动几乎消失,学生不会劳动、不愿劳动、鄙视劳动的情况比较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来进行劳动教育并不是反对或排斥脑力劳动甚至重蹈历史覆辙,而是要通过强调体力劳动来纠正学校教育中只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现状,以便建立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同在的、合理的劳动教育结构;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也不是忽视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养成,而是要改变既有的劳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来进行的局面,强调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涵养劳动精神;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并不是要否定高科技劳动,而是就中小学劳动教育而言,应该让孩子先参加、多参加体力劳动,以此为基础再获得高科技劳动体验。

(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发展来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逻辑。布鲁纳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其知觉和认识世界的模式也不同,儿童从小到大依次经历的认知发展模式有三种:动作表征、映象表征和符号表征。人的认知发展要依次经历上述三种表征模式,但这并不是说人的发展是用高级形式取代低级形式,而是说三种发展模式依次递进到个体的身心结构中,即当个体发展进入后一阶段后,不代表前一阶段结束了,而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方式。从布鲁纳的理论可知,动作认知或操作认知是儿童发展中最初的认知方式,也是持续一生的基本认知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体力劳动自然包含着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等动作认知方式,这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知世界、增长见识的基本方式。而且,越是年龄小的学生,越应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当然这种劳动应是适合儿童发展水平与现有能力的。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符合人类心理发展的演进逻辑。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提出“复演说”,其主要是指人类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对种系进化历史的一种复演。从这个角度看,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表现出来的是人类进化历史上早期出现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表现出高级的活动,“儿童乃是成人之父”。“复演说”虽无法得到实证,但它对我们深入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有启发意义的。就教育而言,人类社会初期的知识与经验总体而言应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学习。体力劳动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唯一劳动形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体力劳动依旧是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就应该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体力劳动的成分可以逐渐减少,但人终其一生都需要进行体力劳动。

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由于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因此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的价值,不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还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

(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体力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人类因体力劳动而存在,社会因体力劳动而发展。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正是最初的体力劳动,使人区别于动物,体力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社会历史。体力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伴随劳动而形成与变迁。“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以及“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总之,作为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体力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通过体力劳动,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实现了双手的解放和直立行走;在现代社会,人类继续通过体力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积淀精神财富。

体力劳动是脑力劳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第一项历史性活动就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即便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情况依旧如此。体力劳动是人类同自然界直接打交道的过程,在体力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劳动生产经验,对劳动生产经验进行加工和整理,才发展形成脑力劳动。另外,体力劳动还为脑力劳动提供了劳动资料。脑力劳动者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而这些生产资料是由体力劳动提供的。再者,体力劳动还为脑力劳动者提供了生活资源(如住所、衣物、食品等),没有这些生活资源,脑力劳动者便无法生存,更别说从事脑力劳动了。概言之,如果没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便无法进行。

体力劳动作为最基本的劳动形态具有永恒性。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体力劳动都不可能消失。如前文所述,如果体力劳动消失了,脑力劳动所需的物质资源和工具资料等将不复存在,这样脑力劳动就不可能维持,整个社会就可能因此而坍塌。相反,马克思认为,即便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生活资料的共同占有,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人的片面发展将终结,“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迎来的是人更加全面的发展,人们可以集猎人、渔夫、牧人以及批判者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可以在“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进步,体力劳动始终都是最基本的劳动形态,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

(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有力保障

从个人层面来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能够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具有“一育”蕴“五育”的功能。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具有特殊的树德功效。它通过劳动实践来磨炼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品质。其一,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树立职业无分贵贱、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劳动品质。其二,通过强调和践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的诚实劳动,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其三,在劳动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助,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团结合作的品质。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具有特定的增智作用。它通过增进直接经验、增进知识活力的方式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恩格斯曾指出劳动对于人认知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其一,通过体力劳动,学生能够获得有关自然、社会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感知力和直觉力。其二,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基。一方面,学生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的经历与体验能加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学习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体力劳动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一步发展智力提供了机会。其三,只有长期坚持从事体力劳动,才能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劳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具有自然的健康教育效果,在积极实践中自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学生面临着严峻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学生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而体力劳动内含的劳动锻炼就是最自然的体育锻炼方式。其一,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灵活度和心肺功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加灵活的双手。其二,体力劳动能帮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压力中暂时解放出来,使其四肢得以伸展,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三,学生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由于疲劳睡眠就会更加充分、深入,有利于学生心理能力的恢复。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具有深厚的育美价值,它以生活、实用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一方面,体力劳动衍生出来的劳动产品设计和劳动环境美化可以促进审美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破除低俗化的审美取向,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其一,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之中,感受创造之美;在精益求精过程之中,感受极致之美;在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之中,感受成功之美。这些能够启迪学生追求高层次的心灵之美,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其二,让学生在切身的劳动实践中,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其三,通过脚踏实地的诚实劳动,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坚持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

从教育层面来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破解劳动教育弱化和应试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防止劳动教育弱化的有效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升学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体力劳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渐下降。虽然劳动课或劳技课在中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但许多学校都没有开足开齐,开课的多半也是讲劳动、演劳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如果不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最终可能会导致劳动教育的泛化和弱化,有的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学科学习时间会扩大劳动教育的外延,泛化劳动教育概念,把画画、写字、看书、听课等都算作是劳动教育。这种做法终将导致劳动教育的泛化和虚化,因为各学校都可以借由已组织学习活动而坚称已开展劳动教育,而且还会呈现出知识学习抓得越紧,劳动教育就搞得越好的假象。这样,劳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实现。所以,为了防止劳动教育的泛化和弱化,需要特别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开展劳动教育。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破解应试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仍非常普遍,思想仍根深蒂固,教育生态没有真正好转。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为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成为追求高分的工具和手段,教育本真意义被遮蔽,学生全面发展严重受限。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破解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在重视脑力劳动、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体力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精神教育和身体教育的和谐。再者,体力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生存力,有了这种能力他们不再担心考不上大学就无法生存,这有助于从根源上缓解应试教育的竞争压力,推进素质教育。

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加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需要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创新体力劳动实施方式和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

(一)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

突出体力劳动的价值导向,需要深刻认识体力劳动的育人价值,高度重视体力劳动的教育地位。从历史发展来看,体力劳动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促进了脑力劳动的产生与发展。但是,当脑力劳动产生以后,就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进而导致人们愈发向往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存在逃避、矮化和弱化体力劳动的现象。这种轻视体力劳动的价值取向不但影响体力劳动教育效能的发挥,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实施劳动教育就需要突出体力劳动的价值导向,加强体力劳动育人价值阐释,深化对体力劳动内涵的认识,明确体力劳动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体力劳动是人人都应该从事、参加的劳动;要让学生知道,旧社会是由于有阶级对立,所以造成体、脑劳动的对立,新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另外,加强体力劳动教育还需要避免体力劳动教育的异化。加强体力劳动教育不是指体力劳动越多越好,劳动强度越大越好;或者把体力劳动当作惩罚、规训学生的手段;又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只重视体力劳动而鄙视脑力劳动,而是要改变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劳动教育被窄化为劳动知识教育的现状。

(二)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

推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必须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一提到体力劳动,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是组织学生下田干活、进厂做工、上山挖矿等。其实,这是对体力劳动教育的误解。客观地讲,下田干活、进厂做工是体力劳动,但体力劳动远不止这些,卫生清扫、擦桌洗碗、整理房间、收拾书桌、洗衣晒袜、洗菜做饭等日常生活劳动以及清扫街道、美化校园、助残敬老等服务性劳动照样属于体力劳动。所以,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并不是说一定要组织学生去参加农林牧副渔、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劳动,而是说要让学生在劳动中付出一定的体力,达到出力流汗、磨炼意志的目的。如果我们广义地理解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育,那体力劳动则随处可见,学校组织与实施体力劳动教育将不再困难。

另外,体力劳动必须体现一定的生产性和服务性,不能只停留在游戏性或体验性层面,即体力劳动必须是真实的,有一定的强度,而不能只让学生模拟、体验、观摩。实操性不足的劳动体验、劳动观摩只会浅化体力劳动教育,会使其失去深刻性和教育性。因此,学校在开展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时,应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注重让学生参加真实的、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注重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内容和形式上不应“多而浅”,而应“少而精”“少而深”。再者,不能简单地把参加体力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让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的教育性,如在劳动过程中加强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改进与创新,在劳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

加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需要着力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学校要根据体力劳动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引导学生走进劳动现场参与体力劳动。如果劳动教育停留在走马观花、动口不动手的层面,缺乏动手操作和切身实践,其成效将大打折扣。

加强体力劳动教育,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劳动实践、日常生活劳动。首先,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需组织专门的体力劳动教育活动,保证足够的体力劳动教育课时。例如,武汉市江岸区在《中小学劳动教育规程》中明确规定:在每周一课时的劳动教育课时中,每学期至少应该有一半以上用于让学生从事体力劳动。学校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及学校自身情况,充分挖掘各种可利用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校内劳动教育资源,让学生就近、就地参加体力劳动。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建构体力劳动项目,组织学生参加适宜的、真实的工农业生产、服务性劳动,加强体力劳动社会实践的综合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在参加劳动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最后,在日常生活劳动方面,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自立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懂生活、能生活、会生活的人。因此,日常生活劳动需要落细落小落实,注重长期坚持、精益求精,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四)创新体力劳动实施方式

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劳动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劳动三个层面的体力劳动教育,可以采取实践-体验式学习、主题-项目式学习和习惯-养成式学习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分别侧重于学习劳动、探究劳动和坚持劳动。

实践-体验式学习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实践-体验是指真实性体验,“是体验的主体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实践-体验式学习强调真实活动的参与,注重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劳动教育课不同于文化课,它需要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因此,在劳动教育课上,要强调动手做、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规范要领、知识技能,通过做的严格性、规范性来涵养劳动精神。因此,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课时,应把实践-体验式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讲解,同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反思融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主题-项目式学习为社会劳动实践提供了策略。“项目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注重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在项目式学习中,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主题,因此亦可称其为“主题-项目式学习”。主题-项目式学习往往以任务为出发点,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学生就需要确定目标、设计程序、搜集资料、选择或创造工具,通过设计、规划、分析、探究、修正等一系列过程,不断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项目。在社会性劳动教育中,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主题-项目式的方式来实现,如社区环境整治、景区志愿服务等。一个主题可能通过一次劳动能完成,也有可能要通过多次劳动来完成。

习惯-养成式学习适宜在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时使用。其主要目的不是学习劳动,而是坚持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长期坚持混杂性的劳动也未必能成功,它需要在某些固定的劳动项目上长期坚持。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最适宜采用习惯-养成式学习方式,因为其劳动内容是每天可遇到的,这种劳动是能够每天做的。习惯-养成式学习适用于日常家庭生活劳动和学校生活劳动,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

(五)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

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需要综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

其一,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以劳动课程目标、素养要求为依据,结合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平时劳动实践中的真实表现,打破只关注劳动多与少、劳动成果好与坏等结果导向的评价,注重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投入程度、坚持情况等。如可采取劳动任务单、劳动评价手册和劳动档案袋等手段,在平时的劳动实践中对学生的真实表现进行记录,从中分析把握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情况与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以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的改进和发展。

其二,需要关注评价的综合性。体力劳动具有多维育人功能,因此学生的收获也是多样化的,仅从单一维度或采取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对学生在体力劳动中的收获进行准确评价。需要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要坚持定量与定性、自评与他评、理论与实践、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凸显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原则,必须实行多主体评价,因为单一主体无法真正关注到学生劳动的全过程。如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服务对象或用人单位评价等综合考评方式,保持评价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六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