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生非正式学习特点探析
2023/8/8 11:37:48 阅读:69 发布者:
“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弥补了传统课堂学习的不足,其优势在于通过真实情境引起的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生思维、探究、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互联网+”视域下变革学习方式。从数字支持层面来看,“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可通过采用大数据统计、互联网技术等创新管理学校学习方式,优化传统课堂学习。互联网可为非正式学习构建分布式海量知识库,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数字化学习平台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还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从学习过程来看,“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生非正式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学习由学生发起,且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进行规划和调整。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整个学习过程呈现出去功利化特征,即不以学习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学习历程的推进,强调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在与同伴的协作、与教师的沟通中学习成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从互动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是小学生对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主题学习场地等进行沟通与协作,将自己的思考与智慧通过互动交流进行分享,认识自身不足并不断学习的过程。首先,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小学生“标靶”推送学习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利用大数据对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学习倾向进行智能分析。其次,“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可以根据记录反馈和评价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记录和保存小学生的学习轨迹,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应的学习建议。
“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生非正式学习满足信息时代对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既提升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探究、表达、自控、实施非正式学习等能力,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常州经开区新安小学)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六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